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松
- 作品数:40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美术观的文化维度
- 2010年
- "观"即"看"。这是"观"单独搁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然而一旦它组合成"中国美术观"时,所谓的"观"也就被置于"中国的"、"美术的"和"观照的"三根轴线所构成的复杂坐标系之中,而成为不一般的"看"了。此时的"看"显然是以"中华民族"为立足点或出发点、以"视觉艺术"为本体或对象、以"审美观照"为本质或属性,对中国美术所作出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认识。
- 滕小松
- 关键词:中国美术文化维度《现代汉语词典》审美观照视觉艺术坐标系
- 张肇达时装设计的文化审美指归
- 2010年
- 张肇达从中国的山川和文化中领悟到独特的视觉智慧和艺术精神,借助时装的方式把黄河、江南、紫禁城、西双版纳等编织成气势磅礴的自然华章,营构出一个个玄妙的艺术时空。这些以国家地理为题的系列时装设计流溢出强烈的东方文化神韵、恢宏的审美气势和强烈的绘画意味,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
- 滕小松
- 关键词:时装设计
- 自由表达的可能——关于潘鹤的两组雕塑草稿
- 2005年
- 在中国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雕塑领域里,艺术家自由表达的空间是十分狭小的。本文以潘鹤为例探讨了雕塑家在雕塑草稿中渗进个人感情进行自由表达。
- 滕小松
- 关键词:雕塑草稿
- 形而内外:亨利·摩尔的雕塑空间拓新被引量:1
- 2012年
- 空间变革无疑是现代艺术拓新的着眼点之一。特别是,空间概念的泛化极大地推进了传统雕塑向现代雕塑的转化。克利斯托夫对阳性——地面建筑物的包裹所作出的“凸空间”、海泽对阴性——地下凹槽的挖掘所作出的“凹空间”以及瓦尔特德·玛丽亚对阴阳之间——天地的连接所作出的“空间对话”,已经把传统的空间概念的疆界扩宽了。
- 滕小松
- 关键词:现代雕塑传统雕塑现代艺术建筑物
- 公共艺术的生态意识
- 公共艺术和生态环境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必然联系.公共艺术的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对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对大自然的尊崇、对市民精神的'环保'、对城市废旧资源的利用以及对自身创作的生态系统化.
- 滕小松
-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生态意识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潜在与显现
- 本文坚持历史叙述与逻辑分析相统一以及个案考察与综合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原则,首先考察七位具有典型意义的雕塑家的雕塑草稿,进而论述雕塑草稿的潜在品格和雕塑草稿对雕塑创作过程的显现。 雕塑草稿在“加减乘除”之后无论成为了正...
- 滕小松
- 关键词:雕塑草稿
- 文献传递
- 汉字设计的基本向度
- 2010年
- 从汉字符号中领受设计元素,从汉字思维中感悟设计理路,从汉字构造中体会设计方法,从汉字诗性中品味设计意境,这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经常的做法。
- 滕小松
- 关键词:汉字设计向度汉字符号汉字构造字思维
- 城市雕塑让人欢喜让人忧被引量:4
- 2007年
- 城市雕塑的发展势头“猛”得让人激动。
- 滕小松
-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形象思维观念
- 工笔画的概念嬗变和文化维度被引量:3
- 2010年
- "工笔画"作为一个画种的事实可谓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规范的绘画品类概念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才正式提出来。"工笔画"名称的最初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人写意画的强势压力下所引发的一种概念标举。"工笔画"概念之所以比"细画"、"工画"、"工致画"和"工细画"能持久地流传开去并得以固定下来,是因为它自身的文化维度准确地昭示了中国文化的立体结构。从"细画"、"工画"到"工致画"、"工细画",再到"工笔画"的嬗变也折射出工笔画的审美流变。工笔画的概念嬗变和审美流变尽管得到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冲击和文化滋养,但它最终受制于中国文化。
- 滕小松
- 关键词:工笔画中国文化审美流变
- 雕塑艺术的生态向度——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述评被引量:1
- 2007年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把"雕塑与生态"这一国际性的时代热门话题抛撒在"天府之国"成都橙黄橘绿的余韵中.论坛期间,还同时推出颇具拓展性和针对性的"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
- 滕小松
- 关键词: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城市雕塑城市建筑雕塑生态雕塑雕塑雕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