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胜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福建紫金山铜矿补充储量计算微机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介绍紫金山铜矿补充储量计算微机应用过程。简述应用 PKPM软件进行储量计算所作的一系列改进 ,并为 PKPM系列软件的进一步升级提出建设性意见。
- 张运香林全胜
- 关键词:储量计算紫金山铜矿床计算机PKPM软件
- 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
- 推覆构造研究对于加深武夷山东麓基础地质研究、指导东部地区“三下”找矿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全过程与地质找矿实践相结合,主要认识有: 1.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是岩石圈圈层性的表现,其形成与中地壳低速层有关。该...
- 林全胜
- 关键词:推覆构造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成矿预测
- 文献传递
- 闽西南铁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东南大陆自古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多个具不同特色的构造成矿单元,其中闽西南地区位于永安—梅州晚古生代坳陷盆地的主体部位,盆地中充填的厚度不等的晚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及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为同生或后期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来源,形成一批以紫金山铜金矿床、马坑铁矿等为代表的大(中小)型矿床或矿化点。闽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对地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林全胜吴淦国张达狄永军吕良冀来守华袁远闫鹏程王森张旭
- 关键词:成矿规律闽西南矿床成矿系列滑脱构造拆离构造构造成矿
- 闽西南大田元沙铅锌矿床推覆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
- 2013年
- 中侏罗世以来由于东亚岩石圈大规模的板块运动造成了中国大陆及周缘地带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不同时代的地层发生易位、层序倒置以及重复或缺失。闽西南大田广平推覆构造的形成与中国东南部中侏罗世以来的岩石圈挤压密切相关,并使元古代变质岩。
- 林全胜张达吕良冀王森袁远冯海滨张旭
- 关键词:推覆构造铅锌矿床控矿闽西南下石炭统印支期花岗岩
- 浅析福建寒武系林田组地质特征及其经济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福建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以西部发育良好,东部零星出露。按岩性组合及层位关系,划分为早-晚寒武世林田组,末寒武世东坑口组。其中林田组为福建境内的重晶石及铅锌银多金属矿的重要含矿层位。通过对林田组特征研究,并对其含矿性分析,为今后在该地层中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 林全胜
- 关键词:地质特征寒武系
- 福建武平悦洋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8
- 2006年
- 武平悦洋银多金属矿床受基底与火山岩系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的一组铲式断裂裂隙带控制,以独特的石英+冰长石+银(金)和绢云母+银铜蚀变矿化组合区别于紫金山矿区石英+明矾石+铜(金)组合,与紫金山地区五子骑龙铜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矿床共同构成与中酸性次火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矿成矿(亚)系列。
- 林全胜
-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云南西畴红石岩喷流沉积型铅锌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为滇东南锡锌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探明的大型矿床。矿体产于中寒武世田蓬组上段浅变质岩中,受地层层位控制,延展范围大。矿石条纹状构造发育,具有较明显的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特征。根据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分析矿床的成因,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林全胜
- 关键词:喷流沉积找矿意义
- 福建建瓯—尤溪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块状硫化物矿床是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在工业意义上仅次于斑岩型矿床。
福建建瓯—尤溪地区是福建省重要的金银铜铅锌成矿带,已探明的建阳水...
- 林全胜
- 关键词:找矿方向矿床特征块状硫化物
- 文献传递
- 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变形样式与年代学约束及动力学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为探求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对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原地及外来岩系进行构造解析,对卷入推覆构造带的花岗斑岩脉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广平推覆体中外来岩系和原地岩系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褶皱及断裂等构造变形特征,其中外来岩系总体上为叠瓦式、背形堆垛式等双重逆冲推覆构造样式,而原地岩系则主要为大型倒转向斜,表现为闽西南推覆构造前锋带强烈构造变形特征;卷入推覆构造带的花岗斑岩年龄为(142+1)Ma。结合区域资料得出结论:广平推覆构造主构造开始于早侏罗世末期(183~190.4Ma),结束于(142±1)Ma。广平推覆构造强烈构造变形样式及年代学特征表明: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可能和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伊佐奈崎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作用密切相关。
- 吕良冀张达林全胜王森张旭狄永军袁远
- 关键词:闽西南花岗斑岩
- 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平衡剖面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采用共轭剪节理应力反演方法及平衡剖面复原原理分析了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及变形缩短程度。通过对分布于广平推覆体林地组石英砂砾岩中9个测点的共轭剪节理测量结果分析,得出形成推覆构造的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为NW-SE向;通过对煤田勘探剖面开展平衡剖面研究,估算出由于推覆构造导致的地层缩短率为38.4%;结合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区域构造综合分析,推断广平推覆构造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由NW向SE运动,并造成地层大幅缩短。以上结果表明闽西南及其所在的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挤压变形,形成了自NW至SE向运移且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
- 王森吕良冀张达林全胜张垚垚张旭袁远狄永军张林阔
- 关键词:闽西南构造应力场平衡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