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冲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预后
  • 1篇远处转移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疗效
  • 1篇尿嘧啶
  • 1篇黏附分子
  • 1篇细胞瘤
  • 1篇细胞黏附
  • 1篇细胞黏附分子
  • 1篇疗效
  • 1篇颅窝
  • 1篇母细胞
  • 1篇母细胞瘤
  • 1篇脑胶质瘤
  • 1篇结肠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3篇梁冲
  • 2篇李鸣
  • 2篇丁一
  • 2篇张洁
  • 1篇李增才
  • 1篇贾绍昌
  • 1篇王跃华
  • 1篇王轩
  • 1篇张斌
  • 1篇吴鹤鸣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2例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HB)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后颅窝 HB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M RI检查,实质性肿瘤4例,囊性肿瘤28例,其中包括3例VHL病( von Hippel‐Lindau's disease)。28例囊性肿瘤行囊结节切除术;4例实质性肿瘤,3例行肿瘤全切除术,1例行次全切除术,残留肿瘤行伽玛刀治疗。【结果】28例囊性肿瘤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4例实质性肿瘤中,3例全切除患者术后症状部分缓解,1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因脑积水未解除而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颅高压症状消失,但肢体麻木无力与术前基本相同。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囊性肿瘤未发现复发,未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3例V H L病术后6~15个月发现肾细胞癌、肾上腺肿瘤行相关手术治疗。3例行全切除的实质性肿瘤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但仍有轻度的躯体平衡障碍和后组颅神经症状;行伽玛刀治疗的1例实质性肿瘤,随访7个月,肿瘤无增大,但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HB诊断主要依靠M RI检查。治疗首选手术,囊性肿瘤手术效果好;实质性肿瘤特别是位于或邻近脑干时治疗仍较困难,采用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VHL病因累及脏器多,易复发,预后较差。
李鸣梁冲丁一张洁
关键词:颅窝
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素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素(VE—cadherin)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59例脑胶质瘤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VE-cadherin水平将脑胶质瘤患者分为A组(VEcadherin水平〈800ng/mL,n=23)、B组(VE-cadherin水平为800~1500ng/mL,n=25)、C组(VE-cadherin水平〉1500ng/mL,n=11),比较三组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年龄、肿瘤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术前癫痫、术前水肿、肿瘤囊变、VE—cadherin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放疗剂量、VE—cadherin是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B组、C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22/23)、80.00%(20/25)、54.55%(6/11),A组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6,P—O.015%0.05)。[结论]可溶性VE—cadherin水平是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患者术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鸣梁冲吴鹤鸣丁一张洁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神经胶质瘤预后
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老年结肠癌术后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术后,分为观察组(45例):术中植入中人氟安0.55~0.60 g;对照组(30例):仅进行根治术,未进行任何化疗药物植入;两组术后处理相同。结果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且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梁冲王跃华李增才张斌王轩贾绍昌
关键词:结肠癌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