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逊汀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镜
  • 4篇粘膜
  • 4篇三叶因子
  • 4篇三叶因子1
  • 4篇胃粘膜
  • 4篇消化道
  • 4篇消化道出血
  • 4篇小肠
  • 4篇化道
  • 3篇食管
  • 3篇双气囊
  • 3篇基因
  • 3篇胶囊内镜
  • 3篇癌前
  • 3篇病变
  • 3篇不明原因消化...
  • 3篇出血
  • 2篇炎症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机构

  • 20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厦门市海沧医...

作者

  • 20篇林逊汀
  • 13篇任建林
  • 13篇施华秀
  • 12篇陈建民
  • 8篇叶震世
  • 8篇王琳
  • 7篇林辉
  • 7篇卢雅丕
  • 6篇潘金水
  • 4篇许鸿志
  • 3篇王琳
  • 3篇董菁
  • 3篇刘明
  • 2篇林振和
  • 2篇谢晨曦
  • 2篇陈立刚
  • 1篇廉亚美
  • 1篇陈美娅
  • 1篇司丽娟
  • 1篇黄庆文

传媒

  • 4篇福建省第十七...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3
  • 3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FF1在正常及损伤胃黏膜中的表达改变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通过观察 TFF1在人消化性溃疡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探讨 TFF1在胃黏膜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正常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模型中胃黏膜 TFF1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 TFF1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其中,多发/复合性溃疡表达高于单发消化性溃疡(P<0.05).(2)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周围黏膜TFF1表达高于正常兔胃黏膜(P<0.05).结论:TFF1于在人消化性溃疡及药物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较正常升高,提示其在胃黏膜保护及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建林卢雅丕王琳陈建民施华秀叶震世吴艳环钟燕林逊汀林辉潘金水罗金燕
关键词:胃黏膜胃溃疡免疫组织化学阿司匹林三叶肽
厦门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51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自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51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应用此法检测了154例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血清中的HBV基因型,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60例(39.0%)、C型53例(34.4%),B/C混合型41例(26.6%)。HBeAg阳性者中以B基因型占63.3%,B/C型混合感染22.0%(P〈0.005);HBeAb阳性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3.4%,B型25.0%(P〈0.005)。各基因型在疾病谱分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型B、C型者的患病率大致相同;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周飞卢雅丕任建林陈美娅王琳林逊汀林振和陈建民董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巢式PCR
弱酸环境下食管内皮细胞活力与分泌因子的变化
2023年
目的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研究弱酸性培养对人正常食管内皮细胞(HEEC)活力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培养液的pH值分别设为(6.0~6.5)和(7.0~7.4)。以中性培养组为对照。利用CCK8实验,检测弱酸培养条件下,不同时间点食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38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IL-1β和IL-8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加入p38激酶活性抑制剂SBS 203580后两者浓度的变化。结果弱酸环境下,细胞活力下降。培养1 h时,弱酸组细胞活力为(96.4±8.0)%,培养3 h和6 h时分别为(88.7±6.2)%和(87.7±7.4)%。细胞中p38的水平与培养基的pH值无关。弱酸培养可以促使细胞内p-p38的含量增加。基线时,弱酸组p-p38的灰度值比值为(0.37±0.02),在培养2 h和6 h时分别为(0.64±0.09)、(0.84±0.11),差异显著(P<0.01)。弱酸刺激诱导食管内皮细胞表达更多的IL-8和IL-1β。基线时弱酸组上清液中IL-8和IL-1β的浓度分别为(8.64±1.31)pg/mL,(3.35±0.49)pg/mL。培养6 h后,二者的浓度分别上升至(36.85±2.02)pg/mL和(19.19±1.60)pg/mL,差异显著(P<0.01)。加入SBS 203580后,IL-8和IL-1β的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弱酸刺激可以降低食管内皮细胞的活力。p38 MAPK可能通过调控IL-8和IL-1β的表达参与该调节过程。
林逊汀欧阳慧黄明城林玉妹谢晨曦
关键词:弱酸细胞活力P38炎症因子
三叶因子1在胃粘膜中的表达及存在的分子形式
任建林卢雅丕王琳陈建民施华秀叶震世钟燕林逊汀林辉潘金水
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引起重症哮喘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江兴堂林逊汀杜艳萍曾惠清
关键词: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哮喘胸闷喘息
内镜下切开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治疗复发性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评估
2023年
目的评估内镜下切开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治疗复发性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切开联合或不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的43例复发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切开组与切开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组,对比2组间狭窄缓解率、并发症及预防狭窄复发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治疗后狭窄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2个月,切开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组在狭窄缓解时长、狭窄复发再次扩张次数及扩张间隔均优于切开组(P<0.05)。结论内镜下切开联合丝裂霉素C注射治疗安全、有效,虽然治疗后狭窄缓解率与单纯切开无显著差异,但可延长狭窄缓解期,改善狭窄复发后重复扩张的频率及间隔时间。
林逊汀王康杨晓宁
关键词:丝裂霉素C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安全性和最佳检查时机.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怀疑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46例患者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根据检查时机不同,活动性出血27例,出血停止1...
许鸿志施华秀王琳林逊汀陈建民任建林
关键词: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与病情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8例2000~2004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肾功能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与 Child ...
陈立刚陈建民施华秀林逊汀
文献传递
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的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0例HBV感染患者血清,提取血清中HBV DNA作为模板,设计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0g/L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电泳显示的产物长度判定HBV基因型,以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共120例确定了HBV基因型.患者群中慢性乙型肝炎90例,占75.0%,急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分别占5.8%(7/120)、6.7%(8/120)和12.5%(15/120).分型结果:B型58例(48.3%)、C型30例(25.0%),B/C混合型32例(26.7%).HBeAg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63.8%,B/C型混合感染21.9%;抗-HBe阳性患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8.8%,B型25.9%,HBeAg阳性组与抗-HBe组之间比较发现B型和B/C混合型之间(P<0.05).结论:厦门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董菁任建林王琳卢雅丕林逊汀林振和林辉廉亚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巢式PCR法特异性引物
闽西南地区炎症性肠病诊治特征的研究
2022年
目的 分析闽西南地区在院炎症性肠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从而加强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结果 纳入317例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占212例,男女之比2.07:1,溃疡性结肠炎占105例,男女比例1.84:1。克罗恩病患者确诊平均年龄29岁,以患A2型为主,溃疡性结肠炎者确诊平均年龄44岁。女性B2型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为E3型(44.8%)。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克罗恩病确诊年龄主要是A2型,L3型是主要病变部位分型,B2型是疾病行为主要分型。E3型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克罗恩病多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和5-ASA类制剂是轻中度的UC患者主要治疗措施。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多用于重度UC患者。
林逊汀赖小鑫林媛施华秀
关键词: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