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鑫

作品数:49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3篇房颤
  • 12篇心房
  • 12篇心房颤动
  • 12篇心室
  • 10篇左心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8篇多普勒
  • 8篇心肌
  • 8篇成像
  • 7篇心动图
  • 7篇心脏
  • 7篇血压
  • 7篇左室
  • 7篇左心室
  • 7篇超声心动图
  • 6篇组织多普勒
  • 6篇超声
  • 5篇介入

机构

  • 4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牛津大学
  • 1篇武警指挥学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9篇杜鑫
  • 32篇万征
  • 20篇黄灿亮
  • 11篇贾莉莉
  • 11篇周贵明
  • 10篇边波
  • 9篇孙跃民
  • 8篇袁文利
  • 7篇高铁麟
  • 6篇杨振文
  • 6篇王清
  • 5篇李永乐
  • 4篇周旻
  • 4篇徐仰红
  • 4篇李华
  • 4篇宋倩
  • 3篇蔡冬
  • 3篇李萌萌
  • 3篇卜云涛
  • 3篇张权

传媒

  • 4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可通过测量左心室旋转(left ventricular torsion,LVtor)及扭转(left ventricular twis...
杜鑫黄灿亮宋倩杨振文贾莉莉高铁麟万征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解剖上定义为累及心外膜冠状动脉的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报道约49%因心血管症状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没有显著狭窄。1973年Kemp HG首次将此病命名为X综合征,2017年我国专家组将其更名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随着对冠状动脉解剖和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是缺血性心脏病症状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薛禹辰于雪芳李雪杜鑫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两种PICC导管尖端定位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比较PICC置管患者应用胸部X线摄片和全数字化彩色心血管超声诊断仪两种方法进行PICC导管尖端临床定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且需留置PICC的157例患者,采用同组自身对照法,即PICC置管时使用心血管超声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置管结束后胸部X线摄片法再次确认。结果15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胸部x线临床定位方法与心血管超声定位方法的相关性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乍0.450(P〈0.001);Pearson列联系数r=0.710(P〈0.001),两种定位方法具有相关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三分类法K=0.390(P〈0.001);二分类法K=0.707(P〈0.001),两种定位方法具有一致性。心血管超声定位方法的灵敏度为98.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P〈0.001),说明准确性较高。结论心血管超声可以作为临床上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一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王静林梅魏力杜鑫
关键词:心血管超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短轴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测量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壁局部圆周及径向应变,探讨STI技术对诊断局部心室肌短轴方向运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分别记录胸骨旁左室...
贾莉莉黄灿亮周贵明杜鑫万征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文献传递
高血压患者左心耳机械功能的超声评估
杜鑫贾莉莉关欣高铁麟黄灿亮
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遗传风险与脑灰质体积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GRS_(T2DM))与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的相关性,并分析GRS_(T2DM)是否通过调控GMV进而影响记忆表现。方法:对116例中老年受试者(男54例,女62例,平均年龄(57.3±7.9)岁)进行高分辨率三维T_(1)加权成像(3D-T_(1)WI),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获得全脑GMV图。使用三种方法(Simple count-GRS_(T2DM)(SC-GRS_(T2DM)),Odds ratio weighted-GRS_(T2DM)(OR-GRS_(T2DM)),Explained variance weighted-GRS_(T2DM)(EV-GRS_(T2DM)))分别计算每个受试者的GRS_(T2DM)。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12)进行基于体素的回归分析,探索GMV与GRS_(T2DM)相关的脑区,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评估GMV对GRS_(T2DM)和记忆表现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三种计算方法获得的中老年人GRS_(T2DM)均与右侧枕叶GMV呈显著负相关(AlphaSim校正,团块水平P<0.05),基于兴趣区的相关分析也显示GRS_(T2DM)与右侧枕叶GMV显著负相关(SC-GRS_(T2DM):r=-0.310,P=0.001;OR-GRS_(T2DM):r=-0.331,P<0.001;EV-GRS_(T2DM):r=-0.353,P<0.001)。右侧枕叶GMV介导了中老年人的GRS_(T2DM)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联。结论:中老年人T2DM遗传风险与脑GMV相关,可能通过调控GMV进而影响记忆功能。
赵秋月杜鑫张扬张权
关键词:灰质磁共振成像
中老年人结构相似网络与脑基因表达的关联研究
2023年
目的:从全基因组脑表达的角度揭示人脑结构相似网络(MSN)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基于194名正常中老年受试者[男88名,女106名,平均年龄(57.56±7.76岁)]的高分辨率三维T1加权成像(3D-T1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提取7个影像学特征指标,包括:皮层表面积、皮层厚度、灰质体积、高斯曲度、平均曲度、各向异性分数和平均扩散系数,构建MSN。同时借助艾伦人脑图谱(allen human brain atlas,AHBA)全基因组脑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基因表达与MSN的空间关联分析。然后,对与MSN显著相关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所有连接密度阈值下194名受试者的平均MSN图与无阈值的MSN图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_(autocorr)<0.05)。基因表达-MSN的空间关联分析发现了770个与中老年MSN显著相关的基因(bonferroni,P_(autocorr)<0.05),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突触信号转导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并且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中,194名受试者的平均MSN与SLC26A4(r=0.619,P=3.311e-17)和SEMA4F(r=0.624,P=1.559e-16)的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与TRAPPC2B(r=-0.625,P=1.337e-17)和KCNA3(r=-0.617,P=4.349e-17)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中老年人MSN受突触信号转导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等通路基因的调控,是MSN用于神经精神疾病脑改变研究的生物学基础。
杜鑫刘巧慧张扬王紫蕊张权
关键词:脑结构磁共振成像基因表达
微小RNA-133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室重塑的动态过程以及微小RNA(miRNA)-133a在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建立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选取术后1、3、7、15、30d 5个观察点,将每组分为5个亚组,监测心脏功能,检测心室重塑指标以及心肌组织内miRNA-133a的表达.结果 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心功能逐渐下降,心肌内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缺血区间质纤维化加重,心肌组织内miRNA-133a表达下调(P<0.05);其中第3天,细胞凋亡率最高,为(54.6±7.3)%,纤维化开始明显[L/R组比Sham组:(5.60±2.30)%比(1.64±0.41)%,P<0.05],心肌组织内miRNA-133a表达量最低(0.57±0.22).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发生纤维化重塑,再灌注后3d是心室重塑形成的重要时期;miRNA-133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室重塑的动态过程中表达明显下调,可能参与调节此过程.
薛才广梁德刚田轶魁钱兆洋杜鑫魏民新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室重塑细胞凋亡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浓度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本实验入选了27例正常冠状动脉者(对照组)和6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组)。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不同,将STEMI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继以20mg,1次/晚,至出院后30d)和大剂量组(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80mg,继以40mg,1次/晚,至出院后30d)。所有对象于入院后取静脉血,STEMI患者术后第3天时再次取静脉血,用于血浆ADMA浓度的测定。结果 (1)STEMI组患者血浆ADMA浓度术前和术后3d时分别为(1.36±0.34)μmol/L和(1.74±0.30)μmol/L,均较对照组(0.78±0.18)μmol/L升高。(2)STEMI组患者血浆ADMA浓度在PCI术后3d时较术前升高,分别为(1.74±0.30)μmol/L和(1.36±0.34)μmol/L。(3)STEMI患者不同剂量组间血浆ADMA浓度术后3d时,大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分别为(1.59±0.27)μmol/L和(1.80±0.30)μmol/L。结论 STEMI患者血浆ADMA浓度升高,且在PCI术后3d时继续升高,提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在STEMI患者PCI围术期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可抑制血浆ADMA的升高,提示发挥内皮保护作用。
卜云涛边波万征王清李永乐杜鑫孙跃民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
卜云涛边波万征王清李永乐杜鑫孙跃民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