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丽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综合征
  • 3篇文献复习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复习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风湿关节炎
  • 2篇干燥综合征
  • 1篇多关节
  • 1篇多关节肿痛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压片
  • 1篇医经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关节炎
  • 1篇隐源性

机构

  • 6篇安徽省马鞍山...
  • 4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鞍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0篇谢向良
  • 10篇柯丽萍
  • 8篇余敏
  • 7篇王进
  • 7篇史恒星
  • 6篇黄磊
  • 4篇裴必伟
  • 4篇滕岩
  • 3篇董丹丹
  • 2篇路颖
  • 1篇徐健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量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6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例非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将96例痛风患者根据有无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16例)和无痛风石组(80例);根据病程将痛风患者分为早期(病程≤12个月, 17例)、中期(13~36个月, 12例)及晚期(病程>36个月, 6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高低将痛风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尿酸≤420μmol/L, 29例)和高尿酸组(尿酸>420μmol/L, 6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ECT检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病程痛风患者、不同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有无痛风石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及晚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分别为52.94%(9/17)、58.33%(7/12)、83.58%(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中期>早期。高尿酸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76.12%高于正常尿酸组的72.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石组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100.00%高于无痛风石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显著,其可作为痛风早期及合并痛风石患者的诊断及评估病情的方法之一,对指导痛风治疗及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史恒星谢向良柯丽萍余敏滕岩董丹丹姜鸿
关键词:痛风双能量CT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尿酸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初步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资料及后期转归。方法 9例血管炎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确诊。9例患者均使用激素治疗,加用环磷酰胺7例,加用羟氯喹4例,加用吗替麦考酚酯2例,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1例。结果 9例患者均随访1年,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余8例患者激素、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逐渐减量,病情平稳。结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消瘦患者,需检测ANCA免疫学指标,相关影像学指标有助于病因诊断,明确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累及肺脏、肾脏的患者,需积极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
关键词:血管炎抗体抗核文献复习
鼻息肉首发Churg-Strauss综合征1例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发现头部包块3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发现右侧头颅颞部包块,约2cm×1cm×1cm,活动度差,轻压痛,未特殊处理。后患者头部包块逐渐增多、增大,累及双侧额部、颞部以及左颈后部,未正规诊治。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裴必伟滕岩
关键词:鼻息肉CHURG-STRAUSS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51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7例轻、中度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羟氯喹+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组(硫酸羟氯喹+白芍总苷胶囊+解毒化瘀中药),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s 74.24%)。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仅IgA、CRP、ES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法可提高西药治疗SS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谢向良史恒星柯丽萍王进余敏裴必伟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解毒化瘀法白芍总苷硫酸羟氯喹
钱先应用药对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2016年
钱先认为,干燥综合征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虚当责之为气血阴阳亏虚,尤以阴虚为本,实当责之燥毒、瘀血、络痹。病位多在肺、脾胃、肝、肾。治疗总以养阴生津为先,配以解毒、化瘀、通络等法。药对组合灵活精妙,临证运用获效颇佳,更能适应本病错综复杂的病情需要。
董丹丹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黄磊裴必伟滕岩徐健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名医经验
阿达木单抗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1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饭后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40 mg/次,1次/2周。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和VA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脂联素(ADP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而WHOQOL-BREF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WHOQOL-BREF和VA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关节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IFN-γ和CTX-Ⅱ水平显著降低,而ADPN和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滕岩谢向良柯丽萍董丹丹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银屑病关节炎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6年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并导致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关节强直导致残疾。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无性别差异,但脊柱受累以男性多见。美国的PsA患病率为0.1%,5%~9%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我国PsA患病率约为1.23%。
黄磊路颖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
类风湿关节炎初发合并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
2012年
患者男.73岁.系“四肢多关节肿痛4月余,加重1周”于2011年2月9日入院。患者4月前出现左手第一至第五掌指关节,腕关节肿痛,渐延及双膝、双肩、右手腕关节,伴晨僵(〉1h)。1周前受凉后关节疼痛加重,伴活动后胸闷,气短。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既往史:20岁时曾患肺结核。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服复方降压片血压控制可。查体:BP:120/75mmHg,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捻发音.以右肺为甚。
柯丽萍谢向良
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肿痛初发手腕关节复方降压片
7例副肿瘤风湿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初步分析和探讨风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减少临床以风湿症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漏诊。方法:将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7例副肿瘤风湿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初诊风湿性疾病类型和最终原发肿瘤类型。结果:风湿症状多以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肤改变等为主要表现,初次诊断的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结缔组织病1例。而在最终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肺部肿瘤最多,其次为胃癌、肾癌及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风湿病表现,对于临床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差,即使相关抗体阳性,也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增强对副肿瘤风湿综合征的认识,为隐形肿瘤提供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
黄磊谢向良柯丽萍余敏王进史恒星
关键词:风湿病肿瘤文献复习
蒿芩清胆汤应用举隅
2014年
宋康,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载,治学严谨、博采精思,继承先贤又不断创新,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临诊,感受颇多。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清代著名医家俞根初创制,由青蒿、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黄芩、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组成,属于和解少阳剂,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多用于少阳湿热证。宋老临床活用此方,先将经验与同道分享。
黄磊路颖谢向良柯丽萍王进余敏史恒星裴必伟
关键词:蒿芩清胆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