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比伦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屏县山地混农林耕作发挥大豆种植优势的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石屏县有大豆种植的悠久历史与传统 ,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丰富的可利用山地资源 ,土壤中有丰富的大豆根瘤固氮菌 .因而 ,把大豆种植作为山地混农林业耕作中的优势作物 ,提供生产豆制品的商品原料 。
- 杨比伦
- 关键词:混农林业大豆山地资源豆制品
-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被引量:7
- 2003年
- 报道了地处热带北缘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资源状况 .共记载区内苔藓植物47科 ,1 1 4属 ,2 1 7种 .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 5属 (苔类 3属 ,藓类 2属 ) 1 0 1种 (苔类 3 0种 ,藓类71种 ) .其地理分布除具云贵区的特点外 ,还与岭南区、青藏区有很大的相似性 .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种类丰富 ,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 ,且形成典型的热带山地苔藓林景观 ,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特色之一 .
- 杨比伦肖银松
- 关键词: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生活型群落类型
-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浅黄色、棕黑色、棕色或黑色。对以活体保存的材料进行根瘤菌的分离、鉴定,获得并保存了分别与其中38种豆科树种相共生的根瘤菌菌株147株。调查表明,在景东县及云南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不仅拥有可供在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豆科固氮树种,且具有丰富的可供科研和开发利用的根瘤菌资源。
- 贾风勤杨比伦腊萍
- 关键词:根瘤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 杨宇明杜凡刘宁陈宝昆张庆周远王娟徐正会杨比伦尹五元陈永森
- 该研究成果在我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评价等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德洪宏州林业系统、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西南林业勘察设计院、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初步调查与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应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首次对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该县较大面积范围内具备产结五倍子的三要素,历来均有较多五倍子产出,现有自然结倍林2866.7hm ̄2,其它各类宜倍地共13333.3hm ̄2,宜倍潜力很大;通过试验,筛选出该县角倍蚜的三种适宜冬寄主,即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钝叶匐灯藓,并调查了该三种藓类植物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对该县丰富的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对建立较大规模五倍子生产基地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杨比伦李永和李坚强毛登龙
- 关键词:五倍子自然资源倍蚜虫冬寄主
- 中国大头蚁属7个新记录种(膜翅目 蚁科)被引量:5
- 1998年
- 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并报道大头蚁属 (PheidoleWestwood)中国新记录种 7种 ,即 :宾氏大头蚁 (P binghamiiForel) ,卡泼林大头蚁 (P capelliniiEmery) ,可爱大头蚁 (P jucundaForel) ,多齿大头蚁 (P multidensForel) ,沃森大头蚁(P watsoniForel) ,阿伦大头蚁 (P allaniBingham) ,棒刺大头蚁 (P spathiferaForel) .对各种的兵蚁和工蚁形态作了进一步补充描述 ,讨论了大头蚁属的分布、世界和中国已知种类 .
- 徐正会杜永超杨比伦
- 关键词:蚁科新记录种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6
- 2006年
- 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68号,鉴定113号共27科、59属、101种,包括苔类植物8科、10属、21种,藓类植物19科、49属、80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1科、12属、22种.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着生基质、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体现出不同的地带性特点.海拔1 800 m以上区域没有呈现出山地苔藓林景观.
- 唐景儒杨比伦卢廷何丁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
- 丰都县角倍蚜冬寄主筛选及其资源的初步调查被引量:4
- 1992年
- 从1990年10月上旬至1991年4月中旬,在丰都县进行了角倍蚜最适宜越冬寄主匐灯藓类人工藓盘植藓养蚜越冬效果对比试验,并于野外调查不同种的匐灯藓上自然越冬的角倍蚜越冬世代存活情况,筛选出丰都县角倍蚜最优冬寄主为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及钝叶匐灯藓。同时调查了该县该三种藓类分布广泛而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为大面积发展五倍子人工经营的可能性提供了倍蚜虫冬寄主资源状况方面的依据。
- 杨比伦李永和李坚强毛登龙
- 关键词:五倍子角倍蚜寄主
- 黑角直缘跳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黑角直缘跳甲 (Ophridaspectabilis) 1年发生 1代 .附着于盐肤木枝干上的越冬卵块于 4月中、下旬孵化 .幼虫群聚取食盐肤木幼嫩叶片 ,共 3龄 .末龄幼虫 5月上、中旬老熟 ,转移至地面钻入表土层营造土室化蛹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成虫羽化 .成虫取食盐肤木叶片 ,1 5~ 1 7d后交配 .雌成虫 9月上旬至 1 0月中旬以卵块形式在盐肤木枝干上产卵 ,以卵越冬 ,卵期 7~ 8个月 .毁坏角倍蚜干母栖息、取食营瘿的场所和雏倍 。
- 杨比伦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盐肤木角倍
- 黑角直缘跳甲的治理
- 1998年
- 对黑角直缘跳甲 (OphridaspectabilisBaly)的治理 ,不宜采用化防 .每年春季盐肤木幼叶萌发前摘除枝、干上的跳甲越冬卵块是最易行而有效的防治方法 .人工摘除跳甲幼虫栖叶 ,中耕灭蛹 ,捕杀产卵前跳甲成虫和保护如赤眼蜂(Trichogrammasp) .等跳甲天敌 。
- 杨比伦
- 关键词:角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