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从杰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9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再论句容16井水位对远大震的异常响应
- 地下水是地壳介质中相对比较活跃的组分之一,广布于地壳深部介质中,由于存在的普遍性、流动性与难压缩性,当形成一个封闭条件的承压含水层系统时,便具有灵敏的映震性,这已经被许多观测事实所
- 杨从杰
- 关键词:井水位水震波
- 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及定性解释被引量:33
- 2009年
- 分析了新疆喀什台地磁谐波振幅比在几个6级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结合上海佘山和崇明台的研究结果,发现当震中距较大时,地磁谐波振幅比的异常变化过程具有由长周期向短周期迁移的现象,而当震中距较小时,其异常变化过程则具有由短周期向长周期迁移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定性解释。
- 冯志生居海华李鸿宇张秀霞杨从杰立金柱
- 关键词:地磁异常地震谐波迁移
-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介质非均匀性被引量:15
- 2009年
- 高频S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其均方根(RMS)包络逐渐变宽,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S波包络展宽现象.S波传播路径上随机分布的非均匀体对S波的多次前向散射和绕射作用是导致S波包络展宽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可用S波包络展宽现象来研究介质非均匀性.本文采用S波包络峰值延时来对S波包络展宽现象进行量化.S波包络峰值延时定义为S波初至与其均方根包络峰值最大值之间的时间差.本文选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小震记录,运用S波包络峰值延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口地区的介质非均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呈现强烈的介质非均匀性,在0-2 km深度范围内介质非均匀性表现出南部强北部弱的空间分布特征;在2-5 km深度范围内介质非均匀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频率具有相关性;天池火山区介质非均匀性具有明显的多尺度特性;强弱非均匀性接触带,往往是地震频发地带.根据地震与非均匀体在空间分布的相对位置,我们认为火山区介质非均匀性可能反映了火山早期喷发堆积物介质结构的差异.
- 范小平李清河杨从杰何海兵金淑梅
- 介质非均匀性参数对散射波包络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本文以von Kármán型随机介质为非均匀介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并结合实际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介质非均匀性参数对散射波包络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波传播距离、频率、介质粗糙程度及介质非均匀体尺度因子的变化均可引起散射波包络的展宽,但散射波传播距离、散射波频率对散射波包络宽度的影响只是表象,而造成散射波包络变宽的根源则是介质粗糙程度及与非均匀体尺度因子;随着介质粗糙程度的增大,介质非均匀体尺度因子对散射波包络宽度的贡献速率增大.
- 范小平杨从杰李清河
- 关键词:非均匀介质
-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介质速度非均匀性谱结构被引量:7
- 2011年
- 观测和研究表明,非均匀介质RMS(Root Mean Square)速度微扰动ε,特征尺度相关距离a以及幂指数κ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描述介质非均匀性特征.本文选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小震记录,运用S波包络展宽法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壳浅部介质速度非均匀性谱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壳浅部介质呈现强烈的介质非均匀性,且其具有明显的频率特性.在2~4 Hz及4~8 Hz频带范围内,小尺度弱非均匀性介质基本上分布在天池火山口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大尺度强非均匀性介质基本上分布在天池火山口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这一特征在0~2km和2~5 km深度范围内均体现;在8~16 Hz频带内,0~2 km深度范围内弱非均匀性介质分布在火山口西部,而2~5 km深度范围内弱非均匀性介质基本上分布在火山口周围区域;在16~30 Hz频带内,0~2 km深度范围小尺度弱非均匀性介质分布在火山口的东北角及西南角,而2~5 km深度范围内小尺度弱非均匀性介质集中分布在火山口的东南角,西北角有少量分布.
- 范小平李清河杨从杰金淑梅
-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
- 句容16井远大震同震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通过分析江苏句容16井2001~2007年间几次远大震的同震效应现象,发现苏16井动水位和水温资料对震级大于Ms7.5,震中距800~5000km不等的远大震,有较明显的同震效应反映,且动水位和水温的同震阶变总是上升,幅值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本文对苏16井动水位和水温同震效应的同步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杨从杰梅卫萍张秀霞宋德伟
- 关键词:同震效应
- 地震前后静应力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以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地震为例,计算距震中175 km的苏20井同震水位阶变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地震造成的应变变化与同震水位阶所反演的应变变化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地震引起的同震水位阶代表了地震造成的应力(应变)大小,具有动力学含义。
- 郑江蓉江昊琳徐桂明杨从杰孟科
- 苏金湖06井水温的映震特征分析
- 通过分析江苏苏金湖06井水温资料从2002年到2006年间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发现苏金湖06井水温日均值的地震异常表现为下降—转折—恢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转折—恢复之中或恢复之后的3个月内,其中以2005年的九江5...
- 杨从杰冯志生肖飞宋德伟张秀霞
- 关键词:映震特征
- 金湖06井水温震前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分析金湖06井水温从2001年到2007年间在多次中小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发现金湖06井水温日均值的地震异常全部表现为下降—转折—恢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转折—恢复之中或恢复之后的3个月内。
- 杨从杰郑江蓉肖飞孟科江昊琳
- 关键词:水温地震异常
- 2021年12月22日常州M_(L)4.6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 2023年
- 在2021年12月22日常州M_(L)4.6地震前,江苏省南京、江宁、高邮地震台以及海安地震台的顾庄和桑周观测点NS向地电阻率傅里叶滑动去年变曲线均存在显著震前异常。为验证异常可靠性,统计江苏及周边地区地电阻率异常震例,拟合江苏地电阻率最大可探测距离Δ_(max)和震级M的经验公式:lgΔ_(max)=1.0861+0.2624M,获得可引起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显著地震的界定公式:M>(lgΔ-1.0861)/0.2624;对5个站点周边的显著地震和常州M_(L)4.6地震前存在异常的NS向地电阻率去年变曲线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和显著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地震活动平静期,地电阻率曲线相对稳定,而在显著地震活动前则出现相对明显的异常变化,且下降变化居多,在较强地震活动前下降异常尤为显著,如2016年10月20日射阳M_(L)4.8地震、2021年11月17日南黄海M_(L)5.5和12月22日常州M_(L)4.6地震。因此,南京、江宁、高邮地震台和顾庄、桑周观测点在常州M_(L)4.6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真实可信。
- 张贵霞沈红会王丽杨从杰王昕袁慎杰
- 关键词:地电阻率异常显著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