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丽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固相微萃取-紫外可见光谱联用技术在叶绿素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固相微萃取与紫外可见光谱联用,以壳聚糖为固化溶剂,实现了对蔬菜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快速测定.壳聚糖膜对叶绿素具有足够高的富集倍数,并且该膜均匀、透明、机械强度好.实验考察了萃取时间、离子强度、pH及能量供给方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重现性(RSD)分别为7.1%和8.4%,检出限(3σ)分别为0.155mg/L和0.099mg/L,回收率为92.3%~97.9%.同时,与传统叶绿素分析方法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 杨红丽黄汝锦王翊如王小如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叶绿素壳聚糖
- 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12
- 2009年
- 分析了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标本26种,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腔肠动物与环节动物各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279.22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493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范围分别在1.176~2.115、0.833~1.897和0.565~0.801,平均值分别为1.490±0.429、1.223±0.465和0.654±0.104。岱山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中度的污染或者干扰。
- 宋翔朱四喜杨红丽王镨应启肇
-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碳纳米管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制及表征
- 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的应用中,涂层起着核心的作用,发展高选择性、热稳定性好、吸附、解吸速度快的涂层材料是SPME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离富集的研究工作逐步展开,多壁纳米碳管作为吸附...
- 王翊如杨红丽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技术碳纳米管涂层
- 海洋类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为提高教学质量,海洋类院校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应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心智技能。
- 杨红丽夏松养
-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心智技能
- 舟山岛潮间带沉积物和生物中砷质量分数测定及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方法(HC-AFS)研究了舟山岛海域沉积物和生物样中砷的质量分数并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1.建立方法的线性方程为:If(As)=6.1669C-1.0649,方法的检出限为0.2ng/mL,该法测定两种标准样品的偏差分别为-6.6%和0.2%.2.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均检测到一定量的砷,沉积物中砷质量分数为:12.33~16.49μg/g,生物样中质量分数为:1.31~17.25μg/g.参考海洋沉积物和生物质量标准,前者属于一类沉积物,后者属于二类海洋生物;参考FAO/WHO建议的每日摄入总量,适当食用此类海洋生物是安全的.
- 王镨杨红丽朱四喜应启肇
- 关键词:潮间带海洋生物砷原子荧光
-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分析了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3个断面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470.77±314.32)g/m2,总平均密度为(480±248)个/m2。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7~2.14、1.45~1.67和0.83~0.95,平均值分别为(2.06±0.08)、(1.53±0.12)和(0.90±0.06)。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扰动。
- 朱四喜郭宝英杨红丽刘光能
- 关键词: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 溶胶-凝胶技术与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联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萃取效率及应用范围主要取决于其涂层的选择。传统的固相微萃取涂层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都不理想,溶胶凝胶技术的引入不但增加了涂层的种类,而且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其使用温度及抗溶剂冲洗能力,大大拓宽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
- 杨红丽王翊如王小如谢超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溶胶凝胶涂层
- 新型壳聚糖固相微萃取薄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壳聚糖是一种富含氨基和羟基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易成膜,膜的机械性能、透光率好,且膜的表面平整光滑,对叶绿素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平衡态时叶绿素在壳聚糖膜和水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为9090,重现性好,可以研制成固相微萃取薄膜用于叶绿素的分析。磁力搅拌萃取叶绿素,壳聚糖膜可在80min内达到平衡,用5%NaOH超声洗脱30min内可以洗脱干净。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谱图表明萃取叶绿素之后的壳聚糖分子中分子内或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大大减弱,可能是壳聚糖分子中的大量氨基和羟基在萃取叶绿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杨红丽王翊如庄峙厦王小如
- 关键词:壳聚糖膜叶绿素涂层
- 扁玉螺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扁玉螺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的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优化扁玉螺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100(g/ml),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扁玉螺多糖的提取率为7.17%,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扁玉螺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 杨红丽刘辉俞群娣韩凯宁夏松养
- 关键词:多糖
- 中街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格局被引量:4
- 2009年
- 于2006年9月和2007年7月在中街山列岛4个有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设立8个断面,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环节动物3种,甲壳动物10种,软体动物20种。优势种有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节蝾螺(Turb articulatus)等4种。以季节和站位为因子对多样性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夏、秋季丰富度指数(P=0.028)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数的方差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潮带4个岛屿共12个站位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分析表明,12个群落可分为3组(Ⅰ、Ⅱ和Ⅲ组)。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
- 朱四喜章飞军顾沈明杨红丽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岩相潮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