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使臻
- 作品数:3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 敦煌所出唐五代宋谘文考
- 2013年
- 唐宋时期将一类书牍内容较简略随意、尺幅短小者称简札、小帖。本文对传世文献及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谘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略作考证,认为谘文以短小、简略、随意为特征,适用于身份、地位平等的官署与私人之间,传递信息颇为便捷,生活信息浓厚,具有反映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现实细节的历史文献价值。
- 王使臻
- 关键词:敦煌文献
- 唐五代“墨敕”与“斜封”辨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唐五代墨敕的渊源、特点的考察,及对唐代"墨敕斜封"授官现象的辨析,认为皇帝以墨敕授官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历史根源与政治传统,在皇权体制下不可避免。唐五代时期的"墨敕"与"斜封"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墨敕是一种运行于官僚制度之外的诏令文书,"斜封"则是一种封缄文书的通行方法。
- 王使臻
- 关键词:皇权敦煌文献
- 唐僖宗光启三年避难汉中返京行程考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英藏敦煌文献《唐光启三年沙州进奏院上归义军节度使状》的深入挖掘,对光启三年避难于汉中的唐僖宗銮驾返回关中地区的交通路线、驿站及其行程进行了考证。
- 王使臻张建勇苗玉栋
- 关键词:敦煌文献公文
- 浅析晚唐藩镇与中央朝廷之间的信息沟通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晚唐五代时期藩镇派遣的入京奏事官(使)、藩镇设在长安的上都进奏院、进奏官的考察,揭示了二者在沟通地方藩镇与中央朝廷之间的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晚唐时期藩镇与中央之间关系的变化。
- 王使臻
- 关键词:晚唐进奏院沟通
- 张议潮付张淮深“委曲”书信考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通过对法藏敦煌文献P.3750书信中相关人物的考证及书信本身文本书法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它是晚唐大中十二年(858)七月二十日,由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写给其侄子张淮深的书信,在当时这一类书信被当时人称为"委曲"体书信。P.3750应该定名为《张议潮付侄张淮深委曲》,它是与唐大中十二年夏秋之际归义军出兵攻打凉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的一件历史文献。
- 王使臻
- 关键词:委曲张议潮书信敦煌文献
- 出土西夏文献所见“宁星”相关地理位置考述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通过对《西夏地形图》与黑水城出土俄藏文献Дх.2822《字书》中所记载的"宁星"、"龙马川"、"三角"三个地名进行对比分析,考述了北宋时期陕北地区和西夏之间的相关地理、历史问题。
- 王使臻
- 关键词:地理
- 敦煌所出唐宋书札封缄方法的复原被引量:8
- 2011年
- 敦煌文献中保存有数量较多的唐宋时期公私往来的书札,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甚至是日常社会生活中信息沟通的实际情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依据敦煌书仪文献,周一良先生曾经对唐人书札的封缄方法作了饶有趣味的探讨。周先生以敦煌书仪中的封皮样式、结合日本古代书札的封缄方法,推测唐代书札是采取“折封”的方式:“即将信札裹在封皮纸里”,然后封缄。
- 王使臻王使璋
- 关键词:敦煌文献唐宋时期书札社会历史信息沟通
- 晚唐五代宋初川陕甘之间的交通与文化交流——以敦煌文献为主的考察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从晚唐五代宋初四川、陕西、甘肃之间的交通路线着眼,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敦煌文献里包含的历史、地理价值,探讨唐宋时期信息的传递的具体过程,以研究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风貌。
- 王使臻
- 关键词:唐宋敦煌文献
- 曹元忠、曹延禄父子两代与于阗政权的联姻被引量:2
- 2015年
- 五代宋初之际的曹议金、曹元忠、曹延禄祖孙三代都曾经与西域于阗政权进行过政治联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了甘州回鹘政权向河西走廊西端的扩张,而且要借助于阗政权的力量去开通向中原政权朝贡政治之路的通畅。本文利用敦煌文献,采用文献细读的方法,将呈现碎片化的曹氏归义军政权曹元忠、曹延禄与于阗的联姻线索,试图进行实证性的梳理,尤其是解释了促成归义军与于阗联姻的政治因素。
- 王使臻
- 关键词:联姻
- 廖平对医学古籍整理的贡献被引量:1
- 2011年
- 廖平(1851—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大师、思想家。廖平先生的经学思想主要在于"今古文经学之辨"。廖平先生主张今文经学《王制》为孔子之学;古文经学《周礼》为刘歆之学,即古文经《周礼》出于王莽之时,有许多人认为是刘歆迎合王莽之意而伪作。
- 王使臻
- 关键词:古籍整理今古文经学《周礼》清末民初经学思想今文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