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亮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主题

  • 4篇中国画
  • 4篇国画
  • 3篇中国画理论
  • 3篇戏曲
  • 3篇画理
  • 2篇文本
  • 2篇文本结构
  • 2篇戏曲人物
  • 1篇用笔
  • 1篇中国古代画论
  • 1篇水墨
  • 1篇水墨画
  • 1篇题材
  • 1篇题材内容
  • 1篇宗白华
  • 1篇西画
  • 1篇西学
  • 1篇西学东渐
  • 1篇写实
  • 1篇李方膺

机构

  • 8篇中国戏曲学院

作者

  • 8篇王云亮

传媒

  • 3篇戏曲艺术
  • 1篇荣宝斋
  • 1篇美术研究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艺术教育
  • 1篇中国美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传统中国画理论的文本结构特点
2013年
中国古代画论有多种形式,如赞、品、评、鉴、录、断、议、论、序、叙、记、志、史、传、谱、诀、编、集、跋、说、随笔、问答、论画诗等,而且往往是史、理论、批评三者合一,有些看似是史的形式(如记、志、史、传等),
王云亮
关键词:文本结构画理中国古代画论
戏曲与中国画之传统形式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戏曲与中国画同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滋生、发展,在艺术方式、艺术特征、美学规律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相同或相通处,所以戏曲家与国画家常常以对方为鉴谈艺。然系统比较两者的文论专著却鲜见。戏曲与中国画到底有哪些相同或相通处,从艺术形态学角度对戏曲与中国画的传统形式进行考察比较,也许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期望能对戏曲家与国画家以对方为鉴谈艺有所益处。
王云亮
关键词:戏曲中国画
李方膺墨竹形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清代中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墨竹极富个性,用笔方硬钝劲,给人以方、硬、劲、沉、重的审美感受。其方笔形态的竹叶在墨竹史上个性十分鲜明,与之前的尖笔形态的竹叶很不相同。从墨竹形态发展史来考察他的墨竹形态,就会发现他在墨竹形态发展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将大写意墨竹推向高峰阶段的重要人物之一,且对清末及近现代以来的墨竹发展影响深远。从墨竹形态角度考察李方膺的墨竹,有可能真正揭示他在墨竹发展史上的价值、作用和地位。
王云亮
当代戏曲人物水墨画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20世纪以来的戏曲人物水墨画经历了开拓期、成熟期、多元发展期三个阶段,其表现方式发展出四大笔墨结构类型:松散结构类(关良式)、张力结构类(叶浅予式)、几何结构类(林风眠式)、写实结构类(写实式)。四种结构类型即是四种表现方式的发展路径。当下水墨戏画的发展有成绩,也有问题。年轻的戏画家在水墨戏画的"入戏"方面不及老一代戏画家,还需要做认知与体验戏曲的功课。水墨戏画有浓厚的本土性特质,其在传播、弘扬戏曲文化方面有独特作用。
王云亮
“西学东渐”中的近现代中国画理论文本结构
2013年
传统中国画理论有其特殊的话语方式,在"西学东渐"的现代语境中,在古今中国画的中西对话中,中国画理论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对于近现代中国画理论,人们一直以来更多关注的是"说了什么",而对于"怎么说"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从话语方式的特定角度,着重从文本结构方面对近现代中国画理论的话语方式予以考察,力图揭示一些近现代中国画理论的话语特点及其内在本质。
王云亮
关键词:中国画理论话语方式文本结构
宗白华中国画理论中的“写实”一词被引量:4
2009年
"写实"一词是近现代以来受西方文艺理论影响而使用的词,该词是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本文首先简要考察了晚明至近现代中国人面对西方写实绘画做出反应的几个阶段的不同态度,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是中国人对西方写实绘画的态度发生激变的转折点,世纪之交也是"写实"一词在中国人的著作中出现的时期。"五四"之后"写实"一词在中国人的著作中被广泛使用。"五四"时期许多人在西画冲击下认为中国画不写实、不科学、不先进,在这种语境中,宗白华则认为中国画是重视"写实"的,反驳了那种认为中国画缺乏写实兴趣的观点。一般来说很多人都认为"写意"是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宗白华为什么多次强调中国画是重视"写实"的?其用意何在?他所使用的"写实"一词的内涵是什么?本文对此予以探讨。
王云亮
关键词:写实中国画西画
当代戏曲油画的表现路径及“本土化”问题被引量:2
2022年
自20世纪中期戏曲油画出现以来,至21世纪已发展为作品数量可观、艺术风格多样的状况,然这一领域至今缺乏深入的宏观研究。考察近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油画,其表现路径大致可分为“意象的表现”、“半抽象或抽象的表现”、“具象的写实”和“装饰性表达”四大类,每个类型中的作品又有不同的分化表现,总体表现形式上呈现为多元化态势。戏曲油画在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戏曲题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题材,从内容上对油画本土化起到自内而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戏曲人物造型(服装和化妆)形式、表演方式、舞台美术方式等从表现手法上对油画本土化起到形式上的自外而内的重要作用。
王云亮
关键词:本土化
当代戏曲人物工笔画的题材路径研究
2017年
当代戏曲人物工笔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题材内容方面较为丰富多样。对其题材的路径方向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从整体认识和理性把握戏曲艺术。基于此,文章对当代戏曲人物工笔的题材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对戏曲人物工笔画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王云亮
关键词:题材内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