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光婧
- 作品数:2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1978—2007年三大棉区陆地棉品种特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1978—2007年间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审定推广的陆地棉品种遗传性状变化特点。以《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及品种审定公告为数据源,利用SAS8.0统计软件对839份陆地棉品种的14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方差和变化规律分析。纤维长度、衣分、生育期、马克隆值、单铃重等性状在不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差异小,稳定性好,枯黄萎病抗性、叶色和种植密度在各棉区品种间变化差异均很大。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好,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差,种植密度大小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纤维比强度强弱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且相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每公顷皮棉产量高低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特别是新疆棉区有利于发展优质棉,长江流域棉区应加强抗病品种的培育,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棉区之间不宜相互引种。
- 焦光婧孙君灵何守朴杨晓东余学科杜雄明
- 关键词:陆地棉性状棉区
- 早熟抗虫棉中棉所30在丘陵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 1999年
- 为了探索Bt转基因抗虫棉在丘陵旱地的高产栽培技术,1996~1997年在河南安阳、河北磁县、邯郸等地进行了Bt转基因早熟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30试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30无论是春播,还是晚春套,或夏套均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在全生育期只防治一次棉铃...
- 黄双领焦光婧
- 关键词:棉花抗虫棉BT转基因栽培技术
- 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1
- 2014年
- 近年来,在国外种子企业冲击下,国内种业全线动摇,市场的控制权面临易手,农作物安全遭遇挑战。为了探讨开展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当前中国商业化育种现状与国外种业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了当前中国种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科技型种子企业、成长型种子企业和经营型种子企业实现商业化育种的途径。总结出商业化育种的概念,提出了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总体目标、育种途径和育种策略,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种业强国,必需拥有国际一流的跨国种业集团,以及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和先进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 杨晓东余学科黄玮琳焦光婧
- 关键词:农作物商业化育种
- 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直播常规棉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麦后直播棉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以泗抗1号为对照,选用不同熟性的常规品种在长江下游棉区进行大田麦后直播试验;并与移栽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适宜长江下游麦后直播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与移栽方式相比,直播棉花生育进程推迟,果枝、果节和成铃减少,铃重降低,霜前花率低。泗抗1号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稳定但高产难。中棉所60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不够协调,产量低。中ZM6302生育进程快于泗抗1号和中棉所60,霜前花率和子棉产量也与这两品种相当。中棉所50生育进程快,霜前花率大幅度高于其他品种。因此,中ZM6302和中棉所50是该区较适宜的麦后直播棉花品种。
- 周关印张西岭刘金海李根源焦光婧王致春刘瑞显杨长琴
- 关键词:麦后直播
- 包装袋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袋。;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棉花水溶肥料的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图案与颜色相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
- 薛中立李根源焦光婧王晓辉彭振余学科黄群张西领
- 文献传递
- 包装箱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棉花种子的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图案与颜色相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仰视...
- 焦光婧余学科薛中立李根源黄殿成杨晓东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沿海地区林、棉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 2012年
-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海岸线长954km,是国家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上述三市也是国家和江苏省棉花生产优势区域。2009年江苏省沿海地区植棉面积20万hm^2左右,约占全省棉花面积的75%。
- 唐瑞玥焦光婧徐伟唐宏达
- 关键词:棉花生产高产栽培技术防护林体系工程间作植棉面积
-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66
- 2012年
- 中棉所66(国审棉2008020)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焦光婧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生物技术
- 1978—2007年中国陆地棉品种主要特性变化趋势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研究中国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性状在不同年代间的变化规律,利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在1978—2007年审定推广的836份陆地棉品种数据库,对陆地棉品种的14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棉区品种的单铃重、皮棉产量和比强度三个性状随着年代变迁,呈明显升高趋势,比强度尤为突出;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种植密度随着年代变迁在逐渐降低,而西北内陆棉区的种植密度在增加;叶色、第一果枝节位、铃形、马克隆值和枯、黄萎病抗性在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生育期、衣分、纤维长度在年代间变化平稳,株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变化趋势也较平稳。研究得出1978年以来中国棉花审定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稳定一致且表现良好,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尤其纤维比强度)有明显改良,在马克隆值和枯、黄萎病抗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焦光婧孙君灵何守朴杨晓东杜雄明
- 关键词:棉花
- 棉萎克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示范初报被引量:2
- 2016年
- 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预防和控制作物枯黄萎病的新型多功能肥料"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喷施后发病株病斑停止扩展,随着新生叶的生长,病情指数逐渐下降,喷施7天、14天后病情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6.2%、-29.7%,空白对照分别为138.9%、208.3%,防控效果可达100%;喷施区棉花的农艺性状得以改善,增加了有效果枝数、果节数、前期成铃数,降低了空枝数、蕾铃脱落率,单株成桃数增加5.8个,单产籽棉增加643.5 kg/hm^2,增产13.7%。
- 彭振焦光婧金以龙段兰玲黄露余学科李根源张西岭薛中立
-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