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2篇血管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腺神经内分...
  • 2篇胰腺神经内分...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神经内分泌肿...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内分泌
  • 2篇内分泌肿瘤
  • 2篇分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肝脏
  • 2篇CT
  • 1篇心内膜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新都区...

作者

  • 11篇杨敏
  • 3篇宋彬
  • 2篇刘续宝
  • 2篇刘燕
  • 2篇周翔平
  • 2篇闵鹏秋
  • 2篇李真林
  • 2篇陈卫霞
  • 1篇余建群
  • 1篇李昌宪
  • 1篇岳鹏举
  • 1篇张懿
  • 1篇何超
  • 1篇张青
  • 1篇王力
  • 1篇黄娟
  • 1篇沈明恩
  • 1篇王幸
  • 1篇苏安平
  • 1篇谭春露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1年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对比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33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1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1例办理特殊疾病门诊治疗,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使用剂量、住院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1年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前后FBG、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控制更好(P<0.05);两组每日胰岛素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住院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明显,HbA1c控制更佳,低血糖发生率低、住院次数减少,安全性好,可在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推广应用。
应纪祥冉兴无钟莉邹世月杨敏
关键词:胰岛素泵1型糖尿病疗效对比
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特征研究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特征,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及不同细菌亚群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纳入病例101例,男女比为1.9:1,平均年龄(40.4±16.0)岁,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43例,42.6%)、非风湿性瓣膜病(11例,10.9%)、风湿性心脏病(8例,7.9%)等,89例(88.1%)有瓣膜赘生物。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杂音(83例,82.2%)、发热(78例,77.2%)和心悸气促(42例,41.6%)。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感染(41例,40.6%)、栓塞(23例,22.8%)和出血(5例,5.0%)。血培养分离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0%,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0%和2.0%。患者住院平均天数(23.1±14.0)d,住院病死率15.8%。手术组住院病死率低于非手术组(3.5%vs.31.8%,P=0.001)。不同草绿色链球菌群亚群感染组的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草绿色链球菌群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以继发感染和栓塞为主,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性高,手术可改善患者结局。
杨敏谢开燕王远芳戴仲秋邓劲何超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病死率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近年来,由于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不断进步,P.NETs的诊断率明显增高。以有丝分裂数和Ki.67阳性指数为基础的分级方案对P—NETs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P—NETs是一组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的恶性肿瘤,其手术可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明显好于胰腺导管腺癌。P—NETs恶性潜能不~致,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的症状、肿瘤的分级分化和TNM分期等信息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手术目前仍是治愈P—NETs的唯一有效方式.即使不能实施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也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延长其生存时间。通常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分化程度及有无局部侵润和远处转移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杨敏谭春露柯能文刘续宝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手术肝转移
单纯肿瘤摘除术与部分胰腺切除术对治疗胰岛素瘤的生存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单纯肿瘤摘除与部分胰腺切除2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胰岛素瘤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9例胰岛素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单纯肿瘤摘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03.3个月,高于部分胰腺切除术组的77.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2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大部分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治疗大小合适的胰岛素瘤的手术治疗应首选单纯肿瘤摘除的方式,该方式对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更佳。
刘力笼杨敏王幸张伟坚刘续宝
关键词:胰岛素瘤手术方式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并Bartter综合征一例报告
2023年
报告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并Bartt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上肢搐搦伴全身乏力,多次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低血钙、低血钾、高甲状旁腺素。补钾后全身乏力症状好转,补钙及维生素D后,血钙升高,上肢搐搦症状改善明显。GNAS甲基化异常检测提示患者NESP55、GNAS-AS1、GNASXL及GNASA/B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诊断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提示血钾低、血镁正常、24 h尿钾高,高肾素活性,但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提示肾性失钾。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者携带SLC12A1基因突变,其基因型为c.3027(exon27)G>T(P.L1069F),Bartter综合征可能性大。此例患者最终诊断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Bartter综合征。
张颖王覃杨敏伍寅琼
关键词: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BARTTER综合征甲基化
肾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测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测定对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就诊肾性高血压患者134例,其中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114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0例,健康体检正常志愿者50例(对照组),均在普通饮食下卧位、立位时采血测定血浆中PRA、AngⅡ、ALD水平。结果肾实质性高血压组卧位、立位血浆PRA、AngⅡ、AL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卧位、立位血浆PRA、AngⅡ、AL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卧位、立位血浆PRA、AngⅡ、ALD水平高于肾实质性高血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及ALD的测定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蒋灵霓顾永林张雷龙佩刘春燕杨敏唐丹维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报道及文献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报道1例胰腺VIPoma,同时检索国内文献得到49例胰腺VIPoma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此5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泌性腹泻、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是胰腺VIPoma的主要临床表现,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增高具有诊断价值。经手术治疗,腹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对于远处转移患者,生长抑素、化疗、干扰素等治疗均有效。结论 VIPoma早期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典型临床症状、血浆VIP水平、影像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生长抑素等治疗可缓解症状,发生转移者也应积极治疗。
岳鹏举苏安平张懿杨敏王力田伯乐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血管活性肠肽血管活性肠肽瘤
日常饮食与临床用药的相互作用
目的 浅谈日常饮食与临床用药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从进食与服药时间间隔,食物种类及活性成分两个方面展开叙述。结果 日常饮食的习惯和结构对临床用药治疗有双向的作用:饮食得当有助于治疗,饮食不当则不利于治疗。结论临床医药工作者...
杨敏卢静徐挺
关键词:饮食药物相互作用
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边缘强化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43
2002年
目的 比较研究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螺旋CT动脉、门静脉 (简称门脉 )双期增强扫描 ,癌灶边缘强化特征与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HCC癌灶边缘强化的组织病理学基础及其对H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42例。全肝平扫后 ,分别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2 0s、6 0s行全肝螺旋CT动、门脉双期扫描。 5 μm厚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 (F8RA)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简称免疫组化 )染色 ,重点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内有无癌细胞浸润、包膜内阳性血管的多少。结果  42例中 ,动脉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13例 ,低密度 8例 ,无明显包膜 2 1例。门脉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 2 7例 ,低密度 2例 ,无明显包膜13例。CT显示肝内子灶 14例 ,其中 9例为单个子灶 ,5例为多个子灶。HE染色示肿瘤有纤维结缔组织包膜 2 5例 ,其中 16例包膜内可见癌细胞浸润 ;F8RA免疫组化染色 ,15例纤维结缔组织内含有阳性肿瘤血管 ,10例纤维结缔组织较厚 ,但其内阳性血管较少。肿瘤无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包膜 17例 ,其中8例癌组织与非癌变肝组织彼此呈交替生长、两者之间无明确分界。结论 HCC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 ,癌灶边缘强化特征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 ,并能在一定程度?
陈卫霞闵鹏秋周翔平宋彬刘燕沈明恩李真林杨敏
关键词:肝细胞癌CT病理学生物学行为预后
菲立磁增强MRI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与螺旋CT对比的ROC曲线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比分析菲立磁增强扫描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本院完成螺旋CT增强扫描及菲立磁增强MRI扫描且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局灶性肝病 2 6例 5 7个病灶 ,采用分组盲法ROC曲线分析对比评价菲立磁增强MRI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分析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对病灶检出最好 ,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病灶定性 ,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组ROC曲线下面积Az 值最大为 0 92 6 0 ,准确性为 86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单独分析菲立磁MRI等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菲立磁增强MRI肝成像无论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价值均高于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分析平扫+菲立磁MRI较单独分析SPIO能明显改善病灶的检出能力及定性诊断能力。
杨汉丰周翔平余建群宋彬黄娟李昌宪李真林张刚张青陈杨敏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ROC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