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可
- 作品数:30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地震孕震信息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探索了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地震孕育信息。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共和等地震的孕育信息在震前及震后的演化过程,表明了地震活动性和前兆是同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 毛可韩友珍朱建萍杨立明
- 关键词:孕震过程地震前兆
- 1993年10月26日甘、青交界托来牧场M_s6.0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发生在甘肃河西前兆台网控制范围之外。本文在研究河西中西部地区前兆台网综合监测能力及总结震例的基础上指出,前兆台项少,持续时间短,空间分散是托来地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显著特征,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毛可孙景芳张慧张苏平李晓峰朱建萍
-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 甘肃省及邻区6~7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在对1987~1995年度地震预测意见作回顾性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甘肃省及邻区6~7级地震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地区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前兆异常时空分布不仅与强震大小有关,还与前兆台网布局和后续强震的相对位置有关。
- 毛可石特临王振亚杨立明
-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 甘肃永登5.8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及天祝-古浪5.4级地震中短期预报被引量:1
- 1998年
- 综合分析了 1 995年 7月 2 2日甘肃永登 5 .8级地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主要表现为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震后响应性异常显著 ,且时空分布具有成组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可能与该区中强震成丛活动方式有关。此研究结果在 1 996年 6月 1日甘肃天祝 -古浪 5 .
- 毛可王振亚石特临
- 关键词:前兆异常地震预报
- 乌鲁木齐地电台的选址和建设被引量:1
- 1988年
- 在地电清理攻关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电台测区的地貌、地形、水文、地质特征及介质的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台址条件有利于地电阻率的观测。同时,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 毛可
- 关键词:地电阻率
- 诱发地震与诱发性前兆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以1969年以来中国大陆9对MS≥5.9级地震为例,引出诱发性前兆的概念。诱发性前兆是指远区强震(A)发生后3个月内产生于未来后续地震(B)附近(△≤200km)的,并与该地震有某种成因联系的继发性异常和新异常。诱发地震与诱发性前兆是反映强震间耦合作用的同因异象。1988年以来南北带强震组(1988年耿马、澜沧7.6级地震──1990年天祝、景泰6.2级地震)诱发地震和诱发性前兆显著,并呈连锁式分布,表明该地震组各强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
- 毛可郭大庆张树勋孙景芳郭文娣
- 新疆强震前“应力窗口”的区域前兆
- 七十年代以来新疆发生了1974年7月5日巴里坤东北7.0级、8月11日乌兹别里山口7.1 级、1985年8月23日乌恰7.4级三次七级以上的强震。这些地震前在大范围内出现了具有某些特征的区域前兆。显然,用“点源应力场”的...
- 毛可
- 关键词:前兆异常
- 文献传递
-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近纬向迁移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 1992年
- 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 毛可郑卫平
- 关键词:LATITUDESEISMICITYFAULTEARTHQUAKE
- 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
- 1995年
- 在刊登于近期的《EOS》的论文中,Walker(1995)提出了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特别低跟东太平洋南部地震活动幕之间相关的证据。他推测,地震活动与厄尔尼诺因果关系可能跟伴生震群的大规模海底火山及海底热活动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热效应有关。为此,他引证了1991-1992年一个发生在18°S,116°W的异常震群,并指出在东太平洋洋脊15°S到19°S附近海域分布着大量火山和年青的熔岩流(Scheirer等,1993)。这一异常震群中的多数地震发生在Walker所关注的时间域内。
- D.W.ForsythD.S.ScheirerShu-HueiHungK.C.Macdonald毛可肖丽珠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震群震源
- 更多的证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活动性有关被引量:7
- 1995年
- 在1988年就有迹象表明,1964至1987年间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SOI)五个极小值跟南纬20°至40°沿东太平洋洋脊(EPR)的间歇性地震活动相关。这个地区是地球上扩张最快的众多洋脊之一(图1),该处巨大能量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现在另一次厄尔尼诺(南部振荡)期可能快要结束,此刻正是补充检验地震活动及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值的时侯。观察到的巧合往往是发现(新事物)的前提,并促使我们加倍注意对可用资料的再检查。尽管厄尔尼诺和震群这两类不同现象各自的复现期和持续时间均不规则,
- D.A.Walker毛可郑卫平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