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毅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植入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血管
  • 2篇植入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人工晶体

机构

  • 8篇新乡医学院第...
  • 5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信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毕毅敏
  • 4篇李超
  • 2篇孙长录
  • 2篇余涵
  • 2篇付群
  • 2篇杨尊之
  • 2篇张向东
  • 1篇尹景岗
  • 1篇陈勇
  • 1篇余涵
  • 1篇李春敏
  • 1篇李丹
  • 1篇任予斌
  • 1篇任豫斌
  • 1篇余腾
  • 1篇陈慧敏
  • 1篇陈立新
  • 1篇孔德兰
  • 1篇付群
  • 1篇李顺元

传媒

  • 5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视神经炎87例临床分析
2005年
毕毅敏付群许建文李超
关键词:小儿视神经炎糖皮质激素维生素视乳头水肿视功能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05年
毕毅敏孙长录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丝裂霉素术后复发率移植手术
异体组织埋藏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对视力和眼底荧光造影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患者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变化 ,探讨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 5 2例 (10 1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1) ,视野显著扩大 (P <0 .0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好转 (P <0 .0 5 )。结论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RP可以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血液循环 ,从而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营养状态。
付群杨尊之毕毅敏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
6例外旋转性斜视手术治疗
1996年
6例外旋转性斜视手术治疗Surgicaltherapyfor6patientswithexcyclotropla¥//毕毅敏,孔德兰,李顺元关键词外旋转性斜视;手术闭合性颅脑损伤引起外旋性斜视即双侧滑车神经不全麻痹,发病率8~28%。病人因垂直偏斜不...
毕毅敏孔德兰李顺元
关键词:斜视外科手术
联合手术治疗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21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评价角膜穿孔伤修补、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 1例(2 1眼)角膜穿孔伤先行角膜穿孔伤缝合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其中8例(8眼)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最后植入人工晶体。出院后随访1~18月。结果 2 1眼中,出院矫正视力0 .1~0 .2 5者4眼(19.0 % ) ,0 .3~0 .4者5眼(2 3.8% ) ,0 .5~0 .8者10眼(47.6 % ) ,>1.0者2眼(9.5 % ) ;3月随访矫正视力0 .1~0 .2 5者5眼(2 3.8% ) ,0 .3~0 .4者4眼(19.0 % ) ,0 .5~0 .8者11眼(5 2 .4 % ) ,>1.0者1眼(4.8% )。结论 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角膜穿孔缝合修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能较好提高视力。
毕毅敏余涵付群
关键词:角膜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控制儿童白内障术后炎症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内对控制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白内障患儿行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4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另34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d3、d、7d房水混浊及纤维蛋白渗出及纤维膜形成情况。结果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组房水混浊程度及纤维蛋白渗出及膜形成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使用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用于儿童白内障控制术后炎症安全、有效、可靠。
毕毅敏李超余涵
关键词: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儿童白内障
地塞米松缓释系统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缓释系统在可调缝线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难治性青光眼34例43眼,采用可调缝线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缓释系统,术后根据滤泡情况及前房深度适时调整可调缝线的松紧度。对照组为单纯的原发性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32例41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18月,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深度。结果 术后第1天,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3%(P〈0.05)。术后12月随访到30眼(观察组17眼,对照组13眼),观察组功能滤过泡占94.12%,多于对照组的53.85%(P〈0.005)。结论 可调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地塞米松缓释系统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方法。
毕毅敏李超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调缝线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复合小粱切除术联合应用透明质酸生物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式,丝裂霉素C(MMC)浓度0.3~0.4mg·ml1,作用时间为2~4min,透明质酸生物胶放置深层巩膜瓣瓣下,缝2针外置可调节缝线,术后进行眼球按摩。结果术后观察1~17个月,成功17眼(53.1%),显效4眼(12.5%),有效6眼(18.8%),无效5眼(15.6%),成功率65.6%),总有效率84.4%。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任予斌张向东毕毅敏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毕毅敏孙长录
关键词:急性前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伴发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
Kayser-Fleischer环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细胞内铜及金属硫蛋白代谢的关系
1997年
目的检测K-F(Kayser-Fleilcher)环阳性及阴性患者细胞内铜及金属硫蛋白(Metallithionern,MT)代谢情况,探讨K-F环形成的细胞生物化学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用高钢(300μmol·L-1)孵育促使铜及MT代谢的遗传缺陷在细胞内的表达。比较孵育不同时点各组间细胞内铜及MT代谢的差异。结果高铜孵育后患者细胞内铜及MT水平均较对照组为高,且K-F环阳性患者与K-F环阴性患者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K-F环与患者细胞内铜及MT代谢的遗传缺陷及表达水平有关。
陈慧敏余涵余腾尹景岗杨尊之毕毅敏张向东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肝豆状核变性K-F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