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混凝土
  • 5篇钢筋
  • 5篇钢筋混凝
  • 5篇钢筋混凝土
  • 3篇振动
  • 3篇振动台
  • 3篇振动台试验
  • 3篇台试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钢筋混凝土框...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响应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自复位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框架抗震性能
  • 2篇值模拟
  • 1篇应力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上海市机电设...

作者

  • 5篇鲁亮
  • 5篇李鸿
  • 4篇吕西林
  • 2篇刘兢兢
  • 2篇徐颖超
  • 1篇刘纪军
  • 1篇江乐
  • 1篇刘霞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第九届全国结...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32
2016年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经过特殊节点设计与结构控制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消能减震结构体系。通过对一个缩尺比1/3的三层三跨摇摆框架模型和一个同尺寸的常规钢筋混凝土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耗能机制明确,地震作用后能自主复位,主体承重构件在大震下保持完好,是一种免损伤的新型结构体系。
鲁亮江乐李鸿吕西林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5年
通过对一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静力试验研究,得到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脚节点、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而提出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弯矩-转角力学模型。依据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静力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比了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节点静力试验能精确得到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以节点静力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的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数值模拟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鲁亮徐颖超吕西林李鸿刘兢兢
关键词:静力试验非线性时程分析地震响应
梁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采用梁柱铰接节点,后张预应力钢筋提供结构整体恢复力,并采用层间阻尼器耗散地震能量、控制结构整体位移。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介绍了CR-RCF结构的摇摆机制及摇摆节点的构造形式,设计了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常规框架两个振动台试验模型,输入El Centro地震波,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CR-RCF结构较常规框架具有更小的抗侧刚度,故其地震加速度响应更小;CR-RCF结构设置了层间阻尼器耗能装置,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在经历罕遇地震作用后,仅层间阻尼器进入屈服状态,主体框架承重构件保持完好,无任何损伤,表现出优异的'免损伤'特征。
鲁亮李鸿刘霞吕西林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侧刚度抗震性能
应力释放技术识别在役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力(Ⅰ)——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既有建筑、桥梁等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估中,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是一个主要评价因素,通过对理想状态模型的数值分析不能精确计算出构件实际内力值。本文介绍了采用应力释放技术测试和识别构件内力的基本原理,并详细推导了各内力分量作用下截面的正应变和剪应变。证明了只要通过测试截面三个边中点处的应变就可以识别出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内力。
鲁亮李鸿刘纪军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通过对一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静力试验研究,得到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脚节点、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而提出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弯矩-转角力学模型.依据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静力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
鲁亮徐颖超吕西林李鸿刘兢兢
关键词:地震响应数值模拟振动台试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