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刚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烧伤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治疗烧伤
  • 1篇伤膏
  • 1篇烧伤膏
  • 1篇深度创面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膜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牵引
  • 1篇牵引术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紫花烧伤膏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莱芜钢铁集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杨新刚
  • 2篇张宝泉
  • 2篇高伟
  • 1篇郇京宁
  • 1篇孙珍
  • 1篇王守峰
  • 1篇向军
  • 1篇党正杰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500例体会被引量:3
2001年
高伟张宝泉杨新刚
关键词:紫花烧伤膏中医药疗法烧伤
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内菌abaI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了解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密度感应基因aba I表达变化及其对生物膜ECM和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2011年1-10月,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来源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菌6株、敏感菌5株。以鲍氏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 19606为参照。(1)临床分离株和标准菌株体外常规培养10、24、48 h后,经碘化丙啶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厚度。(2)采用试管培养法,将临床分离株和标准菌株振摇培养10、24、48 h,培养液内漂浮细菌为游离菌,黏附于试管壁的生物膜内细菌为膜内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菌株中aba I基因及pga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标准菌株基因表达丰度设为1)。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1)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体外培养10、24、48 h,生物膜厚度均超过标准菌株,其中耐药菌株生物膜厚度分别为(28.8±0.6)、( 31.7±1.1)、(38.1 +3.l)pLm,明显高于敏感菌株[(17.1±0.4)、(20.1±1.6)、( 25.8±1.7) pLm,F值分别为1274. 38、206. 60,61. 73,P值均小于0.05]。(2)膜内菌:体外培养10、24、48 h,耐药菌株abaI表达量分别为6.6 +1.7、25.7±3.5、9.8+3.6,均高于敏感菌株(2.7+1.O、15.O+3.5、4.7 +3.2,F值分别为21. 82、25. 24、6.22,P值均小于0.05);耐药菌株pgaB的表达量分别为37.4±1.1、44.5±3.6、33.1 +11.5,明显高于敏感菌株(14.6 +0.8、20.O+6.9、18.7 +6.8,F值分别为1488. 44、57. 26、6.01,P值均小于0.05)。(3)游离菌:体外培养10、24、48 h,耐药菌株aba I表达量均与敏感菌株接近(F值分别为0. 24、2.33、0.11,P值均大于0.05);耐药菌株pgaB表达量分别为13.8±3.8、12.5±2.9、23.7±2.1,明显高于敏感菌株(7.O+5.9、5.O+1.3、15.6±6.7,F值分别
向军孙珍杨新刚郇京宁
关键词:烧伤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抗药性
实用新型皮肤牵拉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以往的皮肤外扩张装置修复深度创面或皮肤缺损存在瘢痕增生明显、需多次手术、患者痛苦大及费用高等不足。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皮肤牵拉器(专利号:ZL 2012 2 0022443.7)治疗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深度烧伤创面、皮肤缺损或条索状瘢痕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49岁,均采用皮肤牵拉器进行皮肤牵引治疗,随机分为2组,其中20例从1 kg拉力开始牵引,每2 d增加1 kg,直至5 kg,每日牵拉6 h,共牵拉10 d,检测牵拉即刻、牵拉1,5,10,15,20,30及60 min时皮肤的血流量,并观察创缘皮肤改变,观察牵拉结束后的皮肤组织学变化;另10例中,2例、6例、2例分别以2,4,7 kg拉力进行皮肤牵引,观察皮肤血流量及皮肤改变等情况,寻找出最合适、安全的拉力。结果与结论:30例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8-24 d,随访见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无皮肤坏死、感染及末梢循环障碍。皮肤牵拉器在4 kg拉力作用下最安全、合适,不会出现皮肤血循环障碍或撕裂。牵引后,皮肤血流增加,细胞数增多,以基底细胞数目增多明显,胶原纤维粗而密,弹力纤维明显增加,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说明应用自行设计的皮肤牵拉器进行皮肤牵引,可以较好地闭合创面,减少瘢痕形成。
党正杰张宝泉王守峰杨新刚高伟
关键词:皮肤牵引术生物材料深度创面皮肤牵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