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60例血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均分为罗红霉索治疗组及对照组,1个月后治疗组复查血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随访1年。结果:罗红霉素治疗组,3例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对照组10例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罗红霉素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肺炎衣原体抗体IgG滴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红霉素能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王芬珍 江挺 吴炳元 叶榕 卓闽彬 费正芳关键词:罗红霉素 治疗组 心血管事件 肺炎衣原体抗体 治疗前 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7例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的特点。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97例,分为高龄老年人(≥80岁)组、老年人(60~79岁)组和中年人(〈60岁)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治疗状态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与中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增高(χ2=8.35,P%0.05),高龄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χ2=17.18,P〈0.01);与老年人组相比,高龄老年人组24h动态血压昼夜异常的发生率增高(χ2=6.75,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卓闽彬 李培雷 江朔晨 叶榕 江挺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307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1997年 307例动态心电图分析福州市第一医院王芬珍江挺林修近年来动态心电图(DCG)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它可连续记录24至72小时体表心电图,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暂和特征性心电图记录不全的缺点。DCG能分别显示监测期内心搏总数、心率高、低限及平均值,且能... 王芬珍 江挺 林修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研究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检测仪,测定148例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BNP浓度;及部分心功能NYHAⅢ——Ⅳ... 叶榕 江挺 王闽鸿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疗效评价 急性心肌梗塞对应性ST段下移临床意义的分析 1993年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部分病人心电图可出现与梗塞区解剖部位相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Reciprecating ST Segment Depression以下简称ST-D)。这种ST-D表现一般认为是梗塞区NT段抬高的镜象反映。本文报告了本院从1984年到1991年90例急性心肌梗塞中能早期记录心电图的病例共81例,对其有否ST-D(ST段压低≥0.1mV)改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王芬珍 江挺 陈晖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对应导联 梗塞区 心原性休克 梗塞面积 心脑疏通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心脑疏通胶囊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疏通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疏通胶囊可延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变进程。 陈萍 江挺 江挺关键词:高血压病 糖尿病肾病 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56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患者(71.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行胺碘酮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江波 江挺关键词:胺碘酮 房颤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检测仪,测定148例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BNP浓度;及部分心功能NYHAⅢ~Ⅳ级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1~4周的BNP水平。结果: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BNP水平间有显著性差异[Ⅱ级(362±192)pg/ml,Ⅲ级(792±318)pg/ml,Ⅳ级(2156±1065)pg/ml,P<0.01];CHF患者经常规治疗后,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血液BNP水平明显下降,由(2153±1067)pg/ml降至(1012±564)pg/ml,P<0.01。结论:BNP作为一客观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 叶榕 江挺 王闽鸿关键词: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预后 葛根素预处理抑制NF-κB p65蛋白表达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时是否抑制核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并减少循环和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水平。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I/R组和葛根素预处理组。以氯化四唑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心肌酶学水平和光镜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性检测心肌组织NF-κBp65蛋白活化的细胞定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F-κBp65蛋白及其DNA结合活性;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与I/R组比较,葛根素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肌酶学水平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含量显著降低及NF-κBp65的蛋白活性明显受抑(P均<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经抑制NF-κBp65蛋白表达并减少循环和心脏局部RAS水平,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吴黎明 江挺 叶榕 金霆 杨锐 王芬珍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葛根素 高血压左室构型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利用体表心电图计算出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和Tpe/QT。结果①向心性肥厚患者Tpe值(ms)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增高(男性:109.2±12-3和80.3±12.6,P〈0.05;女性:104.6±13.2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6±0.10和0.19±0.03,P〈0.05;女性:0.25±0.05和0.20±0.02,P〈0.05)。②离心性肥厚患者Tpe值(ms)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增高(男性:114.2±14.3和80.3±12.6.P〈0.05;女性:110.3±12.5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9±0.09和0.19±0.03,P〈0.05;女性:0.28±0.10和0.20±0.02,P〈0.05)。③向心性重构组与正常构型组对比,Toe值(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79.9±11.6和80.3±12.6,P〉0.05;女性:80.1±10.5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1±0.08和0.19±0.03,P〉0.05;女性:0.19±0.03和0.20±0.02,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异常的程度与Tpe和Tpe/QT值增高相一致。推测向心性肥厚型和离心性肥厚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房室性心律失常。 陈灼焰 江挺 卓闽彬 颜小玲关键词: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高血压 左室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