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随机建模技术在河11断块区中的应用
- 2003年
- 本文采取当前国内外最为流行的随机建模技术,以定量方式建立油藏属性参数三维地质 模型,实现了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密切结合研究剩余油分布。
- 杨再新柴安庆林岩峰马功联
- 关键词:随机建模技术剩余油分布油藏数值模拟
- 测井数据库设计方法
- 2003年
- 本文运用数据库软件工程的方法,从与勘探、开发数据库完美整合的角度,给出了四个 方面的技术要点,它们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软件设计,对测井数据库的建立是一个重 要的技术支持。
- 柴安庆马功联杨再新林岩峰刘刚
- 关键词:数据库设计方法测井逻辑设计
- 冀东油田高104-5区块馆陶组油藏沉积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冀东油田的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本项目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筛选研制了一种适合冀东油田浅层油藏调驱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并应用到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两年来累计增油4.4万吨,有效地控制了G 104-5区块边水推进速度,改善了该块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其它浅层油藏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 杨再新韩迎春宋勤张广政魏同章
- 关键词:浅层油藏高渗透带突进交联聚合物
- 胜利油田油水井套变预防措施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胜利油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全面投入开发以来,截止到2002年底,已累计油水井套变井为2539口,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发展。套变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套管变形,二是套管破裂损坏。其套变机理主要是岩层滑移、泥岩吸水蠕变,造成非均匀应力作用套管,使套管产生变型或损坏。针对套变套损原因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是防止外挤力超过套管屈服强度,二是提高套管强度。近两年来,通过对560口油水井应用了上述措施,油井套变率小于1.5%,水井套变率小于5%,取得了明显的防套变效果。
- 杨再新李芳李之花
- 关键词:套变泥岩蠕变地应力
- 梁11断块厚层砂岩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从地质建模入手,开展厚层砂岩层内建立静态模型的方法研究,并对单砂体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侧钻水平共、侧钻井、超细水泥封堵等措施对史南油田粱11断块沙二储层剩余油进行挖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杨再新刘志萍郭志华陈恩虎马功联
- 关键词:剩余油挖潜方法断块采收率
- 分层注水管柱受力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对分层注水管柱受力效应及存在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 林岩峰柴安庆马功联杨再新陈高群
- 关键词:分层注水注水管柱受力分析油田开发
- 陀螺测井在河68复杂断块高含水期调整中的应用
- 2003年
- 在介绍动力调谐陀螺井身轨迹测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在河68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井身轨迹测井资料对进一步深化构造、储层、剩余油分布认识,提高调整方案有效性等方面的应用.根据现场12口井的测试结果,指导断块高含水期调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80t/d,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7.8x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马功联刘志萍郭志华全宏杨再新
- 关键词:油藏开采含水期复杂断块井斜
- 冀东油田高浅北地区交联聚合物调驱适应性评价被引量:2
- 2008年
-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筛选研制了一种适合冀东油田浅层油藏调驱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并应用到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两年来累计增油4.4×104t,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块边水推进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其它浅层油藏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 杨再新李海涛商继军宋勤项秀敏
- 关键词:浅层油藏高渗透带突进交联聚合物
- 断块油藏流体流动单元研究及应用
- 2003年
- 本文定量地将现河地区断块油藏沙一、二段各小层细分至流动单元,并在流动单元约束 下进行测井多井解释与评价,最终建立了符合地下客观情况的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并对各流动单元的 特征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 马功联林岩峰柴安庆全宏郭志华杨再新
- 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地质模型采收率剩余油测井
- 乐安油田热采水平井开采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在总结了热采水平井开采特征的同时 ,利用数模及矿场试验等方法 ,对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地质、注汽、完井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水平井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饱和度场的变化规律。针对水平井在稠油吞吐后期开发中暴露出的气窜及出砂问题 ,采取了以调剖、封堵、机械防砂等为主的各种新工艺技术 ,并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 ,为提高乐安油田特稠油油藏储量动用程度 。
- 李梅胡勃杨再新牛富玲焦红岩张江红
- 关键词:乐安油田水平井热采工艺采油工程压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