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缺血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灌注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屏障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梗死
  • 2篇预后
  • 2篇人工寒潮
  • 2篇卒中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发生
  • 2篇高龄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杨世亮
  • 10篇洪华
  • 5篇周晓明
  • 5篇谭帅
  • 4篇黄欣怡
  • 3篇尚文锦
  • 2篇陶玉倩
  • 2篇贺涓涓
  • 2篇王莹
  • 1篇陈红兵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国际...

年份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对患者个人、家庭、社会有巨大的影响[1]。通过积极治疗如溶栓治疗,可恢复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但这种血供恢复有可能会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s...
杨世亮周晓明谭帅黄欣怡洪华
文献传递
高龄脑梗死TOAST各型预后和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复发和病死率差异及影响各型复发和死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70例入住神经科且年龄≥80岁的脑梗死患者。病因分型采用TOAST分型标准,纳入分析的基线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既往史、脑白质病变、牛顿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和治疗措施。在2012年10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高龄脑梗死患者TOAST各型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而心源性栓塞和原因未明组累计病死率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组(P<0.01)。影响各型复发和死亡的因素不同。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各型病死率及影响各型复发和死亡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尚文锦郭海强陈红兵周晓明杨世亮洪华
关键词:高龄脑梗死病因分型预后
人工寒潮促发大鼠脑卒中发生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目前有关人工寒潮(artificial cold exposure,ACE)促发大鼠脑卒中发作的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阐明脑卒中发病所需的患病基础、卒中前状态以及体内启动因子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寻找合适靶点。方法...
黄欣怡杨世亮谭帅洪华
文献传递
远程缺血后适应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研究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将SD(Sprague 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手术远程缺血...
杨世亮周晓明谭帅黄欣怡洪华
成人胼胝体缺如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19岁,以突发头痛10余天于2014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晚上入睡前突发头痛,呈渐进性,位置主要集中于额顶部,呈搏动样并持续,不能自行缓解,夜间无法正常入睡,第2天晨起头晕,无天旋地转、地震感,视物无模糊、重影、黑矇,听力无改变,与体位改变无关,数小时后头晕可自行缓解,但头痛仍无明显改变,有恶心,无呕吐。患者入院以来,头痛较前稍缓解,疼痛位置、性质同前,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
谭帅杨世亮黄欣怡洪华
关键词:胼胝体缺如成人体位改变头痛渐进性
脑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正>目的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临床十分罕见,而且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我们将描述一名近期就诊于我科的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为诊断脑膜黑色素瘤提供新思路。方法行头颅CT,MRI,PET-CT...
杨世亮王莹陶玉倩洪华
文献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阿托伐他汀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术后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3 d。利用线栓法制作脑IR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72 h,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检测梗死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量、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炎症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γ(PI3K-p110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的渗出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均增加(P<0.01),同时occludin表达下降(P<0.01),PI3Kp110γ表达增加(P<0.01);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脑水肿程度减轻(P<0.01),EB渗出量减少(P<0.01),occludin表达增加(P<0.01),PI3K-p110γ表达减少(P<0.01),神经功能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脑IR损伤,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维持血脑屏障稳定性有关。
贺涓涓洪华杨世亮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阿托伐他汀血脑屏障
高龄脑梗死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高龄脑梗死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8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T2加权和FLAIR序列图像及Fazekas分级法评估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纳入分析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并发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既往史、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TOAST分型、部分治疗措施以及存活情况;比较不同脑白质病变程度的累计存活率。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Fazekas 3级患者比例最高(39.2%)。高血压对不同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②在OCSP分型中,脑白质病变1级的患者以部分性前循环梗死比例最高,2级患者以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比例最高,3级以腔隙性脑梗死比例最高。在TOAST分型中,脑白质病变1级的患者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最高,2级和3级的患者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比例最高,但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龄脑梗死患者不同脑白质病变程度的整体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中重度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其与轻度脑白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和预后可能不同。
郭海强尚文锦周晓明杨世亮洪华
关键词:高龄脑梗死脑白质病变
External drainage with an Ommaya reservoir for diffuse primary leptomeningeal melanomatosis:An efficient way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ptomeningeal melanomatosis is a rare nervous system neoplasm, which may perform varieties of clinical sympto...
杨世亮洪华王莹陶玉倩
关键词:PRIMARYMELANOSISHEADACHE
人工寒潮促发大鼠脑卒中发生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目前有关人工寒潮(artificial cold exposure,ACE)促发大鼠脑卒中发作的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阐明脑卒中发病所需的患病基础、卒中前状态以及体内启动因子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寻找合适靶点.方...
黄欣怡杨世亮谭帅洪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