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仁国

作品数:25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纳米
  • 6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助剂
  • 3篇面包酵母菌
  • 3篇酵母
  • 3篇加氢
  • 3篇磁性
  • 2篇修饰
  • 2篇印染
  • 2篇印染废水
  • 2篇预处理
  • 2篇生物吸附
  • 2篇顺磁性
  • 2篇四氧化三铁
  • 2篇酿酒
  • 2篇酿酒酵母
  • 2篇酿酒酵母菌
  • 2篇染料
  • 2篇吸附CU^2...

机构

  • 2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25篇王仁国
  • 15篇张云松
  • 10篇赵茂俊
  • 7篇童冬梅
  • 5篇田安民
  • 5篇代先祥
  • 5篇雷三忠
  • 5篇胡常伟
  • 4篇赵颖
  • 3篇许孟
  • 3篇张利
  • 3篇陈彤
  • 3篇曾武
  • 2篇田宇
  • 2篇李婷
  • 2篇陈沿利
  • 1篇吴明君
  • 1篇肖朝萍
  • 1篇黄乾明
  • 1篇马永毅

传媒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四川环境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教师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枯草芽孢杆菌对Cu^(2+)的吸附及菌体表面基团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生物吸附剂,讨论了其对Cu2+的生物吸附规律,并通过酸碱滴定这一表面分析手段,结合相关软件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菌体表面主要的基团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为6、吸附时间为24h,菌悬液用量和Cu2+初始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并兼顾经济成本;菌体对Cu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设定条件(室温(25℃)、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24h、Cu2+初始质量浓度为34.52mg/L、菌悬液用量为1.5mL)下,Cu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7.056mg/g;菌体表面带有—COOH、C=O、—OH、—NH、—CONH—、P—O—C等基团,且在酸碱滴定操作过程中,没有掩蔽菌体表面的某种基团,也没有发生细胞溶解而导致基团种类增加;增强溶液酸性可导致菌体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效应增加,导致H+与Cu2+竞争官能团,这正是酸度较高不利于菌体与Cu2+结合的原因之一。
赵颖王仁国陈沿利郑飞张云松赵茂俊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CU2+生物吸附酸碱滴定红外光谱
一种磁性酿酒酵母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印染废水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酿酒酵母菌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印染废水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酿酒酵母菌的前处理;采用交联法制备磁性酿酒酵母菌复合吸附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磁性酿酒酵母菌...
张云松赵茂俊王仁国田宇许孟
混酸预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吸附Cr^(3+)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并考察了溶液浓度、pH值、时间、共存离子、不同洗脱剂等因素对混酸处理前后多壁碳纳米管吸附Cr3+离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吸附量随时间和pH值增加而增大,且混酸处理后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0.5 mol/L HCl和0.1mol/L EDTA对吸附后MWCNTs解吸率均>80%。对混酸处理前后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TEM、Zeta电位I、R、分散性测试表征。结果显示:混酸处理MWCNTs后,使其孔容、比表面积、表面基团数量及水溶性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处理后MWCNTs吸附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谢林许孟张云松李婷王仁国雷三忠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洗脱CR3+
修饰作用对面包酵母细胞形貌及其吸附Cu^2+性能的影响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分别采用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修饰面包酵母,并将修饰前后的菌样用于含Cu2+废水的吸附研究.通过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吸附前后菌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化学修饰作用使菌细胞不同程度地发生形变,使其个体减小、表面粗糙且细胞粘连,以及Zeta电位改变,同时菌样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波数也发生变化甚至有新特征吸收谱线产生.这表明,修饰作用不仅改变了酵母细胞的外形结构、表面电荷,而且提高了菌表面有机官能团的数量及吸附活性,其中NaOH修饰作用还使菌细胞中羰基更加暴露.在吸附Cu2+的过程中,菌样表面羧基、羰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磷酰基等官能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云松王仁国代先祥雷三忠童冬梅
关键词:面包酵母化学修饰官能团扫描电镜ZETA电位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g.L-1、溶液pH值为6、Cu2+初始浓度10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min和120min时,Cu2+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张云松王仁国李婷童冬梅雷三忠
关键词:纳米TIO2紫外光光催化还原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微乳液还原法,用甲苯还原KMnO4制备了纳米MnO2。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所制纳米MnO2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得纳米MnO2为球型颗粒,其粒径范围为50~70 nm,比表面积大,表面存在大量活性-OH基团,高温煅烧使纳米MnO2从无定型向α晶型转变。以水体中Cd2+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吸附实验,研究表明溶液pH、煅烧温度、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pH=6时,300℃煅烧的MnO2吸附Cd2+效果较好,去除率达99.36%。,符合Langmuir模型。
赵颖王仁国曾武赵茂俊
关键词:纳米MNO2CD^2+
制备条件对CuO/SiO_2催化剂铜晶相的影响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负载量及含不同助剂的SiO2 负载的铜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硅酸凝胶生成速度的影响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正硅酸乙酯与乙二醇的体积比起主要作用 ,与金属铜盐的浓度基本无关。用XRD测试表明 ,本实验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中的CuO是高度分散的非晶相状态 ,极易还原。高铜负载量的催化剂在 5 0 0℃ ,空气气氛中焙烧 4h后有Cu的晶相产生 ,其中含Fe、Ni助剂的有助于铜盐在分解过程中被还原为晶相铜 ,而Zn。
王仁国童冬梅谢正强胡常伟田安民
关键词:氧化铜负载型催化剂铜基催化剂
Fe、V助剂对CuO/Al_2O_3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在 3 63~ 473 K,0 .1 MPa压力下 ,研究了 Cu-Fe-V2 O5/ Al2 O3催化剂上 CO2 催化加氢反应 ,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 XRD及 TPR表征 ,并对 XRD结果和 TPR的“ROR”(还原 -氧化 -还原 )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铜基催化剂中加入 Fe、V使其在 5 0 0 K以下的活性和选择性大为提高 ,且明显改善铜物种的分散度 ,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度。Fe、V浸渍的先后顺序对催化剂的性能亦有影响。Fe、V的加入及不同的浸渍顺序可能对催化剂上 Cu、Fe、V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有影响。室温下 ,催化剂上活性铜物种含量增加 ,有利于 H2的解离吸附及 CO2 的配位活化。
王仁国陈彤童冬梅张国民荣联清胡常伟田安民
关键词:助剂加氢甲醇合成催化剂
V助剂对CuO/Al_2O_3上CO_2加H_2合成甲醇的影响被引量:13
1999年
研究了不同V 含量助剂对CuO/Al2O3 催化剂上CO2 加H2 合成甲醇的影响,发现V 助剂在低于510K 时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V 助剂加入后,CuO 的分散度明显提高。程序升温还原(TPR) 的“ROR”法揭示,在CuO/Al2O3 催化剂中存在能在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而这种铜物种的含量随V 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多。
王仁国陈彤张国民胡常伟田安民
关键词:甲醇合成二氧化碳加氢
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反思被引量:17
2010年
对近年来非化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的改革,就实验的分类、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参考意见。
王仁国赵茂俊张云松张利吴明军
关键词:基础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