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建明

作品数:140 被引量:1,047H指数:2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0篇沉积物
  • 14篇深海
  • 13篇表层沉积物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营养盐
  • 10篇叶绿素A
  • 10篇有机碳
  • 10篇海域
  • 9篇大洋
  • 9篇长江口
  • 8篇植物
  • 8篇水体
  • 8篇夏季
  • 8篇南大洋
  • 8篇浮游植物
  • 7篇生物地球
  • 7篇生物地球化学
  • 7篇开关
  • 6篇密封

机构

  • 120篇国家海洋局第...
  • 28篇国家海洋局
  • 20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40篇潘建明
  • 48篇刘小涯
  • 44篇张海生
  • 36篇扈传昱
  • 25篇于培松
  • 22篇杨俊毅
  • 19篇薛斌
  • 17篇钱鑫炎
  • 17篇韩正兵
  • 14篇周怀阳
  • 14篇郑旻辉
  • 12篇孙维萍
  • 12篇武光海
  • 10篇陈建芳
  • 9篇卢冰
  • 9篇胡佶
  • 8篇赵军
  • 7篇张海峰
  • 7篇朱纯
  • 7篇王春生

传媒

  • 21篇海洋学报
  • 18篇海洋学研究
  • 13篇极地研究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地球化学
  • 4篇沉积学报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海洋通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2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与评价被引量:31
2010年
利用2006年秋季在浙江沿海潮间带采集的27个典型的双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类软体动物(贝类)样品,分析检测了其肌肉组织中锌、铜、镉、砷、铬、铅和汞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种类贝类肌肉组织中的含量是不同的,铜、锌元素的含量相对最高,铅、镉、铬和砷元素的含量次之,汞元素的含量最低;重金属元素在贝类体内吸收过程中可能存在拮抗作用,铅、铬、砷与铜、锌元素含量负相关性显著。(2)双壳纲贝类对重金属元素的生物累积最明显,其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具有明显优势。(3)生物体质量评价表明,铜、锌元素在贝类体内的富集明显,具有潜在的生物累积危害,其他重金属元素在贝类体内的累积均没有超过"潜在危害"的阈值;牡蛎体内铜、锌元素的含量超过海洋生物Ⅲ级质量标准,并超过无公害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污染现象,其余贝类生物质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基本良好。
孙维萍潘建明刘小涯黄永祥郑旻辉
关键词:贝类重金属
花鸟山外海域几种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6
2000年
综合运用 SEDEX化学法、ASPILA化学法和 XRF仪器分析法 ,对在东海赤潮多发区花鸟山外海域采集的柱状沉积物进行了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含量的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在沉积柱垂向上的分布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采样深度范围内 ,总磷 (TP)、有机磷 (OP)和铁结合态磷 (Fe - P)的含量自下而上增高 ,而吸附态磷 (Ad - P)、自生钙结合态磷 (Ca- P)与碎屑态磷 (De- P)的含量向上递减。样品柱具有较均匀的粒度及矿物、化学组成 ,基本可以排除沉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变化对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影响 ,而且也不能仅仅用早期成岩作用来解释磷的上述行为。不同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陆源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周怀阳郑丽波王怀照陈建芳潘建明
关键词:柱状沉积物磷含量无机磷
纳米二氧化硅与汞(Hg^2+)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联合毒性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纳米材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部分纳米颗粒物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废弃物排放等途径进入海洋.当纳米颗粒物与海洋中的污染物(如与重金属)共存时,因其独特的物化特性往往会成为污染物的良好载体并在生物体内累积,从而增加已有污染物和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海洋环境构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单一纳米材料的生态毒性效应,有关纳米颗粒物与污染物的复合生物效应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已广泛应用的纳米Si O2与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Hg^(2+)对东海常见海洋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24 h-EC50、48 h-EC50和72 h-EC50值分别为56.3μg·L^(-1)、58.6μg·L^(-1)和36.8μg·L^(-1);低浓度的纳米Si O2(1 mg·L^(-1)和5 mg·L^(-1))未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较高浓度的纳米Si O2(≥10 mg·L^(-1))会显著(P<0.05)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并且提升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微藻的抗氧化系统.添加1 mg·L^(-1)纳米Si O2会增强Hg^(2+)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作用,Hg^(2+)的24 h-EC50和48 h-EC50分别下降至41μg·L^(-1)和43μg·L^(-1),虽然1 mg·L^(-1)纳米Si O2本身没有对中肋骨条藻产生生长抑制作用,但是能够明显增强Hg^(2+)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纳米Si O2对Hg^(2+)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在60 min时,100 mg·L^(-1)纳米Si O2对100μg·L^(-1)的Hg^(2+)的吸附率为90.08%,最大吸附量为5.92 mg·g^(-1).吸附了Hg^(2+)的纳米Si O2在中肋骨条藻内的累积可能是造成这种协同毒性的主要原因.
章哲超胡佶刘淑霞张偲刘小涯叶陈军潘建明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中肋骨条藻联合毒性
象山港部分金属元素的百年沉积记录及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象山港沉积物柱状样中常量元素Ti、K、Ca、Fe、Mn和微量元素Pb、Rb的含量。通过^(210)Pb定年,分析了象山港近百年来元素的沉积记录变化特征。结合沉积物粒径、有机碳、无机碳、总氮等理化参数,通过计算富集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物源和环境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Ti、K、Ca、Fe、Mn、Pb、Rb的含量分别为0.45%~0.52%、2.14%~2.58%、2.48%~3.13%、4.54%~5.83%、546×10^(-6)~868×10^(-6)、23×10^(-6)~37×10^(-6)、113×10^(-6)~130×10~(^(-6)),与中国其他近岸海域具有很好的可比性。象山港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Ti、K、Ca、Fe、Mn、Rb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物质,没有出现明显的富集;而沉积物中的Pb自1980年以来出现了富集现象,其含量在近年来可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金属元素Ti、K、Fe、Mn、Rb、Pb易于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沉积物中赋存,而Ca则以无机碳酸钙的形式赋存于象山港底质中。通过与百年来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的比较,发现陆源性金属元素的沉积记录异常与历史降水异常年份具有耦合性。
孙维萍徐晓群刘强曾江宁蓝木盛刘瑞娟赵晨辉潘建明
关键词:金属元素沉积物象山港
长江、老黄河口及东海陆架沉积有机质物源指标及有机碳的沉积环境被引量:29
2005年
利用2002年9月'东方红2号'调查船调查中获得的沉积物样品,定量研究了长江、老黄河口以及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姥鲛烷和植烷)两种天然示踪物,结果表明:(1)各采样站位样品的碳数范围为n-C14~n-C34,主要可分为陆源单峰、双峰和石油污染等3种类型.(2)长江口东南软泥区和浙江沿岸软泥区沉积物样品中高碳正构烷烃n-C27、n-C29和n-C31含量较高,奇碳优势显著,表明其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占优势;相反,'东海冷涡'泥质区和黄海中南陆架区沉积物样品中的低碳正构烷烃n-C17、n-C18和n-C19含量较高,奇偶优势不明显,表明其来源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细菌为主.冲绳海槽泥质区沉积物样品中高碳与低碳正构烷烃的含量几乎相当,表明其来源为海洋低等生物和陆地高等植物共同输入,其中陆源物质是从东海陆架经底流搬运而来的.(3)有机质的堆积受控于物质供应和沉积环境两大因素.东海中陆架区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总量和有机碳含量为最低,这是由于台湾暖流的顶托,使黄河和长江两大物质扩散系统对该区的物质供应量减少,沉积速率低,潮流冲刷作用强,沉积物保存有机碳的能力较差;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有机碳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浙江沿岸软泥区(E5站)和冲绳海槽泥质区(P4站);'东海冷涡'泥质区沉积环境最为适宜,但是陆源有机质供应则相对较少.
朱纯潘建明卢冰扈传昱刘小涯叶新荣薛斌
关键词:长江正构烷烃泥质区固碳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铜、镉、锌的分布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获得的水样,研究了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痕量元素铜、镉、锌的含量及其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得普里兹湾铜、镉、锌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6—2.86、0.020—0.594、2.9—20.0μg·dm-3,平均值分别为1.15、0.143、11.2μg·dm-3。发现普里兹湾表层海水中铜、镉、锌的含量与南印度洋、南极海洋气溶胶及LarsemannHills湖泊群水体中的含量近似。研究表明,表层海水中铜、镉的含量及分布受悬浮颗粒物、初级生产力及盐度等的影响,锌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孙维萍扈传昱薛斌潘建明
关键词:痕量元素
南大洋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张海生潘建明扈传昱刘小涯刘子琳姚龙奎杨丹卢勇陈志强朱根海薛斌于培松
该课题首次开展了对夏季南大洋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DOC、POC的含量及分布的调查。获得了我国首批南大洋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有机碳的有关资料。首次开展了对夏季南大洋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POC的迁移砖化以及垂直通量的研究,建立起一...
关键词:
关键词:南大洋生物地球化学
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沉积物中热水活动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对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中国开辟区表层沉积物和短柱状沉积物的系统观察和分析,首次根据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两方面的证据,发现中国开辟区沉积物中热水活动及其产物的存在。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沉积物样品中普遍含有重晶石,部分样品中含量高达10%以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重晶石均为完整自形晶,并与同为自形的石英及钠长石共生。根据本区重晶石的地质背景及结晶形态,可以认为它的形成环境与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Guaymas相似,属热水成因。伴生的石英和钠长石亦为常见的热水矿物。这一共生组合的形成温度不低于70℃。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柱状沉积物剖面上,Ba的垂向分布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平稳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无明显变化;另一种为跃升型,并伴有其他活泼组分的同步变化。跃升型可视为热水活动在沉积历史上的记录。迄今为止,热水矿物组合主要见于东区的表层沉积物,而在西区,Ba在沉积物中的富集主要见于10cm以下层位。根据沉积速率推算,在中国开辟区西区的热水化活动记录比东区至少早0.1Ma。
周怀阳叶瑛沈忠悦倪建宇潘建明
关键词:沉积物多金属结核热水活动
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深海沉降颗粒物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8
2003年
利用1998~200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第15和16航次)在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海域所获得的沉积物捕获器样品的资料,对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海域颗粒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开展了该海域颗粒物通量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m深度,颗粒物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高通量出现在南极夏季的1月份,最低通量出现在4~7月份;通量的变化范围为13.00~334.59mgd-1m-2。捕获器中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生源物质(生物硅、有机质和碳酸钙),占总通量的50.62%~92.06%,而生源组分中又以生物硅为主要成分,其值介于9.30~136.33mgd-1m-2之间,占总通量的40.74%~74.21%。有机质和碳酸钙的通量远小于生物硅,分别平均占总通量的9.06%±4.26%和4.42%±2.14%。颗粒物中各组分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通量明显相似,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主要归因于研究海域海冰的形成与消退。在垂向变化上,1月份1000m深度颗粒物通量高于2000m深度,这表明该海域颗粒物的转化主要发生在上层水体。
张海生扈传昱潘建明陈志强陈波刘小涯卢勇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通量沉积物捕获器深海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获取了夏季沉降颗粒物通量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颗粒有机碳平均通量分别为4088.13,508.99μmol/(m^2·d),生物硅则分别为7358.91,2034.63μmol/(m^2·d),其中生物蛋白石占夏季颗粒物通量均超过70%,表明硅藻是普里兹湾夏季的优势种和沉降通量的主要贡献者.2014~2015年有机碳沉降通量仅为2009~2010年12.5%,主要是由于缺少压舱物无法使上层有机质发生快速沉降,造成异养微生物对上层水柱中有机质降解程度更高,进一步影响有机碳的沉降效率.与非硅藻优势种的海域相比,夏季普里兹湾具有非常高的沉降通量和沉降效率,利用Martin曲线估算夏季普里兹湾的100m深度沉降通量平均为净初级生产力的8.67%,主要归因于硅藻的高沉降效率.为了预测南极海域生物泵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南大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变化.
韩正兵韩正兵孙维萍扈传昱扈传昱潘建明赵军张海峰李栋
关键词:沉降通量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