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治铭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CP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152例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组与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组(ERCP组),各7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收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氨酶(ALT)]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CP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PTCD组(P<0.01)。随着时间迁移,两组患者TBiL、ALT、DBiL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DBiL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RCP组治疗后TBiL、ALT、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PTCD组(P<0.01)。ERCP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TCD组(P<0.05)。ERC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显著低于PTCD组的38.16%(P<0.01)。结论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较PTCD好,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与ALT水平,改善肝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雷音张景明李建超武治铭刘恒岩
- 关键词:内镜逆行金属支架肝外胆道恶性梗阻
- 青年人直肠癌误诊及预后分析
- 2002年
- 张江舟武治铭
- 关键词:青年人直肠癌误诊预后
- 佳节临近,谨防胰腺炎
- 2021年
- 新春佳节临近,在人们把酒言欢的同时,胰腺炎这位“不速之客”却在一旁虎视眈眈。据统计,每到节日假期,因暴饮暴食而引发胰腺炎的患者比平时明显增加,而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高达50%!
- 武治铭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暴饮暴食
- 157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57例EG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157例EGC患者有22例(14%)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黏膜癌2例(2.4%),仅累及N1淋巴结;黏膜下癌20例(27.0%),除累及N1淋巴结外,有7例同时累及N2淋巴结;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胃癌(直径小于或等于0.5cm)者未见有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或等于2.0cm和大于2.0cm的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4%和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EG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EGC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1%和2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例出现脉管癌栓.其中4例伴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均为影响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伴有淋巴结转移的EGC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和79.5%,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95.7%和93.2%(P〈0.01)。结论EG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癌栓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GC的治疗方式。
- 武治铭武爱文李子禹吴齐张连海吴晓江宗祥龙季加孚步召德
-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淋巴转移
-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被引量:1
- 1997年
-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青年人大肠癌占有相当比例,为增加对此病的认识及给予重视,现报道我科自1978~1994年来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405例。其中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4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时期30岁以上者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1 临床病理资料及方法①资料选用我院肿瘤科1978~1994年病案中。
- 武治铭王新周昱
-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病理学预后
- 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0年1月~2006年2月经肛门局部切除的并获得随访的62例低位直肠肿瘤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62例患者中,良性45例,恶性17例。腺瘤43例,腺癌15例,类癌1例,间质瘤1例及其他2例。肿瘤直径〈3cm40例,有2例(5%)复发;肿瘤直径≥3cm22例,有6例(27%)复发。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病例中,13例T1期直肠腺癌,其中1例(8%)局部复发;2例为T2期直肠腺癌,均有局部复发。2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肿瘤距肛缘2~10cm,距肛缘≤5cm45例,其中有3例(7%)复发;〉5cm17例,其中有5例(29%)复发。2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肿瘤手术具有低并发症和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治疗良性和早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武治铭步召德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肛门局部切除术
- 胸大肌筋膜离断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引起的放射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乳腺囊性增生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每20名成年女性就有1人患此病。其发生与内分泌失衡、雌激素过多及黄体酮缺乏有关。病变呈双测性,乳房内有较多结节或肿块,多数病人伴有疼痛,常向腋窝、上肢及肩背部放射,严重也影响了患者生活和工作。目前,外科临床上针对乳腺囊性增生的治疗尚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认为该病与激素代谢紊乱有关,且有自限性,故主张应用药物治疗为主。
- 王新王欣武治铭田寅周昱
- 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放射性疼痛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膝骨关节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膝骨关节炎(KOA)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疗效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84例KOA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中采用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开放组,将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微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α]水平,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关节功能指标[关节活动度、髋膝踝角(HK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量表评价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关节感染率。结果 微骨折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微骨折组患者的血清CRP、IL-6、IL-1α水平均明显低于开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微骨折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组患者,关节活动度、HKA、HS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开放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微骨折组患者WOMAC量表中疼痛、僵硬、日常活动难度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开放组患者(P<0.01)。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KOA并发下肢DVT的疗效较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KOA严重程度及术后炎性应激反应程度,从而降低术后下肢DVT复发率与感染率。
- 冉庆林林浩武治铭李东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微骨折术深静脉血栓形成膝关节功能
- 疏肝解郁利胆汤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构及预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利胆汤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构及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4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2例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疏肝解郁利胆汤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腹胀、腹痛、腹泻、纳差)、胆囊结构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腹泻、纳差积分及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胆囊收缩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症状积分及胆囊壁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胆囊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56/62),较对照组的72.6%(45/62)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10/62),复发率为3.2%(2/62),较对照组的35.5%(22/62)和14.5%(9/62)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疏肝解郁利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预防术后复发。
- 胡志杰曲强何立群武治铭
- 关键词:胆囊壁厚度
- 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
- 2014年
-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的手术治疗23例甲状腺微小癌资料。结果本组22例乳头样癌1例髓样癌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全部切除患侧腺叶,22例行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加遇组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2~5年,没有患者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提高彩超和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水平对于治疗及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性意义。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应选择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加遇组淋巴结清扫。
- 刘恒岩薛谦武治铭夏建国李建超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