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循环盐酸微乳法生产颜料级钛白粉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盐酸微乳法生产颜料级钛白粉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盐酸对富钛高炉渣或钛铁矿进行酸解,酸解反应得到酸解清液用有机微乳液进行萃钛,酸解清液中的钛被有机微乳液中的微乳膜构成的微细液珠收集在内,被分离为有...
- 刘代俊毛雪华张鹏张建钧
- 磷酸三丁酯-正癸醇对盐酸介质中钛的萃取
-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正癸醇(Decanol)复合萃取剂对盐酸介质中钛的萃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盐酸介质中钛的萃取率随磷酸三丁酯、正癸醇和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萃取低浓度钛时钛在有机相中以TiCl4(TBP)2D...
- 毛雪华刘代俊
- 关键词:钛白硫酸法盐酸介质磷酸三丁酯
- 正癸醇对酸性氯化介质中铁(Ⅲ)的萃取性能研究
- 2018年
- 研究了正癸醇对酸性氯化介质中铁的萃取性能。考察了正癸醇、氯离子和氢离子浓度对铁萃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萃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液中铁以HFeCl_4.2Decanol的形式存在。正癸醇对铁的萃取率随正癸醇和盐酸介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萃取速度快,五分钟即达萃取平衡,而对钛、铝、钙、镁离子无萃取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铁萃合物的生成。萃合物易于反萃,以水或稀盐酸(<1 mol·dm^(-3))为反萃剂,铁一次反萃率均可达到90%以上。
- 毛雪华
- 关键词:溶剂萃取盐酸
- 国内外电炉钛渣制备氯化原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介绍了电炉钛渣的特点和生产现状,综述了国内外电炉钛渣制备氯化原料研究进展,认为钛渣-氧化还原改性-酸浸法和钛渣-添加剂改性-选矿分离法是钛渣升级制备氯化原料的主要方法。
- 毛雪华刘代俊张鹏
- 关键词:电炉钛渣
- 一种真空电解TiO<Sub>2</Sub>制备海绵钛中TiO<Sub>2</Sub>阴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真空电解TiO<Sub>2</Sub>制备海绵钛中TiO<Sub>2</Sub>阴极的制备方法,将平均粒度为0.35μm,纯度>98%的TiO<Sub>2</Sub>粉体,与TiO<Sub>2</Sub>重量比为5~...
- 邹敏刘国钦毛雪华马光强王军王琪琳刘元虎
- 文献传递
- 有机还原剂对偏钛酸中氧化铁的还原过程动力学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了一种有机还原剂对偏钛酸中氧化铁的还原过程动力学,以探讨过程机理,指导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该还原反应有机还原剂的反应分级数为1,氧化铁的反应分级数为2。在有机还原剂过量的情况下,氧化铁的还原过程速率大小与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体系酸度有关。还原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反应活化能为51.73 kJ/mol。还原速率随搅拌强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变化不大,表明在一定的搅拌强度下,扩散步骤不是过程的控制环节。还原速率随酸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这与偏钛酸中氧化铁的溶解和有机还原剂的分解有关。推断在有机还原剂过量及一定的搅拌强度下,还原反应步骤是有机还原剂对偏钛酸中氧化铁的还原过程的控制环节。
- 毛雪华王俊
- 关键词:偏钛酸氧化铁动力学
- OP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对盐酸介质中钛的萃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研究了以OP(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磺化煤油为溶剂的W/O型微乳状液的形成及对盐酸介质中钛的萃取,确定了制乳、萃取和破乳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盐酸介质中的钛可较完全地从水相迁移到微乳相中,经升温破乳又从有机相中释放出来。通过微乳萃取过程,可实现盐酸介质中钛的分离和富集。
- 毛雪华邓林
- 关键词:W/O型微乳液钛萃取
- 萃取-蒸馏两步法从稀盐酸提取氯化氢
- 2017年
- 采用萃取-蒸馏两步法从稀盐酸提取氯化氢气体,并优化过程工艺。首先以胺类萃取剂对稀盐酸中氯化氢进行萃取,实现稀盐酸中氯化氢和大部分水的分离。再对有机萃取液进行蒸馏,实现有机萃取液中氯化氢和少部分水的进一步分离,达到从稀盐酸中提取氯化氢的目的。在优化条件下,即萃取剂浓度50%,相比1,萃取温度25℃,蒸馏温度140℃,蒸馏时间6 h。萃取过程稀盐酸中氯化氢单级萃取率为58.38%,蒸馏过程有机萃取液中氯化氢单级逸出率为78.86%。
- 苏林毛雪华杨丽君
- 关键词:稀盐酸氯化氢气体萃取蒸馏
- 真空条件下电解TiO_2制备海绵钛中TiO_2电极制备及工艺参数确定被引量:3
- 2007年
- 制备了熔盐电解TiO2制备海绵钛过程中所需的TiO2电极,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制备过程中,各组分质量比量分别为TiO2(锐钛型):聚乙烯醇:H2O=100:5~8:8~10,成型过程中压力控制范围为10~15MPa,烧结温度在900~1300℃之间,烧结时间为4~16h。对TiO2电极质量测试结果表明,按上述工艺制备的电极完全能够满足电解过程的需要。
- 刘国钦邹敏毛雪华王琪琳马光强
- 关键词:工艺参数
- 攀钢用焦炉废气作煤调湿系统载气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阐明了在煤调湿技术中采用空气作为载气的问题及危害性,并阐述以焦炉废气代替空气作为系统载气的技术改进方案。该技术不仅能保证系统氧含量不超标,确保系统运行安全,还能节约蒸汽和氮气用量,在业界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汪洋毛雪华
- 关键词:煤调湿载气氧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