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星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旧城
  • 2篇旧城更新
  • 1篇遗产
  • 1篇遗产价值
  • 1篇实体经济
  • 1篇文化创意
  • 1篇文化街
  • 1篇文化街区
  • 1篇文化空间
  • 1篇文化路径
  • 1篇历史文化街区
  • 1篇龙游石窟
  • 1篇民俗
  • 1篇民俗文化
  • 1篇南锣鼓巷
  • 1篇街区
  • 1篇发育
  • 1篇产业集聚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作者

  • 5篇樊星
  • 2篇吕斌
  • 2篇马国强
  • 1篇阙维民
  • 1篇杜春兰
  • 1篇李小萌
  • 1篇戴湘毅
  • 1篇李辉
  • 1篇席辉

传媒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旧城更新的文化路径探究--以北京南城天桥地区为例
当前,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北京逐步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城市建设中也逐渐凸显出文化层面的要求.然而,现代化城市风貌趋同、旧城经济衰退、城市特色及活力丧失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北京城市更新的文化路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
樊星马国强
关键词:旧城更新文化路径
文献传递
龙游石窟的成因及遗产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心,是中国南方罕见的红砂岩洞窟,其成因迄今尚未形成共识。持采石观点的既有研究主要从地质岩性、开采技术和石料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以龙游县域乃至浙西地区为空间范围,在充分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区域历史、红砂岩采石传统、区域地形、采石成本四个方面论证了龙游石窟作为历史时期采石遗迹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分析了龙游石窟较之相关世界遗产项目所具备的比较特点,认为龙游石窟符合世界遗产的第(i)、(iv)和(v)条标准。
戴湘毅阙维民李辉樊星杜春兰席辉
关键词:龙游石窟遗产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发育的重要载体——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伴随全球化的进程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再生"或"再活性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伴随经济持续地高度增长和大规模城镇化的进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健康城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人民的精神家园。
吕斌樊星李小萌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产业集聚发育实体经济
北京旧城更新的文化路径探究——以北京南城天桥地区为例
当前,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北京逐步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城市建设中也逐渐凸显出文化层面的要求。然而,现代化城市风貌趋同、旧城经济衰退、城市特色及活力丧失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北京城市更新的文化路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
樊星马国强
关键词:旧城更新民俗文化文化空间
文献传递
日本社区营造中的魅力再生产--以东京谷中地区为例被引量:26
2017年
在日本"社区营造"又被称为"町作り"或"街作り"("まちづくり"/"Machizukuri"),此概念于1970年代后兴起,与当地居民渴望拥有地方居住自决权、保护生活方式、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社区魅力密切相关。日本的社区营造以实现"魅力再生产"为目标,旨在提升社区的空间价值、社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和自下而上式的规划路径。本文详细分析并阐释了日本东京谷中地区魅力再生产的内涵、实施过程及其运作机制,借鉴日本的经验,为我国社区营造中的魅力再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启发。
樊星吕斌小泉秀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