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 作品数:13 被引量:116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甲状腺癌患者BRAF突变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9年 近年来,由于颈部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癌(TC)检出率急剧增加。预估到2019年,TC将成为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1]。我国TC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据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TC已成为我国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发病率为7.5%[2]。在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RAF)突变发生频率为40.0%~45.0%,发生BRAF突变的PTC患者中BRAFV600E突变发生频率为99.7%[3]。BRAF基因属致癌基因,在发生突变时具有将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的潜能。因此,了解TC的BRAF突变致病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十分重要。 刘瑛 杨露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突变 预后 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乳腺肿物的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91例的102个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肿物后行手术切除乳腺肿物。结果102个乳腺肿物均被手术切除,良性97个,恶性5个。结论超声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的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定位也较准确,对良性病变可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对恶性病变可早发现,早分期,值得推广。 杨露 曾晓华 印国兵 郭丹 王继见关键词:超声引导 定位针 乳腺肿物 光声/超声实时双模态显影纳米粒制备及示踪实验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制一种包裹纳米炭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CNPs),并验证其光声/超声实时双模态示踪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CNPs。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并通过激光粒径仪检测CNPs的基本性质;以激光仪辐照CNPs,观察其液气相变情况;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的CNPs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情况;激光辐照后观察CNPs体外增强光声/超声实时双模态显影情况;进行在体实验观察CNPs增强光声/超声实时双模态显影示踪VX2荷瘤兔腘窝转移淋巴结的效果。结果成功制备CNPs,其平均粒径为(483.32±45.09)nm,Zeta电位为(-26.30±5.02)mV;且经激光辐照后,可发生液气相变;与巨噬细胞共孵育后,CNPs大量被巨噬细胞吞噬;CNPs在体外、体内均具有良好的光声显影与超声造影效果,且CNPs浓度越高,平均光声信号值及平均灰度值越大。结论 CNPs可在激光辐照后发生液气相变,具备光声成像与超声造影的实时双模态显影能力,并可在活体实验中示踪兔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 杨露 成涓 陈瑜莉 刘逢秋关键词:光声成像 前哨淋巴结 新版超声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版(2013年更新版)超声(ultrasound,US)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中罗列的指标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情况,评估新版超声BI-RADS(BI-RADS-U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名超声医师结合收集的临床资料共同对2 860个肿块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新版BIRADS超声影像学词典记录、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新版BI-RADS-US分类的诊断效能。并对记录的超声指标及收集的临床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新版BIRADS-US诊断乳腺癌BI-RADS 2类的恶性率为0.66%,3类的恶性率0.99%,4a类的恶性率为9.57%,4b类的恶性率为32.31%,4c类的恶性率为88.36%,5类的恶性率为94.19%。以4a类为截断点,新版BI-RADS-U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55%,特异性为92.17%,准确性为91.75%,AUC为0.948,Youden指数为0.81。结论:新版BI-RADS-US诊断乳腺癌风险分层的准确率高。以4a类作为截断点,新版BI-RADS-US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肿块形态、边缘、钙化、血流是重要的超声变量,结合患者年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指导临床进行明确的诊断和精确的治疗。 周红梅 冉海涛 杨露 成涓关键词:超声 乳腺肿块 BI-RADS 乳腺癌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甲状腺激素与乳腺癌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与乳腺癌有无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9月114例乳腺癌患者(乳癌组)和137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比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结果:体重指数(BMI)、TT3、FT3、FT4在乳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癌组较肥胖(OR=1.112,95%CI:1.021~1.211,P=0.014)且FT4水平较高(OR=1.066,95%CI:1.008~1.126,P=0.025)。淋巴结转移者FT3、FT4、TSH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者FT3水平较高(OR=1.440,95%CI=1.030~2.012,P=0.033)。结论:乳腺癌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特别是肥胖、淋巴结转移者。 曾斌 沈方媛 吴慧 杨露关键词:乳腺癌 甲状腺激素 发病率 医学美学教育在乳腺外科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影响心理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体的美学因疾病受到破坏,因此,医学美学逐渐体现出其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乳腺是人体重要的美学器官,也是最容易受到疾病破坏而对患者产生心理影响的器官,因此更应受到重视。在乳腺外科教学中,应丰富医学美学的相关教学内容、注重医学美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医学美学思想,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医疗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乳腺在人体美学中的重要性,重视医学科学与美学的结合,从而指导未来的医学行为。 杨露 袁萍关键词:美学 乳腺外科 医学生 CEUS联合染料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CEUS联合染料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7例接受CEUS联合染料法活检前哨淋巴结(SLN);对照组,53例接受染料法联合核素法活检SLN。两组患者均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及乳腺癌根治术。依据病理结果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对SLN的检出能力。结果试验组SLN检出率[91.23%(52/57)]及每例患者SLN平均数量[(1.58±0.89)个]与对照组[100%(53/53),(1.94±0.77)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81.82%(18/22)、92.31%(48/52)、88.24%(30/34);对照组:71.43%(15/21)、88.68%(47/53)、84.21%(32/38);P均>0.0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30/30,32/32)。结论 CEUS联合染料法用于乳腺癌SLN活检具有一定价值。 毕世玥 冉海涛 张群霞 杨露关键词: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核素法 染料法 肋间臂神经切断术治疗腋臭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s,ICBN)切除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解剖,观测腋窝被毛区的神经支配情况;另对合并腋臭的20例乳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切除或保留ICBN的手术,观察切除ICBN对腋臭的影响。结果 ICBN可分为缺如型(4%)、单干型(10%)、单干分支型(50%)、双干型(28%)及3干型(8%);95.83%的ICBN均参与腋窝被毛区的支配,其中,单干型全部分支进入腋窝被毛区,单干分支型及多干型者则由下支或下干支配腋窝被毛区,其上支、上干单独或与臂内侧皮神经汇合进入上臂内侧;34%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达腋窝被毛区。乳癌根治术中切除ICBN可消除腋臭,保留ICBN者腋臭无变化。结论切除ICBN或其上支、上干,从而消除腋窝被毛区汗腺的分泌以治疗腋臭是可行的。 印国兵 郭丹 刘长安 吴诚义 杨露 范盛浩 林子晶关键词:腋臭 肋间臂神经 切除 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免疫标记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病理缓解及免疫标记表达变化情况,探讨这些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1例接受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并成功施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通过S-P免疫组化检测对比新辅助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21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的临床有效缓解率(CR+PR)低于其他3组病例(P=0.037),三阴性(17.54%)及Her-2过表达型(25.64%)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明显高于Luminal A型(7.14%)及Luminal B型(7.23%).新辅助化疗后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的ki-67的下降是有差异的(P=0.04)且Ki-67的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关联(CR+PR)(P=0.000),而ER、PR、Her-2受体状态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Ki-67的表达且与分子分型密切相关,但对ER、PR及Her-2表达的影响甚微.Ki-67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沈方媛 曾斌 吴慧 杨露关键词:乳腺癌 分子亚型 新辅助化疗 化疗疗效 免疫组化 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乳腺癌是绝经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7%的新增乳腺癌患者在被诊断时小于40岁,乳腺癌已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安全。伴随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晚婚晚育的女性比例逐渐升高,致使较多育龄期女性在诊断乳腺癌时还未生育. 沈方媛 杨露 郭丹关键词:乳腺癌 生育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