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开阳

作品数:2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脏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脏性
  • 3篇心脏性猝死
  • 3篇性猝死
  • 3篇脏性
  • 3篇造影
  • 3篇肾病
  • 3篇肾损

机构

  • 15篇福建省立医院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23篇林开阳
  • 8篇郑炜平
  • 7篇郭延松
  • 5篇朱鹏立
  • 3篇李峰
  • 3篇江芸
  • 3篇陈海峰
  • 3篇陈锋
  • 2篇肖建敏
  • 2篇林春锦
  • 1篇李永坤
  • 1篇余惠珍
  • 1篇李峰
  • 1篇林棱
  • 1篇林虹
  • 1篇杨文韬
  • 1篇姜锋
  • 1篇魏世超
  • 1篇陈慧
  • 1篇林帆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联合培朵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培朵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初诊的H型高血压伴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8例。单纯治疗组给予培朵普利(4mg/d)降压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0.4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单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Hcy、尿微量清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均明显下降。结论叶酸联合培朵普利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降Hcy效果显著,且对改善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好处。
姜锋林开阳郑炜平
关键词: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培朵普利肾损害
某省属医院与基层医院高血压病用药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省属医院(三甲)与基层医院(二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分析比较各自用药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某省属医院与基层医院2007年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例各300例,统计分析其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均以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为主。省属医院组利尿剂使用率低于基层医院组(10.3%vs 25.7%,P<0.0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30.0%vs 1.3%,P<0.05)、新型复方制剂使用率(4%vs 0,P<0.05)则高于基层医院组。联合用药是主要的降压手段;省属医院联合用药比例高于基层医院(57.3%vs 46.7%,P<0.05),血压控制率亦高于基层医院组(68.7%vs 54.7%,P<0.05)。结论 ACEI、CCB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省属医院抗高血压治疗更多地选用新型药物(ARB、新型复方制剂),而利尿剂使用相对不足;基层医院仍较习惯选用传统的降压药。省属医院联合用药比例较高,血压控制更为理想。
林开阳朱鹏立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治疗联合用药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伴肺动脉高压一例
病史:患者,女性,15岁。以'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剧2周'为主诉入院。3天前在院外查cI nI 0.23 ng/ml,CKMB 28U/L,LDH 377U/L。1天前我院急诊查血常规、cT nI正常。2D-UCG...
俞玲陈慧林开阳李雯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门静脉血先天性
心力衰竭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关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最后战场,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力衰竭的关系非常密切。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睡眠时反复缺氧致交感神经兴奋,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导致或加剧心力衰竭。因此,对于心衰患者,及早发现并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可能有益。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生理、诊疗等方面对心衰患者伴睡眠呼吸暂停作一综述。
林开阳魏世超
关键词: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诊断及预警心电图再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SCD相关疾病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抢救中的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和防治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措施。心电图检查问世一百多年以来,经过不断改进与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时至今日心电图学仍随着医学的进步不断地更新发展、推陈出新。心电图在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预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心电图在该类疾病中的诊断及预警指标的发展和变化做一简要概述。
郑炜平陈锋李峰王五一林开阳林春锦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是SCD的两大主要病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在SCD相关疾病急性期的抢救还是在后续的治疗和预防上,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是基础的治疗措施。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应用指征、使用方法上都有所改变,同时新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方向与热点,现对SCD相关疾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与进展做简要阐述。
林春锦郑炜平李峰江芸肖建敏林开阳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基因检测与心电学
2015年
基因检测是继细胞学检测、酶学检测、免疫学检测之后第四代实验室生物学检测技术。与前三代实验室检测技术不同,基因检测可以在疾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之前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疾病尤其是致死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是未来基因治疗的前提。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和遗传性心肌病是青少年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病因,基因检测对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但在临床中也需要注意基因检测的前提和条件。现对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基因检测的应用及其与心电学的联系做简要阐述。
郑炜平陈海峰陈锋李峰肖建敏林开阳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基因检测
β受体阻滞剂与射血分数非减低型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当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β受体阻滞剂作为目前常应用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在射血分数非减低型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尚有争议.近年来研究表明,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的预后作用可能与患者心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相关.而在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中,则需要更多地考虑其病因,缺血性病因的患者可能更易获益于β受体阻滞剂.本文将针对β受体阻滞剂与射血分数非减低型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林开阳陈汉川何晨陈希男王孙蓥严晗何浩铭徐家豪郭延松
关键词: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造影剂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造影剂肾病是指由造影剂应用后,引起肾功能的急骤下降。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造影剂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功制备动物模型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就目前造影剂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一简要综述。
张志明林开阳林茂强徐家豪严晗陈汉川王孙蓥陈希男刘东辉郭延松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动物模型病因
呋塞米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影像学及介入诊疗的快速发展,对比剂的使用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作为对比剂使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血液透析、死亡风险,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使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目前CIN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水化作为CIN预防策略中目前循证最多、最为有效方式,一直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慢性肾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CIN高危患者中,水化不当反而容易加重心肾功能损害,因此如何达到“充分”而又避免“过度”至关重要。呋塞米作为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药物,对CIN的作用报道不一。本文将对CIN进行简单概述并对呋塞米与CIN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林开阳陈汉川王孙蓥郭延松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利尿剂呋塞米冠状动脉介入水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