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拥
- 作品数:3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和经胃的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腹水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和经胃的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行腹腔探查及腹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腹水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20例经腹腔镜和2015年5月-2016年7月经胃NOTES检查11例不明原因腹水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腹痛评分、术后3天白细胞和发热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检查组20例,11例诊断为结核性腹水,8例诊断为癌性腹水,1例诊断不明;NOTES检查组9例诊断为结核性腹水,1例诊断为癌性腹水,1例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两组诊断明确30例(96.8%),结核性腹水20例(64.5%),癌性腹水9例(29.0%)。腹腔镜组与NOTES组比较: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术后腹痛评分、术后3天白细胞和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均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腹水原因,以利于治疗,且手术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但经胃NOTES较经腹腔镜更具有优势。
- 沈文拥吴涛唐静卢丹萍魏莎刘爱民
- 关键词:腹腔镜腹水
- 经直肠自然腔道内镜保胆取石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近几年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成为临床研究和发展的热点。自然腔道包括:食管、胃、直肠、结肠、阴道、膀胱等。临床科研人员对NOTES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探索。现将本院进行地经直肠自然腔道内镜保胆取石术一例报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沈文拥卢丹萍魏莎薛焱刘爱民
- 关键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保胆取石术文献复习直肠ORIFICE
- 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在食管碘染色检查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在食管碘染色检查中对抗碘对食管的腐蚀性副作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例食管碘染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00)和实验组(B组,n=100)。B组染色观察后,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食管、胃底,再取胃底内液体测pH值;吸净液体后,用碳酸氢钠生理水溶剂冲洗食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食管和胃底,取胃底内液体测pH值。A组用生理盐水冲洗食管胃底。记录麻醉清醒时、24和72 h咽喉部不适、烧心和胸腹痛情况,并进行比较。招募40例经食管碘染色的患者,20例为A组处理方法(C组,n=20),20例为B组处理方法(D组,n=20),72 h内复查胃镜,记录C和D组胃底黏膜糜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较A组麻醉清醒时、24和72 h咽喉部不适、烧心和胸腹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用维生素C处理后的pH值与用碳酸氢钠后的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比较,72 h内胃底黏膜糜烂程度较轻,两组胃底黏膜糜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对抗食管碘染色后碘对食管胃底黏膜腐蚀性副作用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沈文拥薛焱唐静何小庆魏莎卢丹萍吴涛刘爱民
- 关键词:食管碘染色维生素C碳酸氢钠
- 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关系分型在TIPSS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肝硬化患者上腹部CT扫描,并进行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关系分型及术前穿刺定位评估,对经颈静脉肝门体静脉支架分流(TIPSS)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硬化失代偿,行TIPSS术患者(A组,25例),未分型评估。33例肝硬化失代偿,可行TIPSS术患者(B组,33例),通过CT检查,对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关系进行分型定位评估,分3型6种亚型。分型评估排除6例,行TIPSS术27例(B1组,27例)。并对手术成功率、术中穿刺次数、平均操作时间、术后1年支架堵塞、肝性脑病、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统计比较。结果A组和B1组手术成功21、27例,平均穿刺(4.91±1.37)、(2.94±0.85)次,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10±0.37)、(2.41±0.57)h,1年内支架堵塞6、2例,发生肝性脑病4、5例,并发腹腔内出血2、0例。B1组与A组比较,手术成功率高、术中平均穿刺次数少、平均手术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支架堵塞率低,腹腔内出血A组较B1组例数多,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TIPSS术前CT扫描并进行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关系分型评估,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益于临床推广。
- 沈文拥刘爱民吴涛卢丹萍杨美华游明琼
- 关键词:肝静脉门静脉
- 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在食管碘染色检查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在食管碘染色检查患者中对抗碘对食管腐蚀性副作用。方法 200例食管碘染色患者,随机分对照组(A组,n=100)、实验组(B组,n=100)。B组染色观察后,予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食管、胃底,...
- 沈文拥薛焱唐静何小庆魏莎卢丹萍吴涛刘爱民
- 关键词:碘染色胸痛维生素C碳酸氢钠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注射液对重型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鼠均予以4%牛磺胆酸钠经腹逆行胰胆管注射制作SAP模型,川芎嗪组大鼠在造模术后10 min均经尾静脉注射0. 6%川芎嗪注射液10 m L/kg。检测3组大鼠术后12 h、24 h和48 h血清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HE染色观察3组大鼠肾脏实质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大鼠各时间血清AMY、BUN、C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 05),且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大鼠血清AMY、BUN、Cr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 05),但川芎嗪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川芎嗪组各时间点肾脏组织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Bcl-2/Bax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提高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量以抑制SAP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杨丹唐静沈文拥吴涛刘爱民邓明明
-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肾损伤BCL-2BAX
- 单钳道内镜“8”字辅助缝合法封闭上消化道主动医源性穿孔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钳道内镜“8”字辅助缝合法在封闭消化道主动医源性穿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38例术前经腹部CT及超声内镜等检查明确源于固有肌层深肌层、双向生长或向腔外生长,且直径>2 cm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经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 resection,EFTR)后形成主动医源性穿孔。采用我科自创的单钳道内镜“8”字辅助缝合法闭合创面,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38例瘤体直径(2.6±0.8)cm,创面直径(3.8±0.5)cm,均成功完成穿孔修补,缝合时间(12.6±1.8)min,术后6例(15.8%)出现腹痛、腹胀,4例(10.5%)出现发热,其中3例为一过性发热,另1例缝合线未离断并发感染;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外科病例,术后住院时间5~9 d,术后1个月随访内镜创面均愈合良好,局部见线型瘢痕形成,3个月后复查内镜,创面愈合良好,无瘤体复发。结论单钳道内镜“8”字辅助缝合法能有效修补EFTR术后主动医源性穿孔,该方法安全、创伤小、费用低。
- 唐静杨丹沈文拥卢丹萍薛焱魏沙吴涛刘爱民
- 关键词:消化道内镜
- 肝硬化患者TIPSS术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动态变化研究
- 沈文拥吴涛刘爱民杨丹杨美华唐静石建华
- 糖尿病大鼠胰腺泡组织中ERK5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大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bigMAPkinase1,BMK1/ERK5)在糖尿病大鼠胰腺泡组织血管上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0)和糖尿病组(n=10),采静脉血测其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脂;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糖原染色(PAS)观察血管病变。免疫组化检测胰腺泡组织Ⅰ、Ⅳ型胶原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血管上ERK5mRNA表达。结果①糖尿病组血管壁明显增厚,血管周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局灶腺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②糖尿病组血管壁PAS阳性物质沉积。③Ⅳ型胶原主要表达血管基底膜,Ⅰ型胶原主要表达于糖尿病大鼠有腺泡萎缩、炎症浸润的组织部位,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表达增高(P<0.01)。④ERK5mRNA主要在胰腺血管上表达,其表达水平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伴有脂代谢障碍的糖尿病大鼠胰腺泡组织中的微循环障碍,可能为ERK5的高表达所致。ERK5的高表达可能是高脂血症患者易发胰腺炎的重要发病基础之一。
- 沈文拥陈伟庆唐鹏
-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胰腺血管病变
- NOTES经胃入路诊断不明原因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OTES)经胃入路对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采用经胃入路NOTES诊断1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进行腹腔探查及腹膜活检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疾病诊断率进行分析统计,评估该手术风险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腹腔探查、腹膜活检后病理学证实,确诊率达100%,其中结核性腹膜炎8例(66.7%)、肝硬化2例(16.7%)、腹膜间皮瘤1例(8.3%)、转移性腹膜癌1例(8.3%);术后出现腹痛2例,其中1例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持续时间均未超过24h,发生率为8.3%;无术后腹腔感染、切口出血、穿刺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OTES经胃入路腹腔探查及腹膜活检诊断不明原因腹水,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唐静杨丹吴涛沈文拥卢丹萍魏沙薛焱杨美华刘爱民
- 关键词:腹膜活检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