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振刚

作品数:75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财政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3篇小麦
  • 15篇农业
  • 15篇春小麦
  • 12篇APSIM模...
  • 11篇旱地
  • 9篇碳排放
  • 8篇网络
  • 7篇小麦产量
  • 6篇家畜
  • 6篇春小麦产量
  • 5篇农牧
  • 5篇耕作
  • 5篇耕作措施
  • 5篇旱地春小麦
  • 5篇不同耕作
  • 5篇不同耕作措施
  • 4篇氮肥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温度

机构

  • 74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作者

  • 74篇燕振刚
  • 34篇李广
  • 23篇刘强
  • 18篇董莉霞
  • 11篇王钧
  • 11篇聂志刚
  • 8篇李薇
  • 7篇闫丽娟
  • 5篇罗珠珠
  • 5篇李玥
  • 3篇冯连生
  • 3篇王琦
  • 3篇赵淑琴
  • 2篇王瑾
  • 2篇陈蕾
  • 2篇高珍妮
  • 2篇王联国
  • 2篇李艳梅
  • 2篇黄高宝
  • 2篇杨孝朴

传媒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网络信息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作物研究
  • 2篇热带农业工程
  • 2篇软件导刊
  • 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1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被引量:1
2006年
在构建甘肃省基层农业信息网络过程中,为了让信息更安全,更稳定,本文提出了建设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冯连生燕振刚
关键词:农业信息网络安全防火墙数据安全
基于EFAST方法的APSIM模型N_(2)O排放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2024年
为定量讨论APSIM模型中各类参数对旱作麦田N_(2)O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19-2021年以‘定西35号’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对影响春小麦模型输出的各类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模型输入对作物品种参数、气象参数、土壤参数及管理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春小麦排放N_(2)O气体指数影响最敏感的作物品种参数为出苗到拔节期积温,其次是初花期积温、灌浆期积温、春化敏感性指数、潜在灌浆速率、光周期作物敏感指数;气象参数对排放N_(2)O气体指数影响最敏感的是日最高温度,其次是降雨量、日最低温度;土壤参数对排放N_(2)O气体指数影响最敏感的是田间持水量,其次是土壤容重、小麦萎蔫系数、小麦吸水系数;管理参数对排放N_(2)O气体指数影响最敏感的是施氮量。运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可快速筛选出模型敏感参数,简化参数率定过程。
徐子翔董莉霞李广燕振刚王钧聂志刚逯玉兰
关键词:春小麦APSIM模型
气候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区划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区划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调整春小麦种植格局。该研究以甘肃农牧交错带30个气象站点1971—2020年的气温和降水时序数据为基础,用BP神经网络对异常和缺失数据进行了插补,依据春小麦生长关键期和整个生育期对光、热和水的需求选取了年均温(温度因子)、年均降水量(水分因子)和≥0℃积温(热量因子)作为春小麦种植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计距平法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3个区划指标进行了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及突变检验,运用Arc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年均温为6.84℃,年均温以0.56℃/10 a的速率增加,增温趋势明显,于1998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以6.10 mm/10 a的速率呈略微增加趋势,1980年发生突变;≥0℃积温以155.41℃/10 a的速率呈显著升温趋势,≥0℃积温没有发生突变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年均温和≥0℃积温呈现出西部地区气温低,其他地区气温高的空间格局,而年均温倾向率和≥0℃积温倾向率则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递增的变化趋势;年降水量表现为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而年降水量倾向率则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步递增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可种植区海拔提升了565 m,使适宜春小麦种植的范围显著扩大,空间上向南、西扩展,总面积增加到1.66×10^(6)hm^(2),比1998年前增加了8.10×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06%,其中最适宜区范围扩大最为显著,增加了24.44个百分点。同时,春小麦种植适宜程度区划的区域分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1998年后甘肃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种植最适宜区耕地面积较1998年前增加了4.18×10^(5)hm^(2),适宜区缩小了2.20×10^(5)hm^(2),次适宜区缩小了1.17×10^(5)hm^(2),不适宜区缩小了6.80×10^(4)hm^(2)。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
逯玉兰李广闫丽娟董莉霞燕振刚聂志刚李杰王钧
关键词:种植区划气候变化春小麦
基于鲸鱼算法的旱地春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模型参数优化
2025年
【目的】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APSIM模型中与土壤N_(2)O排放相关的默认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在模拟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土壤N_(2)O排放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精确评估和管理农业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支持。【方法】采用2020—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安家坡旱农综合长期定位试验站测定的田间试验数据,结合气象局提供的1970—2021年气象数据,对APSIM模型中N_(2)O形成阶段的4个关键参数(土壤硝化潜力nitrification_pot、铵态氮在半最大利用效率时的浓度nh4_at_half_pot、反硝化系数dnit_rate_coeff、反硝化水系数计算的幂项dnit_wf_power),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单目标多参数优化。通过比较APSIM模型默认参数模拟值、优化参数模拟值和实测值的误差,评估优化后的APSIM土壤N_(2)O排放模型的准确性。【结果】通过多次执行优化程序,最终获得了4个参数的最优组合。其中,土壤硝化潜力为7.62 mg·kg^(-1)·d^(-1)、铵态氮在半最大利用效率时的浓度为49.3 mg·kg^(-1)、反硝化系数为0.00063、反硝化水系数计算的幂项为0.64。与APSIM模型的默认参数相比,决定系数R 2从0.432提升至0.719,均方根误差RMSE从39.42μg·m^(-2)·h^(-1)减少至25.37μg·m^(-2)·h^(-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从18.51%下降至11.92%。鲸鱼算法在优化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性。优化后的APSIM模型在模拟土壤N_(2)O排放方面的精度显著提高,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率定。【结论】通过应用鲸鱼算法,4个关键参数得到了精确调整,使得模型的预测误差显著减小,明显地改善了APSIM模型在模拟土壤N_(2)O排放的性能。优化后的模型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证明了该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牟树佳董莉霞李广燕振刚逯玉兰
关键词:APSIM模型参数优化旱地土壤
基于改进YOLOv8的中药材图像识别
2024年
针对传统中药材检测任务中识别效率低、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选取77种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拍摄图像和在互联网获取图像的方式,并结合旋转平移、高斯噪声等数据增强技术,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4万多张图像的数据集。在模型改进方面,对第八代只看一次目标检测算法(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YOLOv8)的Backbone部分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引入了DSConv和Biformer注意力机制。DSConv能够自适应地关注细长和曲折的局部特征,而Biformer则通过双层路由机制,实现了内容感知的稀疏模式,提高了模型对图像细节和关键目标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6.4%、98.0%和97.7%,相较于原模型的精确率和平均精度分别增长了1.7百分点和1.0百分点。在中药材检测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效果。
赵哲燕振刚陈蕾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计算量大、漏报率和误报率高等缺点,在设计入侵检测系统时,采用与传统模式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型,在linux平台下从网络数据包构造、数据包捕获、数据包协议分析、入侵规则建立、模式匹配、入侵事件检测和入侵响应几方面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分析系统性能,表明该入侵检测系统拥有检测速度快,漏报率低等特点。
燕振刚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APSIM模型的不同氮肥方案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域旱地春小麦叶片的生长规律.【方法】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调试APSIM模型参数,利用调参后的APSIM模型模拟低氮量N1、中氮量N2和高氮量N33种氮肥方案下小麦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APSIM模型对不同氮肥方案下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有较高的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范围在0.100~0.366,决定系数(R2)介于[0.808,0.975],有效性指数(Me)的范围在0.507~0.911.在中氮方案下的RMSE值最小,R2值最大,Me值最大.【结论】在中氮方案下APSIM模型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更高的解释程度和更好的有效性;其次是低氮方案;高氮方案下的模拟效果较差.
逯玉兰李广闫丽娟燕振刚聂志刚董莉霞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APSIM模型
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响应的模拟与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探索气温波动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2个因素进行了9种水平的交叉组合设计,应用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模型模拟各种情况下春小麦产量,采用二次多项回归、单因素边际效应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春小麦产量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最高温度不变时,最低温度每升高0.25℃,最大增产1.40%,平均增产1.34%,最低温度升高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当最低温度不变时,最高温度每增加0.25℃,最大减产2.88%,平均减产2.42%,最高温度升高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负效应,产量随最高温度的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下降变化;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存在负的协同效应,最高温度升高造成春小麦的减产效应超过最低温度升高的增产效应。平均温度的升高引起春小麦减产,主要是由最高温度的升高引起的。
董莉霞李广刘强燕振刚罗珠珠
关键词:APSIM模型春小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旱地
基于APSIM模型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53
2012年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旱地春小麦生长的影响机理,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试APSIM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用APSIM模型模拟7个温度水平和7个CO2浓度水平组合设计下的春小麦产量,并采用二次多项回归和通径分析研究春小麦产量对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温度不变,CO2浓度每升高100 mol·mol-1,春小麦平均增产4.9%,最大增产可达到14.6%;春小麦产量随CO2浓度升高呈递增型二次抛物线变化,但春小麦产量会出现报酬递减。当CO2浓度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春小麦平均减产6.1%,最大减产幅度高达14.2%;春小麦产量随温度升高呈递减型二次抛物线变化。温度和CO2浓度同时升高对春小麦产量存在正的协同作用,但温度对春小麦产量负效应大于CO2浓度对春小麦产量的正效应。温度和CO2浓度同时升高会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形成不利。
李广李玥黄高宝罗珠珠王琦刘强燕振刚赵有益
关键词:APSIM旱地春小麦温度CO2浓度
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定实验用电磁式定位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定实验用电磁式定位架,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盖和电磁铁,管盖上端面轴心处开设有圆孔,管盖下端面边缘垂直向下设有凸沿;电磁铁包括外壳和固定于外壳内部的铁芯,外壳和铁芯均为圆...
马玉婷燕振刚马小军屠鹏边红霞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