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佳琪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骨髓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紫癜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教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组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性疾病
  • 1篇学生教学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机构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潘佳琪
  • 3篇张延清
  • 3篇徐萍
  • 3篇王巍
  • 2篇李晓云
  • 2篇王巍
  • 2篇高海燕
  • 2篇王京华
  • 1篇田垚垚
  • 1篇金英兰
  • 1篇张延清
  • 1篇陈曦
  • 1篇姜华
  • 1篇姜永芳
  • 1篇陈丽艳
  • 1篇常玉莹
  • 1篇高新宇
  • 1篇王鹏鹏
  • 1篇闫金松
  • 1篇杨岩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单纯del(5q)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单纯del(5q)是MDS分型中的一个独立的亚型,WHO 2016版MDS诊断标准将仅有del(5q)或del(5q)伴有1个其他异常[-7、del(7q)除外]均定义为MDS伴单纯del(5q)[1]。这一概念的更新,扩大了MDS伴单纯del(5q)的诊断范围,刘丹等[2]分析了77例MDS伴单纯del(5q)患者,其中13例伴1个非-7/del(7q)的其他染色体异常。目前国内尚未见MDS del(5q)伴Ph^+染色体异常的报道,本研究我们报道1例Ph+的MDS伴单纯del(5q)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张延清刘仁同潘佳琪徐萍李晓云于丽倩高海燕姜永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诊治情况MDS
整合素β1诱导宫颈癌细胞MMP-2的表达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宫颈癌SiHa细胞系中表达的影响,来探讨宫颈癌的转移机制。   方法:是逆转录PCR方法检测SiHa细胞黏附纤维粘连蛋白不同时间对MMP-2、TIMP-2 mRN...
潘佳琪
关键词:整合素Β1宫颈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参与抗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破坏机制的认识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对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 2017年2月收治的 ITP 患者60例(GⅡb/Ⅲa阳性),感染导致血小板减...
潘佳琪王巍
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在住院医师骨髓穿刺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级至2021级血液科轮转的住院医师共120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骨髓穿刺术技能培训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技能考核成绩[(67.11±4.46)分]与对照组技能考核成绩[(66.02±4.34)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8),观察组骨髓穿刺术过程、操作时间、医患沟通能力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情景模拟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住院医师骨髓穿刺术操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潘佳琪王鹏鹏张延清徐萍高海燕陈曦
关键词:情景模拟骨髓穿刺术教学住院医师
TBL教学模式在血液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ning,LBL)在血液科生产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TBL组,33人)和对照组(LBL组,33人)。总论部分均采用LBL法进行教学,其他分别用相应教学方法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成绩比较,综合题测试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留学生在综合概括表达能力、主动学习扩展知识等方面较对照组留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BL教学法在留学生血液科生产实习中应用效果良好,但具体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潘佳琪张延清王巍常玉莹高新宇金英兰
关键词:留学生血液学LBL教学
白介素-6与硼替佐米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炎症因子在硼替佐米诱导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潜在作用,研究Th2细胞分泌的白介素-6(IL-6)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将接受四个疗程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3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患者就诊时及每次硼替佐米给药前的感觉、运动神经症状,并在就诊时及完成四个疗程后,或出现临床指征时进行神经生理学测试(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的研究及定量感觉检查)。硼替佐米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亚群Th1和Th2的比例,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炎症因子IL-6的含量。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8例在治疗期间进展为周围神经病变。18例疼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Th2细胞明显占优势,并且IL-6的水平显著增加。结论硼替佐米导致CD4+亚群Th1与Th2比例失衡,Th2细胞分泌的高水平IL-6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相关。
赵薇薇王巍刘怡君王孟林潘佳琪田垚垚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TH2细胞白介素-6神经性疼痛
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病毒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早期死亡4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病毒(EBV)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移植并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V-PTLD共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1岁;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第2次完全缓解,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均接受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均采用清髓加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10 mg/kg),供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治疗以甲泼尼龙为主,2例应用巴利昔单抗。从移植至诊断EBV-PTLD的时间为移植后49~70 d。4例患者均为播散性,伴有全身表现,多处淋巴结受累,高热;3例伴有结外表现(1例扁桃体、肝、脾受累,2例肝、脾受累),无溶骨病变。4例患者白细胞计数(5.97~121.55)×10^(9)/L,2例异常增高,分别为66.92×10^(9)/L和121.55×10^(9)/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示:CD20、PAX5、CD138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50%。所有患者骨髓均受累,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群单克隆细胞,为B细胞和浆细胞;3例λ轻链、1例κ轻链限制性表达。4例均采用利妥昔单抗、减停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及地塞米松)治疗,其中3例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1例输注EBV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4例患者均治疗无效,疾病迅速进展,从诊断EBV-PTLD到临床死亡时间为5~35 d;死亡原因:2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为PTLD进展。结论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V-PTLD较为罕见,病情凶险,进展快,易发生早期死亡;利妥昔单抗早期抢先治疗及诊断后多药联合治疗可能降低早期病死率。
张延清王卉闫金松王巍张丽娜谢佳君徐萍毕海量潘佳琪刘洪辰周栋张成涛杨岩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R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浆细胞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对TTP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断为TTP的31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对所有病例的外周血涂片进行破碎红细胞计数。结果 31例患者仅4例(12.9%)出现典型TTP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27例TTP患者(87.1%)出现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本组病例外周血涂片均存在破碎红细胞,中位数值为10.0%,范围为3.0%~20.0%.本组病例的治疗以血浆置换和输注血浆为主,治疗有效率88.46%;接受血浆输注治疗的患者缓解率仅为18%,而死亡率为82%。结论 TTP的诊断仍然依赖临床特点,破碎红细胞计数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指标。血浆置换联用血浆输注仍是治疗TTP的首选方法,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控制TTP的病情。
潘佳琪王京华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6例CNS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CNSL类型, 将其分为原发性CNSL(PCNSL)组(n=30)和继发性CNSL(SCNSL)组(n=26)。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分型、治疗前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β2-微球蛋白(MG)值、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Ki-67表达水平等临床资料, 并计算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生存(OS)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构成比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PCNSL组和SCNSL组患者的IPI评分构成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3, P<0.001)。2组患者的病理分型构成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68, P=0.127), 均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 分别占96.7%(29/30)和73.1%(19/26)。②本研究52例可评估疗效CNSL患者的ORR为61.5%(32/52)。PCNSL组患者的ORR为75.0%(21/28), 高于SCNSL组的45.8%(11/24),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65, P=0.031)。③本研究56例患者的OS期为(24.0±4.5)个月, PCNSL组患者的2年OS率为56.6%, 高于SCNSL组的25.7%,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0, P=0.003)。④ 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放疗联合化疗为CNSL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58, 95%CI:0.097~0.687, P=0.007)。结论 DLBCL为CNSL患者的主要病理亚型,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方式为CNSL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CNSL患者疗效优于SCNSL患者。
潘佳琪王巍赵薇薇陈丽艳姜华
关键词:放射疗法诱导化疗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7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ITP患者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潘佳琪徐春林李晓云王京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