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生物利用度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水蜜丸
  • 3篇体外
  • 3篇中药
  • 3篇相对生物利用...
  • 3篇蜜丸
  • 2篇导数光谱
  • 2篇多剂量
  • 2篇多剂量口服
  • 2篇盐酸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11篇樊宏伟
  • 8篇吴琳华
  • 6篇田辉凯
  • 6篇孙考祥
  • 3篇徐凯建
  • 2篇程彦文
  • 2篇陆义诚
  • 2篇金锐
  • 1篇郭守利
  • 1篇卢继红
  • 1篇赵红光
  • 1篇徐颖
  • 1篇李英斌
  • 1篇王珍
  • 1篇刘红梅
  • 1篇张一飞
  • 1篇乔亚贤
  • 1篇付红焱
  • 1篇曲福军
  • 1篇刘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的血浆药物浓度被引量:10
1998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洛伐他汀浓度,色谱柱采用Nova-PakC18柱(4μm,39mm×150mm),柱温控制在5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铵缓冲液(005mol/mL,pH37)(48∶55,V/V),检测波长为238nm,血浆样品应用SPE固相小柱萃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0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10、100、500ng/mL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243±71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8%。
孙考祥吴琳华胡君茹黄海燕田辉凯樊宏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洛伐他汀血药浓度
国产和进口缬沙坦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研究国产和进口缬沙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 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自身交叉服用单剂量的缬沙坦16 0mg ,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梯形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 ,并对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Cmax为 (2 .1± 0 .6 ) ,(2 .1± 0 .8) μg·ml-1;Tmax为 (2 .3± 0 .5 ) ,(2 .4± 0 .6 )h ;AUC0~ 2 4为 (10 .5±3.2 ) ,(10 .8± 3.5 ) μg·ml-1·h-1;AUC0~∞ 为 (11.7± 3.4 ) ,(12 .0± 3.5 ) μg·ml-1·h-1。国产和进口缬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国产胶囊对进口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结论
刘红梅刘艳程彦文金锐王珍孙考祥樊宏伟陆义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利用度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素A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采用快速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素A。方法:全血用水溶血,用乙腈和水混合液沉淀蛋白后,用SPE固相萃取柱萃取,50%甲醇冲洗杂质,95%甲醇洗脱,挥干,乙腈重组,正己烷进一步除去杂质,重组液上机。本法采用柱温为70℃的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3∶1∶1,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结果: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20ng·ml-1。至少在40~1500ng·ml-1范围内呈线性。平均方法回收率102.9%,RSD均在10%以内。结论:本法灵敏,特异,既适合临床常规检测又适合CsA的药动学研究。
田辉凯徐凯建樊宏伟吴琳华徐颖
关键词:环孢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体外抑菌、抑病毒及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8
2000年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G+球菌、G- 杆菌等 12种菌 (130株 )均有明显抑菌作用 ;对咽喉部常见病毒CB、Adv、RSV的抑病毒浓度最高达 1/40 96 0 g/ml,对流感、副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当试剂稀释为 4 - 2 、4 - 3时 ,诱生IFN效价为 10 2 4。
樊宏伟卢继红张蓉
关键词:苦参碱类生物碱干扰素体外抑菌
喉咽清制剂的体外抑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吴琳华樊宏伟孙考祥田辉凯李英斌
关键词:中药
复方中药喉咽清水蜜丸的研制及其体外溶出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研究喉咽清水蜜丸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并通过体外溶出度探讨自研样品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方法按照中药制剂方法研制水蜜丸,按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检测并测定溶出度,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橙皮甙含量来确定水蜜丸的溶出曲线。结果所制水蜜丸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喉咽清水蜜丸的处方和工艺是可行的。
樊宏伟乔亚贤程彦文张玉芝
关键词:喉咽清水蜜丸二阶导数光谱溶出度复方中药
多剂量口服复方布洛芬缓释片与普通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对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多剂量交叉口服复方布洛芬缓释片2片,12h一次,普通片1片,6h一次,共服6d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布洛芬及盐酸伪麻黄碱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缓释片与普通片中布洛芬的AUCss分别为263.31± 25.55mg·h·L-1和271.26 ± 29.70mg·h·L-1, tmax分别为7.47 ± 0.82h和2.05 ± 0.49h, Cmax分别为 1842± 2.61mg·L-1和25.74 ± 5.09mg·L-1, C分别为 11.44 ± 1.45mg·L-1和 10.91±1.93mg·L-1。缓释片与普通片中盐酸伪麻黄碱的AUCss分别为3468.14± 136.46μg·5·L-1和3466.72±168.20μg·h·L-1,tmax分别为4.41±0.27h和2.27±0.71h,Cmax分别为 275.20± 26.82mg·L-1和 307.89± 24.09μg·L-1, Cmin分别为 147.89± 18.24μg·L-1和126.62±18.22μg·L-1。缓释片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1%±9.06%?
吴琳华赵红光樊宏伟曲福军金锐张一飞于景翠付红焱
关键词: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复方中药喉咽清水蜜丸的研制及其体外溶出度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喉咽清水蜜丸的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并通过体外溶出度探讨自研样品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方法:按照中药制剂方法研制水蜜丸,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测定溶出度,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橙皮苷含量来确定水蜜丸的溶出曲线。结果:所制水蜜丸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喉咽清水蜜丸的处方和工艺是可行的。
樊宏伟陆义诚孙考祥吴琳华田辉凯徐凯建
关键词:水蜜丸二阶导数光谱溶出度中药
多剂量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与普通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0
1999年
对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多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曲马多普通片50mg6h一次,共服5d和缓释片100mg12h一次,共服5d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4.33±0.39h和1.72±0.32h(P<0.01),前者的缓释效果明显,AUC0-12分别为3767.63±570.37μg·h·L-1和3838.79±914.31μg·h·L-1(P>0.05),缓释片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9%。缓释片和普通片的Cmin分别为219.06±44.53μg·L-1和175.28±86.26μg·L-1(P<0.05);Cmax分别为451.06±40.98μg·h·L-1和483.73±83.17μg·L-1(P>0.05);FI分别为0.66±0.15和0.93±0.34。缓释片在服药次数减少的情况下,血药浓度波动仍小于普通片。
孙考祥樊宏伟吴琳华吴琳华田辉凯郭守利田辉凯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缓释片
气相色谱法测定喉咽清水蜜丸中薄荷醇和冰片的含量被引量:5
1998年
采用气相色谱的石英毛细管柱测定复方中药喉咽清水蜜丸中薄荷醇和冰片的含量,用挥发油测定器回流提取,苯为吸收剂。色谱柱:25m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柱温90℃,保持11min后采用程序升温至240℃,保持2min,检测器和汽化室温度均为230′℃。样品加样回收率:薄荷醇为98.90%,RSD为1.63%;冰片为98.55%,RSD为2.19%。
樊宏伟徐凯建吴琳华
关键词:喉咽清水蜜丸薄荷醇冰片气相色谱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