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钐
-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脉管复康片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最终的疾病后果是终末期肾病(ESRD).不同的肾脏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且发展ESRD的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临床所见几乎所有类型肾脏病均见有高凝状态及血液脂质代谢紊乱[1],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凝血、纤溶机制的紊乱,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影响.脉管复康片内含丹参、鸡血藤、郁金、乳香、没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我们观察脉管复康片对3、4期慢性肾脏病凝血纤溶机制的改变,以了解其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
- 林钐邓跃毅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脉管复康片脂质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终末期肾病
- 邓跃毅教授应用升麻治疗肾脏病经验拾萃被引量:5
- 2015年
- 邓跃毅教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徐嵩年、陈以平、张琪等肾病名家,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见长,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笔者跟随邓教授门诊及查房,发现老师对升麻在肾脏病的应用独具匠心,现将老师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林钐
- 关键词:药历医术精湛升阳举陷博士研究生导师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在IMN患者中LP(a)的水平及其与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83例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内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IMN肾病组46例和IMN非肾病组37例,并与56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测定各组的LP(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hUPro。结果:IMN肾病组和IMN非肾病组的血清LP(a)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肾病组LP(a)较IMN非肾病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LP(a)为因变量,以Alb、24hUpro、Scr、BUN、TG、TC、HDL、LDL、ApoA1、ApoB为自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P(a)与TC(r=0.530,P<0.01)、LDL(r=0.571,P<0.01)、ApoB(r=0.472,P<0.01)及24hUpro(r=0.256,P<0.05)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r=-0.472,P<0.01),与其他血脂变化以及Scr、BU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血清LP(a)的代谢紊乱,在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中LP(a)具有更高的水平,而LP(a)的增高会加速肾病的进展,促进肾小球硬化,并易于合并心血管事件。LP(a)与TC、LDL、ApoB以及24hUPro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提示LP(a)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尿蛋白丢失,低Alb刺激肝脏合成脂蛋白速度增加。
- 林钐邓跃毅陈以平蔡如慧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血脂肾病综合征
- 慢性肾脏病各期ET、TXA_2、PGI_2的临床观察及与血瘀证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测定135例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4期慢性肾脏病(MDRD公式计算GFR以确定分期)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患者ET、TXB2、6-Keto-PGF1α的变化;并将这些患者分为血瘀证和非血瘀证,观察各期患者血瘀证的检出率,各期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ET、TXB2、6-Keto-PGF1α的差异。结果:从CKD2期到4期,ET逐渐增高,2期、3期、4期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期和3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2期、3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CKD2期到4期,TXB2逐渐增高,6-Keto-PGF1α逐渐降低,2期、3期、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2期、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期到4期,血瘀证检出率逐步增加(2期21.4%,3期49.0%,4期68.2%),CKD2期和3期的血瘀证均较非血瘀证ET、TXB2为高,6-Keto-PGF1α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D4期的血瘀证较非血瘀证ET、TXB2为高,6-Keto-PGF1α为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机制的紊乱随着CKD的进展逐步增加,在进入CKD4期后尤为明显,TXA2/PGI2的代谢异常,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凝血机制紊乱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血瘀证,随着CKD进展,血瘀证患者逐步增多,在CKD4期血瘀证虽然较非血瘀证患者的凝血机制有异常,但无明显差异,提示CKD4期非血瘀证患者虽然没有宏观的血瘀表现,仍可能存在肾脏的微型癥积,即肾脏局部的瘀血阻络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林钐邓跃毅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瘀证凝血
- 不同方式中药结肠透析在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9年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国际肾脏病学会预测全球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CKD,在发达国家,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6. 5%~16%;在我国,其患病率也接近10. 8%,推测中国CKD人数有可能超过1. 2亿[1]。
- 林钐
- 关键词:中药结肠透析RCTCKD中药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慢性肾脏病
- 轻度蛋白尿或单纯血尿IgA肾病中医辨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 林钐邓跃毅
- 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湿浊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湿浊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龙华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CKD3~4期湿浊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肠组、结透组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慢性肾衰一体化)联合中医辨证本虚证治疗(不含祛湿泄浊中药),灌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灌肠治疗,结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灌肠和结肠透析每周3次(隔1~2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5个疗程25次(共约8周)。观察治疗前后及各组间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肾功能(肌酐、尿素、尿酸、eGFR)等指标,判定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有效率为30%,灌肠组53.33%,结透组60%,三组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灌肠组及结透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功能情况:灌肠组及结透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治疗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情况: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大便隐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高位结肠透析可以改善CKD3~4期湿浊证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延缓肾脏病进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严梦婷林钐林钐邓跃毅邓跃毅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结肠透析
- 脉管复康片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对3、4期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以及对凝血纤溶机制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入选60例来我就诊的3-4期慢性肾脏病(MDRD公式计算GFR以确定分期)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3.1...
- 林钐邓跃毅刘睿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脉管复康片血瘀证
- 斡旋三焦法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
- 陈以平邓跃毅王琳钟逸斐朱戎张先闻陈万佳郑蓉张春崧罗健华沈莲莉蔡小凡林钐葛文姝
- 该项目属中医内科肾病专业。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1.2亿,成为公共健康资源的沉重负担。该团队长期坚持中医药防治膜性肾病(MN)、IgA肾病(IgAN)和糖尿病肾病(DN)等难治性CKD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将三焦...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肾病中医药防治
-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 很多泌尿系统的疾病能在尿液中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尿液的分析能对其进行评估。在疾病早期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及体征前帮助发现疾病。尿检包括蛋白、比重、颜色、PH值、葡萄糖、酮体、胆红素、血细胞、上皮细胞等,但尿蛋白的数量与组成反...
- 邓跃毅林钐
- 关键词:肾脏病蛋白尿PH值病理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