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含氟聚吡啶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以4-(4-三氟甲基苯基)-2,6-双[3-(4-胺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3FPAPP)作为二胺单体,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单体,通过两步法成功的制备了3种含氟聚吡啶酰亚胺。利用FTIR、XRD、TGA、DSC、UV-vis以及溶解性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都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4~259.3℃,5%失重温度为526.5~558.2℃,800℃下质量保持率为63.6%~64.7%,且聚酰亚胺膜在400~800 nm的可见光区间有很好的透过性能。
- 张颖沈杰徐祖顺易昌凤
- 关键词:氟化聚酰亚胺共聚物
- 新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聚酰亚胺(PI)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高性能材料,如今被广泛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但由于PI难以溶解及融熔导致加工困难,同时其粘接性能不佳以及原料成本高昂因而限制了PI材料的进一步应用。环氧树脂(EP)材料具有较好的热性能及机...
- 沈杰
- 关键词:一步法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性能
- 文献传递
- 聚酰亚胺/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无机粒子复合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机械共混法三种制备方法。将PI与无机材料复合可得到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优异性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PI存在的不足。无机粒子改性后的PI在不明显降低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富集了无机小分子高模量、耐氧化、耐摩擦等性能,优化了材料的性能。引入无机纳米粒子,材料的内部分子堆积、相互作用等发生改变,对气体的选择透过性有很大的改善。改性后的PI具有可控的介电性能、膨胀性能等。
- 张颖沈杰徐祖顺易昌凤徐明
- 关键词:聚酰亚胺无机粒子复合材料
- 可反应型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环氧树脂因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但其脆性大、高温下易降解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聚酰亚胺是一类高性能工程塑料,采用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可以综合二者优点,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本文通过使用不同比例的含酚羟基...
- 沈杰张颖易昌凤
- 关键词: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性能
- 文献传递
- 主链含邻位取代单元及吡啶环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以o-羟基苯乙酮、对氯硝基苯和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以及水合肼催化还原合成了一种新型含邻位取代单元及吡啶环的芳香二胺4-苯基-2,6-双[3-(4-氨基苯氧基)苯基]吡啶(o,p-PAPP).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将o,p-PAPP分别与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BTDA)及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了4种聚酰亚胺.用FTIR、DSC、TGA、XRD、溶解性测试、UV-Vis和荧光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FTIR结果表明,所得的聚合物在1780,1720和1380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实验所得的PI能很好地溶解于常见有机溶剂(如DMF,DMAC,DMSO,NMP,THF,CHCl3),在氮气氛中,PI的10%失重温度(T10)为444.2~467.5℃,800℃时的残余质量(Rw)为49.6%~58.3%.同时PI分子主链中的吡啶环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经HCl质子化后,在460 nm附近出现非常强的荧光发射峰.
- 黄明富王丽沈杰徐祖顺易昌凤
- 关键词:聚酰亚胺二胺吡啶
- 含氟-吡啶环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4
- 2012年
- 用4-苯基-2,6-双[3-(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6FPAPP)作为二胺,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BTDA)及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了可溶性含氟聚酰亚胺。用FT-IR、DSC、TGA、UV-vis、溶解性和吸水率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T-IR测试在1780 cm-1、1720 cm-1和1380 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所得聚酰亚胺在常见溶剂(如间甲酚,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N-甲基吡咯烷酮(NMP),四氢呋喃(THF))中可溶解;在氮气氛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2.1℃~219.7℃,10%失重温度为537.0℃~572.8℃,800℃质量保持率为60.7%~63.1%。PI膜的紫外截止波长为375 nm^380 nm,吸水率为0.55%~0.63%。
- 黄明富颜善银王丽沈杰严微徐祖顺易昌凤
- 关键词:含氟聚酰亚胺可溶性
- 新型含吡啶环氟化二胺及其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以3-羟基苯乙酮和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制备了4-苯基-2,6-双(3-羟基苯基)吡啶(m-PHPP),再将其与2-氯-5-硝基三氟甲苯反应,合成了硝基化合物4-苯基-2,6-双[3-(4-硝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6FPNPP),最后用Pd/C和水合肼将m,p-6FPNPP进行还原,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环氟化的芳香二胺4-苯基-2,6-双[3-(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6FPAPP)。以m,p-6FPAPP及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作为二胺,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作为二酐,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氟化含吡啶环聚酰亚胺。用TIR、DSC、TGA、XRD、溶解性测试、力学性能和吸水率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聚合物在1780cm^(-1)、1720cm^(-1)和1380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制备的聚酰亚胺能很好地溶解于常见有机溶剂(如DMF、DMAC、DMSO、NMP、THF、CHCl_3),且膜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234.4℃,氮气氛中10%失重温度为575.3℃。所得聚酰亚胺膜的拉伸强度为97.3 MPa,拉伸模量为1.84GPa,吸水率为0.63%。
- 黄明富刘国强沈杰徐祖顺易昌凤
- 关键词:共聚
- 氟化聚吡啶酰亚胺的合成被引量:2
- 2011年
- 用4-苯基-2,6-双[3-(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吡啶作为二胺,均苯四甲酸二酐及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作为二酐,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了可溶性氟化聚吡啶酰亚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在1780,1720,1380 cm^(-1)附近出现了聚酰亚胺(PI)的特征吸收峰。所得PI可溶解于常见溶剂中;在氮气气氛中,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3.3℃,10%失重温度为563.8℃.800℃质量保持率为59.6%。PI在200~350nm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在400nm附近出现非常强的紫色荧光发射峰,且被HCl质子化后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显著增强。
- 黄明富王丽沈杰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聚酰亚胺氟化荧光吡啶
- 氟化聚吡啶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自制的4-(4-三氟甲基苯基)-2,6-双[3-(4-胺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3FPAPP)作为二胺单体,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了氟化聚吡啶酰亚胺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溶解性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紫外光谱(UV-vis)、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有着良好的溶解性能,在氮气氛中,10%失重温度(T10)为556.8℃。此外,聚酰亚胺(PI)在293 nm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而且在被甲磺酸质子化后460 nm附近出现非常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峰,最高已占轨道能级(EHOMO)和最低空轨道能级(ELUMO)分别为-5.32 eV和-2.07 eV。
- 沈杰张颖黄明富徐祖顺易昌凤徐明
- 关键词:氟化聚酰亚胺共缩聚光学性能
- 基于ODA-BTDA-BPADA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 2012年
- 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作为二胺,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BTDA)及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聚醚酰亚胺.用FT-IR、TGA、溶解性测试和拉伸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 780cm-1、1 720cm-1和744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所得聚酰亚胺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氛中,起始降解温度506.6~519.6℃,10%失重温度(T10)为534.4~542.3℃、800℃质量保持率为52.7%~61.7%.所得聚酰亚胺膜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吸水率分别为128.2~281.3MPa、1.82~4.45GPa、100.0%~11.9%、0.52%~0.70%.
- 黄明富颜善银舒亚莎王丽沈杰徐明易昌凤
- 关键词:共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可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