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猛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4篇颈动脉
  • 3篇弹簧圈
  • 3篇血管
  • 3篇人脑
  • 3篇栓塞
  • 3篇细胞
  • 3篇颅内宽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瘤
  • 3篇宽颈动脉瘤
  • 2篇蛋白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畸形
  • 2篇动脉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人脑星形细胞...

机构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血栓病...
  • 1篇沈阳市红十字...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作者

  • 12篇桑猛
  • 8篇王成林
  • 7篇喻博
  • 6篇刁宏宇
  • 6篇刘云会
  • 2篇尚超
  • 2篇李少一
  • 2篇吴永刚
  • 2篇洪杨
  • 1篇王喆
  • 1篇薛一雪
  • 1篇于晓波
  • 1篇高连波
  • 1篇于宏伟
  • 1篇吴中学
  • 1篇潘蔚然
  • 1篇刘丽
  • 1篇陈红侠
  • 1篇张琼
  • 1篇张静波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和单纯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10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结果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10例,8例完全栓塞,2例大部分(>95%)栓塞。应用覆膜支架治疗2例动脉瘤完全闭塞。影像随访10例3~12月,动脉瘤完全消失。临床随访12例,死亡1例。结论在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选择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或单纯应用覆膜支架可取得满意疗效。
喻博刘云会王成林刁宏宇李少一于宏伟桑猛陈红侠刘丽
关键词:弹簧圈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探讨
本文初步探讨了血管内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该过程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8例;5例宽颈动...
桑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微导管
文献传递
应用高顺应性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被引量:5
2007年
目地探讨应用高顺应性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方法回顾分析33例颅内宽颈动脉瘤,颈/体≥0.7或瘤颈宽≥4mm,6例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应用高顺应性HyperForm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其他27例宽颈动脉瘤应用HyperGlide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33例应用高顺应性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病例,25例完全填塞,5例次全填塞(≥90%),3例不全填塞(<90%);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术中血管痉挛,23例影像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保持通畅其他10例临床随访,9例症状好转,1例死亡。结论在填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时选择合适的高顺应性球囊,可使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得到致密稳定的填塞。
喻博张静波王喆桑猛于晓波刘云会
关键词:动脉瘤球囊弹簧圈
P27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星形细胞瘤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7%(26/46),低分化(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1);P27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452,P<0.01);P27蛋白表达降低,患者预后较差。结论:P27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与演进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生存期及其相关预后的参考指标。
吴永刚张琼刁宏宇王成林桑猛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应用Leo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以评价该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41例患者45个复杂动脉瘤应用了44个Leo支架进行治疗,其中宽颈动脉瘤39个,梭形动脉瘤4个,夹层动脉瘤2个。结果45个动脉瘤完全栓塞31例(69%),瘤体残留8例(18%),瘤颈残留6例(13%)。44个支架全部(100%)放置满意。全部41例患者均经临床随访,29例患者31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相邻部位脑内帆肿。结论Leo支架辅助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是可行的,短期随访结果较佳,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动脉瘤栓塞后弹簧圈的长期稳定性和支架的耐受性。
桑猛喻博王成林刘云会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
SH3GL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SH3GL2基因的表达改变与人脑胶质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人脑胶质瘤和26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标本中SH3GL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脑组织标本相比,SH3GL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下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SH3GL2基因的表达改变与人脑胶质瘤相关,是一个新的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尚超洪杨桑猛薛一雪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肿瘤抑制基因
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探讨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其综合治疗。方法采用Onyx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寒治疗,1例因有高流量的脑动静脉畸形而先应用可脱性弹簧圈将血流减速再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平均注胶时间30min。结果95%栓塞2例;70%以上8例;30%~70%9例。并发症术后出血2例,微导管留置体内1例。结论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好的弥散性和注胶可控性强,结合放疗有助于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喻博高连波刘云会刁宏宇潘蔚然桑猛王成林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ONYX
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eal-time PCR检测35例脑胶质瘤及相应癌旁组织中FUBP1 mRNA的表达。设计并合成FUBP1基因特异性的siRNA,转染U251细胞。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FUBP1蛋白的表达,双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FUBP1 mRNA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转染后,U251细胞中的FUB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异常,其表达降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
洪杨尚超桑猛刘云会
关键词: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
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中的5例,3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和2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结果 2例球囊栓塞后复发再次调整球囊型号或增加球囊而完全闭塞瘘口,1例球囊栓塞后复发以微弹簧圈填塞小瘘口,1例经动脉途径失败而经静脉途径填塞弹簧圈使瘘口闭塞,1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因瘘口巨大应用4枚球囊仍有较大瘘口残余而经BOT实验后将同侧颈内动脉及瘘口闭合而使之临床治愈。结论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后复发,瘘口过大、过小、动脉途径治疗困难等情况应用不同材料及治疗途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喻博刁宏宇王成林桑猛吴中学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复发
液体栓塞剂Onyx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探索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技术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在全麻下采用Onyx对8例脑AVM进行血管内栓塞,反复使用路图观察Onyx流动方向,用DSA方法评估栓塞效果。结果:一次性栓塞畸形血管面积达95%1例,70%以上3例,30-70%4例。术后并发出血l例,微导管留置1例。结论:Onyx有可控性好、一次栓塞的畸形团多等优点,有助于脑AVM的治疗。
喻博李少一桑猛刁宏宇王成林
关键词:液态栓塞剂ONYX脑动静脉畸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