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2篇术后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固定
  • 1篇导管固定方法
  • 1篇动脉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手术
  • 1篇心脏病术后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性
  • 1篇婴儿
  • 1篇婴幼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4篇潘妹子
  • 1篇陈丽珍
  • 1篇杨清燕
  • 1篇蔡艺辉
  • 1篇卢美婷
  • 1篇吴玉丽
  • 1篇罗美凤
  • 1篇林丽梅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拔管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婴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拔管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外科择期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患儿60例,以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6 h为分界线,分为早拔组和常规组,各30例。结果早拔组和常规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喉头水肿发生例数、VAP发生例数、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拔组明显低于常规组;而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实施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措施,促进婴儿的早期康复和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陈丽珍蔡艺辉罗美凤林丽梅黄梅治潘妹子许陪霞吴玉丽
关键词:婴儿心内直视手术拔管
改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60例,术中均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型号为1624W的3 M透明敷贴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型号为9546HP的3 M透明敷贴,并将导管末端的分叉支架用3 M加压固定胶带向上固定于同侧耳垂,比较两组固定效果及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固定有效27例,高于对照组的20例;观察组患者局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有效性,能降低局部的感染率。
潘妹子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1年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由于婴幼儿生理、组织结构的特点,围术期易出现肺部感染、拔管困难、肺高压危象等并发症,可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严密监测护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肺高压危象,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甚为重要。
潘妹子卢美婷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康复护理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胸腔镜瓣膜置换术后的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胸腔镜瓣膜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75例经胸腔镜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7例在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参照组(27.03%)(χ^(2)=4.789,P=0.029);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参照组(75.68%)(P<0.05)。结论:经胸腔镜瓣膜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显著效果。
杨清燕曾丽秋潘妹子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康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