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芳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护理实习生循证护理了解度调查被引量:14
- 2004年
- 朱丽琴彭凡何静婷杨丽芳
-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实习生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生EBN
- “3C”大剂量向导治疗方案在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3 C"大剂量向导治疗方案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3 C"大剂量向导治疗方案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同时给予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在3~6 d内三餐后2 h血糖控制在6.4~10.7 mmol/L,24 h血糖控制在4.8~10.7 mmol/L。结论 "3 C"大剂量向导治疗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患者餐后血糖达标,又可避免使用大剂量胰岛素所导致的低血糖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是治疗的基础,良好的护理配合是顺利实施治疗方案的前提保证。
- 杨丽芳万安娜郭静万青肖菲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
- 1例脆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 2011年
-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属1型糖尿病中病情最不稳定和最严重者[1]。其具有血糖昼夜波动大、病情极不稳定、不易控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两极分化现象的特点[2]。由于血糖波动大,难于控制,患者常出现焦虑、烦躁、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
- 杨丽芳刘芳肖菲
- 关键词:脆性糖尿病护理血糖波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依从性差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高渗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寻找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最佳穿刺部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随机将所选人员分为两组,Ⅰ组采取前臂静脉穿刺,Ⅱ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对肢体活动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前臂静脉,颈外静脉置管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对患者肢体活动影响小,且不影响患者手肘及前臂静脉采血(P<0.05)。结论颈外静脉穿刺能够迅速补充患者体液,尤其对于休克患者,快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 万安娜杨丽芳亢红玉
- 关键词: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颈外静脉
- 1例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患者治疗中突发精神障碍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万青杨丽芳刘芳
- 关键词:护理
- 未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未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对45例未成年糖尿病(1型32例,2型1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未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75.94±9.58,6个分量表得分由高到低为遵医嘱服药、疾病的预防和处理、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规律运动;家庭关怀度总分为8.32±2.10;血糖监测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及家庭情感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未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待提高,家庭关怀度可影响患者的血糖监测,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家庭的情感支持,尤其在血糖监测方面。
- 肖菲万青杨丽芳曾荣辜静文
- 关键词:未成年人1型糖尿病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
- 1例1型糖尿病合并结缔组织疾病伴肛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性反应,并伴有疼痛。本病例为糖尿病并发带状疱疹,同时又是需要激素治疗的免疫性疾病,极易引起血糖升高。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引起蛋白质代谢紊乱,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则罹患和加重皮肤感染。在治疗带状疱疹的同时,应尽快把血糖降下来,
- 熊翠杨丽芳杨柳亢红玉李秋
-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护理
- 品管圈降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分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发生报警的原因,针对性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从43.53%降到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发生率。
- 杨丽芳肖菲万安娜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品管圈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的精确性、可靠性及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16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胰岛素(4次/d)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糖仪监测手指血糖,观察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GMS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
- 杨丽芳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
- 3C方案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控制在5.8~10.4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3.7mmol/L,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现象。结论3C方案可安全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 杨丽芳熊翠万青
- 关键词:脆性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