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宏光

作品数:25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紫癜
  • 9篇血小板
  • 9篇血小板减少
  • 9篇血小板减少性...
  • 8篇特发性
  • 8篇特发性血小板...
  • 8篇特发性血小板...
  • 8篇骨髓
  • 7篇多发
  • 7篇多发性
  • 7篇多发性骨髓瘤
  • 7篇慢性
  • 7篇骨髓瘤
  • 5篇中药
  • 5篇中医
  • 5篇慢性特发性
  • 5篇慢性特发性血...
  • 4篇中西医
  • 4篇凉血
  • 4篇补肾

机构

  • 22篇广州市中医医...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25篇杨宏光
  • 21篇于天启
  • 15篇陈志雄
  • 10篇戴媺
  • 7篇陈亚勇
  • 5篇黄智莉
  • 3篇戴美
  • 3篇聂树林
  • 2篇戴微
  • 1篇陈莉
  • 1篇万长春
  • 1篇潘长青
  • 1篇张卫华

传媒

  • 6篇新中医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导...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虚解毒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与毒邪致病相关,精血亏损、毒邪稽留是其主要病机。笔者采用补虚药及剧毒中药组成的补虚解毒方治疗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其中4例治愈,2例明显进步,1例无效;随访3年,1例死亡,1例复发,其余基本治愈。补虚解毒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杨宏光于天启戴媺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毒邪
养阴凉血祛风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证26例体会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养阴凉血祛风法治疗慢性ITP的有效性。方法 :将 4 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血热妄行证和阴虚血热证两型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 2 1例采用养阴凉血法治疗 ,治疗组 2 6例用养阴凉血祛风法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小板、白介素 2及其受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4 .6 1% ,对照组有效率71.4 3%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的紫斑、出血、发热、乏力等症状改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IL - 2及sIL - 2R活性水平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养阴凉血祛风法治疗慢性ITP对改善临床症状。
杨宏光王忠武潘长青陈志雄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证
祛风凉血法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祛风凉血法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血热妄行型ITP患者13例给予祛风凉血中药(主要由苍耳子、蝉蜕、防风、荆芥、水牛角、丹皮、仙鹤草、生地、侧柏叶、赤芍、三七末、甘草等组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pCD4/PCD8)和NK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含量明显增多(P<0.001);经祛风凉血法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pCD4/pCD8和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CD8舍量则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结论]祛风凉血法治疗慢性血热妄行型ITP的机理之一可能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有关。
王忠武孙莺杨宏光于天启戴美陈志雄
关键词:紫癜凉血止血
紫金锭外敷联合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28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外用紫金锭联合大剂量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为非同期非随机回顾性研究,将20例使用顺铂治疗的癌性胸腹水患者列为对照组,28例使用外敷紫金锭联合大剂量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的癌性胸腹水患者为治疗组。两组均在抽尽胸腹水后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55%,治疗组治疗癌性胸腹水有效率85.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ECOG评分评价两组总有效率(稳定+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毒性反应更小(P<0.05)。结论紫金锭外敷联合大剂量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疗效满意,不良作用小。
杨宏光
关键词:癌性胸腹水紫金锭香菇多糖
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体会
2009年
本文主要介绍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体会。强调老年人乃脏元亏虚为本、邪毒内扰为标,气阴亏虚及血瘀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宜从扶正入手,以补肺脾肾之气阴为主,并依照化疗前后分期辨证用药,同时合理地选用抗白血病中药。
杨宏光陈志雄于天启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
补气阴法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治老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补气阴法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治老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初治老年AML-M5采用小剂量Ara-c50mg/d×10d化疗,联合中成药参麦针及补气阴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变化。结果: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41.7%,总有效率83.3%。2年无复发存活5例,2例死亡;血液毒性反应及消化道反应少,改善较快。结论:补气阴法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初发老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杨宏光陈志雄于天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阿糖胞苷
补肾强骨方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强骨方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自拟补肾强骨方联合化疗治疗,21~28天为1周期,6周期后评定疗效。停药后随访18月。结果: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血红蛋白、M蛋白、浆细胞比例、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坚持用药。随访18月,生存率达到80.0%,生活质量提高8例,稳定4例,降低3例。结论:补肾强骨方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使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黄智莉于天启戴微杨宏光陈亚勇陈志雄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化学疗法
中医辨证联合亚砷酸及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用药联合亚砷酸、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6例患者均辨证地给予中药、沙利度胺联合亚砷酸化疗。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β_2微球蛋白、M蛋白及骨髓瘤细胞等变化。结果:部分缓解4例,进步1例,无效1例(放弃治疗)。4例有骨痛症状者多在用药第1周后明显减轻,无须继续服止痛药,用药最好疗效时间为第2疗程后;2例贫血患者经治2疗程后,其中1例进步并无需输血,1例无效后放弃。除无效病例外,其余病例的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自理状况改善。结论:辨证运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配合亚砷酸化疗可作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杨宏光于天启陈志雄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辨证论治
自拟风芪汤对慢性ITP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将36例慢性ITP激素抵抗患者分成中药组、中药+强的松组、强的松组,通过中药干预,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中药干预3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药+激素组疗效较明显,血小板计数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有较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芪汤对慢性ITP患者的激素抵抗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增强对激素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疗效。
杨宏光陈志雄于天启
关键词:慢性ITP糖皮质激素受体
祛风凉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候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祛风凉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热妄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确珍为ITP的患者以祛风凉血法(药用苍耳子、蝉蜕、防风、荆芥、水牛角、牡丹皮、仙鹤草、生地黄、侧柏叶、赤芍、三七末、甘草、茜草根、丹参等)治疗。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显效6 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
王忠武杨晓光孙莺杨宏光于天启戴美陈志雄
关键词:血热妄行祛风凉血止血慢性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