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周灼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4篇肾小管
  • 4篇肾小球
  • 4篇术后
  • 4篇小管
  • 3篇心脏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肾病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肾炎
  • 3篇肾移植
  • 3篇肾移植术
  • 3篇肾移植术后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移植心脏
  • 2篇中毒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机构

  • 17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杨周灼
  • 6篇史伟
  • 6篇胡湘明
  • 5篇李如恒
  • 5篇郝文科
  • 4篇刘双信
  • 4篇梁永正
  • 4篇梁馨苓
  • 3篇郑祥光
  • 3篇曾仁海
  • 3篇何斌
  • 2篇王朝杰
  • 2篇何朝生
  • 2篇余细勇
  • 2篇叶智明
  • 2篇梁润欢
  • 1篇黄柳一
  • 1篇李智
  • 1篇王丁
  • 1篇张仕光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肾脏病杂...
  • 4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胡湘明史伟杨周灼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
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
1999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将45例肾移植患者按RTA发生情况分成A、B两组,比较其发生排斥反应情况,环孢素A(CsA)浓度等,并对RTA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RTA较常见,多为可逆性,RTA组出现的排斥反应次数较多。结论:肾移植术后RTA的发生与低磷、高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症、CsA毒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对了解移植肾功能状态、预测排斥反应发生有一定价值。
何斌杨周灼李如恒梁馨玲
关键词:肾移植酸中毒肾小管性术后RTA
头孢克肟治疗68例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被引量:1
1994年
头孢克肟治疗68例尿路感染临床疗效THERAPEUTICALOB5ERVATIONOFCEFIXIMEINTHETREATMENTOFURINARYTRACTINFECTIONIN68CASES余瑛,孙铎,谢文练,杨周灼,王一锋,陈如恒,何柏林YuY...
余瑛孙铎谢文练杨周灼王一锋陈如恒何柏林
关键词:头孢克肟尿路感染疗效
心脏术后低排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心脏术后低排综合征 (LOS)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疗效。方法  2 4例心脏术后引起LOS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MSOF)致ARF者 ,因不适合血液透析 (HD) ,于确诊后 2 4小时内进行腹膜透析 (PD)治疗。结果  12例患者多脏器严重衰竭死亡 ,9例患者PD 3~30天内肾功能恢复 ,3例治疗后病情好转 ,自动出院。结论 心脏术后LOS致MOSF合并有ARF者 ,P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如恒杨周灼杨小慧杨满青
关键词:腹膜透析肾功能衰竭低排综合征
碳酸盐透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醋酸盐透析(Ac-HD)应用于临床已近30年,近年发现部份患者出现'醋酸盐不耐受'现象,心血管不稳定及老年患者更不易耐受。而碳酸盐透析(Bi-HD)较接近于生理,付作用少,易为病者所接受。我们选择我院1984.3~1992.3八年间资料完整的163例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维持性血透Bi-HD104例6278次,Ac-HD 59例4762次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杨周灼李如恒梁润欢熊永潜钟明明李智
关键词:肾疾病尿毒症
肾移植术后低镁血症的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低镁血症的意义。方法:将49例肾移植患者按血清镁水平分成两组,比较其24小时尿镁、血浆胰岛素浓度,并对血清环孢素(CsA)浓度与血清镁浓度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低血镁主要原因系CsA所致,CsA浓度与血清镁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低血镁组血浆胰岛素浓度高。结论:纠正低镁血症有助于减弱CsA的肾毒性,控制肾移植后高血压。
何斌杨周灼李如恒梁馨玲王丁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菌素低镁血症
转化生长因子-β1反义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2001年
目的 构建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重组体。方法 将TGF-β1的 cDNA 5’端630 bp片段反向插入穿梭载体pAdTrack-CMV,构建为 TGF-β1反义 RNA的重组体(pAdTrack-antiTGFβ1),将重组体pAdTrack-antiTGFβ1与包装质粒pAdEasy-1共转染BJ5183细菌。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同源重组的阳性克隆,同源重组的腺病毒载体转染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的腺病毒。结果 构建了含TGF-β1反义 RNA的重组腺病毒,其滴度为 2.4 × 109PFU/ml。结论 该重组腺病毒在治疗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硬化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肾小球硬化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
史伟刘双信梁馨苓丁国印余细勇梁永正杨周灼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反义RNA腺病毒载体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
CTLA4Ig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利用CTLA4Ig阻断B7/CD2 8相结合 ,诱导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免疫耐受。方法 建立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模型 ,研究组腹腔注射CTLA4Ig ,观察小鼠移植的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 研究组移植的心脏存活时间为 (81 0± 5 1 2 )d ,对照组为 (7 8± 1 3 )d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组织学改变 :对照组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组织充血水肿 ,心肌变性、坏死 ,出血 ,病理分级为Ⅳ级。研究组术后 7d病理改变较轻 ,表现为局灶性血管周围和心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局灶性心肌损伤 ,病理分级为Ⅰ~Ⅱ级。术后 3 0d研究组可见部分心肌变性、水肿、纤维增生 ,炎细胞浸润 ,血管管壁增厚、水肿、炎细胞外渗 ,病理分级为Ⅱ~Ⅲ级。结论 利用CTLA4Ig阻断B7/CD2 8相结合可诱导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胡湘明杨周灼曾仁海郑祥光
关键词:CTLA4IG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肾小管功能检测在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肾小管功能检测在IgA肾病 (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32例IgA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探讨肾小球及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与肾小管功能 (尿NAG酶、尿LYS及渗透压 )的关系。结果 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 :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占 4 3 75 % (14 /32 ) ,中重度者占 34 37% (11/32 ) ,无肾小管间质损害者 2 1 87% (7/32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管功能的关系 :肾小管间质损害中、重度者尿NAG酶(4 2 75± 2 4 10 0 )U/mmol cr,尿渗透压 (4 99 6 15± 2 2 4 6 75 9)mOsm/kg ;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尿NAG酶 (1 75 1± 1 5 498)U/mmol cr,尿渗透压 (6 5 3 92 3± 2 5 8 86 18)mOsm/kg ;无肾小管间质损害者尿NAG酶 (1 5 31±1 4 378)U/mmol cr,尿渗透压 (783 35 3± 16 3 4 35 1)mOsm/kg。小管间质中重度损害者同其他 2组比较 ,其尿NAG酶及尿渗透压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尿LYS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IgA肾病常合并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管功能中尿NAG酶及尿渗透压改变与肾脏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成对应关系。
梁永正史伟刘双信梁馨苓叶智明何朝生王朝杰胡湘明郝文科杨周灼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病理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脏疾病时载脂蛋白在肾小球沉积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了解载脂蛋白(Apo)B及E在肾脏的沉积和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对43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系列的临床观察。结果ApoB和ApoE在肾脏疾病时多数呈颗粒状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和毛细血管襻内,ApoB和ApoE沉积均阳性者有明显的弥漫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同时有明显的肾小球粘连和硬化。此外尚发现ApoB阳性组和ApoB及ApoE均阳性组蛋白尿,肾功能损害更严重(P<005)。结论ApoB和ApoE在肾脏的沉积可引起明显的肾小球系膜损害,加速肾小球硬化,并引起比较严重的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
郝文科黄柳一杨周灼钱芸娟钱芸娟
关键词:载脂蛋白类肾小球肾炎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