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达荣
- 作品数:43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Y瘢痕肌腱瓣治疗瘢痕性足下垂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索烧伤或外伤后瘢痕挛缩性足下垂的修复方法,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跟腱中线为轴线,在小腿三头肌肌肉与骨腱交界处设计一倒V-Y型瘢痕肌腱瓣,V-Y型复合组织瓣向下滑动以延长跟腱。如足内翻严重者在内踝下作附加切口。如踝关节囊挛缩严重作踝关节内侧附加切口,切开内侧瘢痕及关节囊。临床应用6例,其中火焰烧伤2例,热水泥烧伤1例,化学烧伤2例,其他外伤1例。结果6例术后V-Y型瘢痕肌腱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远端坏死;8个踝关节均达到功能位复,术后行走无跛行,但踝关节跖屈及背伸仍受限。结论V-Y型瘢痕肌腱瓣技术操作简单,血供可靠、安全;小腿后侧瘢痕松解彻底,跟腱充分延长,便于足下垂畸形矫正,是瘢痕挛缩性足下垂可选择的方法。
- 童仁联李叶扬梁达荣司徒和气
- 关键词:跟腱瘢痕挛缩复合组织瓣
- 大剂量地塞米松与654-2对重度烧伤患者MODS的防治与机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与 65 4 2联合应用对重度烧伤患者MODS的防治作用及对患者血清中IL 2、SIL 2R浓度的影响。方法 3 8例早期入院重度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大剂量应用组 (地塞米松 40mg、65 4 2 40mg ,每 8小时 1次 ,3d)与生理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 ,每组各 19例。治疗中对照组已发生MODS患者 18例 ,随机分为大剂量治疗组 (地塞米松 80mg每 4小时 1次、65 4 2 60mg每 8小时 1次 ,1d)与一般剂量组 (地塞米松 40mg、65 4 2 2 0mg ,每 8小时 1次 ,3d) ,每组 9例。ELISA法动态监测血清IL 2、sIL 2R水平 ,并观察患者脏器功能的变化、病情转归及大剂量组的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一般剂量组相比 ,两大剂量组IL 2水平显著升高、sIL 2R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应用组MODS发生率、受损脏器数和重要内脏器官 (心、肺、肾、胃肠 )受损数均较对照组少 ;治疗组受损脏器恢复时间较一般剂量组短 ,MOF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一般剂量组少。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①大剂量地塞米松与 65 4 2联合应用对防、治重度烧伤后MODS均有积极作用 ,比一般剂量治疗效果明显。②防治机制可能与其影响sIL 2R及IL
- 梁志刚李江黄峻梁达荣霍丽贞刘锡麟
- 关键词:地塞米松烧伤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30例烧伤植皮区和供皮创面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张俊成谢有富梁达荣钟穗航黄粤李叶扬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区促进创面愈合烧伤外科移植皮肤
- 小剂量肝素防治严重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严重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小剂量肝素治疗18例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观察患者用药前后DIC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率72%),患者 DIC临床症状消失,出血停止,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死亡5例,(无效率28%)。结论:小剂量肝素防治严重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确切。
- 霍丽贞刘锡麟梁达荣
- 关键词:烧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小剂量肝素
- 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被引量:2
- 2004年
- 霍丽贞梁达荣李孝建邓忠远刘锡麟
- 关键词:烧伤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及供皮区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烧伤病人 49例 ,使用rhEGF进行创面治疗 ,用时选择与治疗组烧伤面积与深度相似的同体创面作对照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rhEGF的安全性检测包括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全身与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rhEGF用于浅Ⅱ度、深Ⅱ度、取皮区和晚期创面后 ,使创面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2~ 4d(P <0 .0 1) ,总有效率达 89.8%。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应用rhEGF可显著促进伤创面愈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霍丽贞刘锡麟黄峻李孝建钟穗航梁达荣
- 关键词:烧伤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愈合供皮区
- 重组Decorin固相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目的模拟体内 decorin 和 TGF-β1接触方式,研究 decorin 在固相抑制 TGF—β1 刺激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并探讨 decorin 抑制增生性瘢痕挛缩的作用。方法采用 FPCL(成纤...
- 张志李孝建梁达荣李叶扬
- 文献传递
- 力肽对严重烧伤患者肠粘膜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力肽对严重烧伤患者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1年2月-2003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6例患者,烧伤面积50~70%,III度>30%,采用随机双盲设计,分为常规TPN治疗组(A组)、力肽+TPN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均于休克期度过平稳后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治疗,A组按常规给予TPN,B组按常规给予TPN并给予力肽0.5 g/kg,共14天。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5天行创面切痂植皮术。伤后1、4、7、15天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tated)、内毒素(LPS)浓度及伤后30天创面愈合率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严重烧伤后,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tated)、内毒素(LPS)浓度显著升高;力肽+TPN治疗组(B组)患者尿L/M比值、血浆LPS、DAO、D-lactated浓度显著低于TPN治疗组(A组)(p<0.05),30天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TPN治疗组,总住院时间显著降低。结论 严重烧伤后在给予TPN治疗的同时辅以力肽,能显著改善肠粘膜障功能,减轻内毒素移位程度,促进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钟穗航李孝建梁达荣
- 关键词:力肽肠粘膜屏障严重烧伤
- 早期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 目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临床防治烧伤早期脓毒症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以1990年为界,将前后两个10年(1980—1990;1991—2000)收治的危重烧伤患者,通过不同的防治手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后10年的烧...
- 梁达荣钟棉张涛
- 文献传递
- 儿童Ⅱ度烧(烫)伤创面转变为Ⅲ度肉芽创面8例
- 2010年
- 张俊成谢有富梁达荣钟穗航
- 关键词:烧(烫)伤肉芽创面儿童创面延迟愈合中草药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