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子良

作品数:39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皮肤
  • 8篇细胞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5篇面部
  • 4篇纤维细胞
  • 4篇疗效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寻常性
  • 3篇银屑病患者
  • 3篇皮肤表现
  • 3篇皮炎
  • 3篇紫外线
  • 3篇痤疮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黄芪甲苷
  • 3篇红斑
  • 2篇带状疱疹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机构

  • 38篇苏州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8篇杨子良
  • 22篇钱齐宏
  • 18篇闵玮
  • 15篇王淼淼
  • 13篇周乃慧
  • 11篇宋琳毅
  • 7篇刘铭
  • 7篇冯雪梅
  • 5篇余秀琴
  • 4篇李敏
  • 4篇周静芬
  • 4篇林秉奖
  • 4篇骆丹
  • 3篇王玫玲
  • 3篇王蓉
  • 3篇朱婷婷
  • 3篇陈爱明
  • 3篇陈爱明
  • 3篇钱伯源
  • 3篇杨长志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2002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毒住院患者114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丹毒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性疾病,通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经典的丹毒常表现为肿胀性红斑,境界清楚,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常由皮肤裂隙、外伤及足癣等诱发。不伴有并发症的丹毒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理想,但临床上常遇到复杂难治型丹毒患者,这类患者可表现为水疱、大疱、出血、瘀斑、糜烂、溃疡及局部脓肿等^([1]),这类患者住院时间长。
杨长志余秀琴朱婷婷张晓萍周乃慧杨子良
关键词:丹毒
热淋清颗粒对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热淋清颗粒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热淋清颗粒口服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用药6周后观察2组患者痤疮皮损的变化情况,计算疗效指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4%和7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痤疮,热淋清颗粒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陆一枫钱齐宏杨子良陈爱明王淼淼闵玮
关键词:痤疮热淋清颗粒丹参酮
弹性假黄色瘤一例ABCC6基因突变分析
2016年
目的:报告1例弹性假黄色瘤,并检测ABCC6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1例弹性假黄色瘤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其父母、儿子及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ABCC6基因编码区31个外显子,并进行DNA直接测序与ABCC6编码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先证者父母及儿子表型均正常。基因突变分析显示,先证者存在ABCC6基因c.373G〉A(p.E125K)和c.3703C〉T (p.R1235W)的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为c.3703C〉T(p.R1235W)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父亲和儿子为c.373G〉A(p.E125K)杂合突变携带者,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均未检测到该两种突变。物种间序列比对分析发现,ABCC6编码蛋白质第125位谷氨酸和第1235位精氨酸为进化高度保守的序列,SIFT和Polyphen-2软件预测c.373G〉A(p.E125K)和c.3703C〉T(p.R1235W)突变为有害变异位点。结论 ABCC6基因c.373G〉A(p.E125K)和c.3703C〉T(p.R1235W)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例弹性假黄色瘤患者发病的原因。
李敏周乃慧宋琳毅杨子良王淼淼余秀琴
关键词:弹性假黄瘤DNA突变分析皮肤表现杂合子基因
氨甲环酸片和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黄褐斑患者行氨甲环酸片和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某院收治的44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使用氨甲环酸片,观察组使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分析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皮损面积更小,PASI分数更低,观察组受试者DLQI分数更低。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来讲,对其使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疾病的效果,明显比使用氨甲环酸片更好,且前者安全性更强,有助于消除患者皮损面积,改善PASI以及DLQI分数,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冯雪梅杨子良周静芬钱齐宏
关键词:黄褐斑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PASI和BSA绝对评分改善:UNMASK2真实世界研究的16周中期分析结果
目的评价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对中国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O)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UNMASK2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大型真实世界研究,在全国42家医院招募1000例首次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
林秉奖慕彰磊杨斌于英瑶王怡怡匡叶红刘艳尤家宝邓娅陈辉刘红霞胡祥宇王惠平杨子良苗国英雷厉索丹凤王昊李智铭党林关欣刘毅牟宽厚李颖陆家睛骆志成王明悦刘鸿伟党宁宁于倩陆捷洁郑玮清杨井马彦陈利红夏立新郭庆蒋冠宋洋李欣石翠萍张建中
播散性带状疱疹后肉芽肿性炎型Wolf同位反应一例
2021年
患者男,65岁,因右面部红肿20 d,背部、双上肢散在丘疹10 d入院。发病前20 d曾因播散性带状疱疹住院治疗。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年。皮肤科检查:右面部眼睑以下区域、耳廓及外耳道弥漫性暗红色肿胀性斑块,触之有浸润感,原带状疱疹愈合后遗留散在褐色结痂,其间可见散在凹陷性瘢痕;颈后、背部及双上肢可见散在浸润性淡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表面较光滑。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并含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CD68、CD20、CD79a、CD3、CD2、CD10、CD5、Bcl-2阳性、Ki-67散在阳性,CD23、细胞周期蛋白D1、Bcl-6.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CD21、CD35、髓过氧化物酶均阴性。诊断:播散性带状疱疹后肉芽肿性炎型Wolf同位反应。治疗: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d,皮损逐渐好转消退,随访4年未复发。
王淼淼杨子良周乃慧宋琳毅闵玮刘铭钱齐宏冯雪梅李敏陆一枫
关键词:带状疱疹肉芽肿性炎
热淋清颗粒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热淋清颗粒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热淋清颗粒口服合并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治疗后随访至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阶段,治疗组复发例数为3例,对照组复发例数为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淋清颗粒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疗效满意。
杨子良钱齐宏骆丹陈爱明王淼淼闵玮
关键词:头部脂溢性皮炎热淋清颗粒疗效
别嘌醇药疹56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别嘌醇药疹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5年6月该科住院确诊的56例别嘌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药疹的潜伏期、起病特点、基础疾病、皮肤黏膜损害、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一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别嘌醇药疹的潜伏期平均为(24.2±13.8)d,其中重症药疹占55.4%,发病初伴有发热者占64.3%,伴有黏膜损害者占53.6%。85.7%患者血常规异常,39.3%患者诊断药物性肝损伤,66.1%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滤(eGFR)≤90 ml/(min·1.73m^2)。所有患者均系统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其最大用量(泼尼松)平均为(1.323±0.565)mg/kg·d,其中23.2%患者同时使用了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经住院系统治疗,7例(12.5%)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别嘌醇药疹发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别嘌醇易引起重症药疹,且死亡率较高,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及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周乃慧钱齐宏周珏伟杨子良冯雪梅宋琳毅闵玮王淼淼刘铭陆一枫
关键词:别嘌醇药疹预后
黄芪甲苷抑制长波紫外线引起人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引起的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5、10J/cm2的UVA照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加入黄芪甲苷干预处理,以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不同剂量UVA照射后24h,成纤维细胞出现增殖活性下降,活性下降程度与辐射强度成正比;黄芪甲苷干预处理可使细胞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UVA照射组的SOD明显下降、MDA上升,黄芪甲苷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明显增加,而MDA下降(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VA引起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和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王玫玲吴秀红周静芬王蓉王宝涛杨子良
关键词:长波紫外线成纤维细胞黄芪甲苷
比拜克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30例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比拜克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就诊的6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比拜克胶囊,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指标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比拜克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敏冯雪梅钱齐宏杨子良闵玮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丹参酮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