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
- 作品数:46 被引量:2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基因UCAl用于膀胱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评价新基因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l)基因作为膀胱癌尿液肿瘤标志物用于膀胱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2005至2009年180例膀胱癌患者(包括前期研究94例)、144例对照组人群(包括前期研究85例)尿液中UCAlmRNA的表达,在2007年后收集的86例膀胱癌和59例对照组尿液标本的离心沉渣中加入RNA酶抑制剂,以提高RNA提取成功率。计算UCAl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用X。检验比较116例同时做UCAl和核基质蛋白22(NMP22)检测的膀胱癌患者中UCAl与NMP22敏感度的差异,比较108例同时做UCAl和尿细胞学检查的膀胱癌患者中UCAl与尿细胞学敏感度的差异。结果应用RNA酶抑制剂后尿液Iq_NA提取成功率提高至95.4%。RT.PCR检测尿中UCAl的表达,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度(92.4%,133/144)和较高的敏感度(84.4%,152/180),尤其对于G:~G,级浅表肿瘤更具诊断价值,敏感度分别达86.4%和92.3%。ROC曲线分析显示该基因对膀胱癌具有很好的预澳0价值,AUC=0.898(95%CI:0.851-0.945)。结论UCAl用于膀胱癌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且结果稳定,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更好的尿液肿瘤标志物。
- 张争都瀚张崔建杨新宇何群林健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标记生物学
-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3~75岁,中位年龄50岁.以血尿、腹部包块、腹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CT平扫可见肿物呈软组织密度,内部密度不均,增强后肿物不同程度强化.手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对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中位数为14.4 cm.病理均提示出血坏死,镜下均呈梭形细胞排列,细胞密集,细胞核有异型,核分裂象易见.术后化疗2例,放疗1例.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3年、5年复发.结论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临床与CT表现均无特异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查.
- 王关卉儿何廉波杨恺惟王子成程立林健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平滑肌肉瘤病理
- 一种泄压尿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压尿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内部设有存尿腔的袋体,袋体上设有连通外部与存尿腔的输入管,流体能够通过输入管进入存尿腔,存尿腔内的流体不能通过输入管排出;包括感压件与振动件的警示结构,感压件与振动件电连...
- 张崔建贯华林健周利群 于鹏丽
- 医用插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插管,其包括:插管本体;用于套装在插管本体外的防污组件;其中,所述防污组件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一端的用于与患者相应部位对接的对接罩;设置于套管另一端的用于将其固定在医用插管尾部的连接件。本实用新...
- 张萌刘越冯佳韩文科谌诚虞巍孟一森王刚林健张中元
- 文献传递
- 人同种异体真皮脱细胞基质在尿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0
- 2005年
- 目的观察人同种异体真皮脱细胞基质(AMG)在尿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寻求理想的尿道修复材料。方法将组织工程学材料人同种异体真皮AMG作为尿道重建的替代材料,治疗男性尿道患者16例,年龄18~46岁,平均26.5岁,其中13例因骨盆骨折尿道断裂致后尿道狭窄,2例前尿道狭窄,1例尿道下裂。术时将AMG缝合成管状,替代缺损尿道,术中置F18~22尿管作支架,4~6周后拔除尿管。结果16位患者拔除尿管后均恢复排尿,尿道造影显示尿道连续性好,膀胱尿道镜示AMG腔表面已被尿路上皮细胞覆盖,与自体尿道几乎不可分辨。3例随后出现尿道再狭窄,其中2例行尿道扩张术,1例行尿道内切开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随访12~72个月,平均45.6个月,患者可通过尿道正常排尿,4例患者定期行尿道扩张。结论人同种异体真皮AMG作为尿道修复材料,无排斥等不良反应,适合于长段的尿道狭窄或缺损,是较理想的尿道替代材料。
- 林健郝金瑞金杰邓庶民胡杰那彦群
- 关键词:异体真皮尿道重建尿道内切开术膀胱尿道镜尿道扩张术生排斥反应
- 睾丸支持细胞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本文纳入的2例患者均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支持细胞瘤。第1例患者因术后10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辅助放疗,并于睾丸切除术后22个月死于肺转移。第2例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87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建议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出现转移可诊断为恶性,预后较差,术后应定期随访。
- 周亮亮韩文科林健虞巍张萌毕金文佟琦弘
- 关键词:睾丸肿瘤预后
- 异种真皮去细胞基质在尿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异种真皮来源的去细胞基质移植物(acellular matrix graft,ACMG)作为尿道狭窄重建手术替代材料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ACMG作为尿道重建的替代材料,观察尿路上皮细胞能否长入并形成通畅的新尿道以及有无排斥反应。采用ACMG治疗尿道狭窄病例10例,年龄20~62,平均36岁。狭窄长度3.0~15.0cm,平均6.9cm。术时采用狭窄段切除后ACMG尿道套入术或狭窄段切开后ACMG补片尿道修补术,术后6个月拔除尿管,观察该ACMG在人体中有无排斥反应及ACMG辅助尿道重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拔除尿管后均恢复排尿,尿道造影及尿道镜检查可见术后尿道连续性好,腔内黏膜连续。随访至术后18个月,出现尿道狭窄2例,经尿道内切开扩张后恢复正常排尿,其余患者均可通过尿道正常排尿。结论异种真皮ACMG应用于尿道成形术中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能从解剖上和功能上修复尿道的优点,适用于复杂、长段尿道狭窄病例的成形手术。
- 林健张明华谌诚金杰周利群王宇
- 关键词:异种去细胞基质尿道狭窄尿道成形术
- 尿道狭窄的修复和重建
- 泌尿生殖道的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等疾病所导致尿道缺损及狭窄的治疗泌尿外科领域的难题之一。虽然多种治疗手段被应用于尿道修复中,但方法的多样性恰恰说明了尿道重建的复杂性,且缺乏一种理想的尿道重建方法。尿道扩张及尿道内切...
- 林健
- 体质指数对于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对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采集427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全切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治疗过程和随访结局,根据BMI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是正常组(BMI<23kg/m^2)、超重组(BMI 23kg/m^2~24.9kg/m^2)和肥胖组(BMI≥25kg/m^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比较患者特征,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差异。[结果]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48例、122例及157例。在基础临床特征方面,BMI高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P=0.002);治疗过程方面,BMI高者手术时间长(P=0.001)、术中出血多(P=0.007);各组病理结局(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状态)无明显差异。Kaplan-Meier分析显示3组的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MI高的膀胱全切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BMI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 洪鹏李一帆方冬郭润碛钟文龙郝瀚郑卫葛鹏巩艳青张争李学松林健周利群
- 关键词:膀胱癌体质指数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预后
- 尿路上皮癌变异型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变异型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1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尿路上皮癌262例,B组为尿路上皮癌伴鳞样和/或腺样分化103例,C组为尿路上皮癌伴非鳞样和/或腺样变异型53例.运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3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418例中,156例病理诊断有组织学变异型,其中108例伴1种变异型,48例伴多种变异型.单一变异型包括:鳞状分化48例(11.5%),腺样分化40例(9.6%),肉瘤样分化13例(3.1%),微囊变异型3例(0.7%),淋巴上皮样瘤样癌2例(0.5%)和透明细胞变异型2例(0.5%).B组和C组较A组更易具有高分期肿瘤[T4期肿瘤分别为29例(28.2%)、14例(26.4%)、24例(9.2%)]、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5例(34.0%)、13例(24.5%)、31例(11.8%)]和脉管浸润[分别为45例(43.7%)、22例(41.5%)、49例(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和C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低于A组(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组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风险比2.49,95% CI:1.32 ~4.67,P<0.01)和总生存率(风险比2.21,95% CI:1.31 ~3.73,P<0.01)相关.结论 尿路上皮癌伴变异型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伴尿路上皮癌变异型患者预后较差.
- 葛鹏王子成李森喻希何群刘漓波苏晋伟林健
-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病理预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变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