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印

作品数:265 被引量:2,275H指数:2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3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8篇水利工程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1篇天文地球
  • 27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0篇泥沙
  • 29篇河床
  • 25篇石流
  • 25篇泥石
  • 25篇泥石流
  • 22篇河流
  • 21篇山区河流
  • 20篇水流
  • 16篇淤积
  • 15篇地震
  • 14篇底栖动物
  • 14篇汶川地震
  • 14篇河床结构
  • 13篇水工
  • 13篇水库
  • 13篇黄河
  • 12篇水工程
  • 12篇推移质
  • 11篇输水
  • 9篇幼虫

机构

  • 234篇清华大学
  • 53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9篇南京水利科学...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长江科学院
  • 7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黄河水利科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国际泥沙研究...
  • 4篇学研究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65篇王兆印
  • 44篇徐梦珍
  • 35篇王旭昭
  • 35篇李志威
  • 34篇余国安
  • 22篇张晨笛
  • 16篇刘怀湘
  • 14篇张康
  • 13篇李文哲
  • 12篇崔鹏
  • 12篇李昌志
  • 11篇漆力健
  • 10篇王费新
  • 10篇潘保柱
  • 10篇何晓燕
  • 10篇刘乐
  • 10篇李艳富
  • 9篇段学花
  • 9篇何耘
  • 9篇王光谦

传媒

  • 35篇水利学报
  • 35篇泥沙研究
  • 20篇清华大学学报...
  • 19篇水科学进展
  • 10篇水力发电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人民黄河
  • 4篇山地学报
  • 3篇中国水利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利水运工程...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13篇2015
  • 20篇2014
  • 24篇2013
  • 23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21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建成后长江下游江心洲的萎缩机理研究
长江下游分汊河道发育较多的稳定江心洲,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江心洲正经历长期冲刷过程.运用遥感影像选取长江下游9个代表性江心洲,定量测算其面积变化规律和理论分析其面积萎缩机理.江心洲出露水面的面积变化可近似表征洲体演变过程,...
李志威王兆印李文哲潘保柱
关键词:三峡水库长江下游冲刷
水库渗漏水流溶解氧与水温沿程恢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水库底层低温低氧水从坝体下泄或渗漏,可能对下游生态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湖北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2.25km河段的野外试验,测量溶解氧、水温等指标的日变化和沿程变化,开展复氧试验研究阶梯深潭结构和沙洲对溶解氧的影响,并取样分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流速对水温与溶解氧日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试验河段水温和溶解氧恢复很快,经过1.7km的河段,水温从12.3℃升高至30.0℃,且溶解氧饱和度基本达到饱和。河宽对水温恢复起重要作用,对溶解氧影响较小,对复氧速度基本无影响。流量通过改变淹没程度影响阶梯深潭的复氧能力。溶解氧在沙洲下游存在横向分布,滞水区溶解氧高于左右汊道。溶解氧是水库下游水生态的控制因素,物种多样性随溶解氧的升高而增加。
张晨笛王兆印李志威赵娜李文哲
关键词:水库溶解氧水温复氧水生态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弯发育与来水来沙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中河弯的运动与变形反映了河道的平面河势演变。研究表明,河弯的运动和变形与上游来水来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河段中受工程控制较小、运动较为自由的河弯随水沙变化而演变的趋势以及与河弯演变相关性最好的累积水沙作用时间;分析了各年年径流量的权重变化对多年径流量与河弯特征的相关性的影响和河弯跨度与水沙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对预测黄河下游河势演变趋势、科学调度小浪底水库以满足下游河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周静王兆印李昌志刘继祥
关键词:年径流量
对渭河下游是否已经达到冲淤平衡的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根据潼关高程抬升引起的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物理图形,提出了能够反映下游侵蚀基准面抬升影响的淤积平衡模型。通过对水文泥沙和河床冲淤资料的分析及平衡模型的分析计算,探讨了在河道淤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河段的不同淤积趋向,以及渭河下游在维持潼关高程不变的条件下河道的淤积发展趋向。结论认为,在潼关高程大致保持不变,且来水来沙没有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目前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已经接近或正在趋于淤积平衡。但是,如果发生高含沙大洪水,滩地将会产生较大的淤积。
王兆印吴保生李昌志
关键词:渭河下游三门峡水库冲淤平衡河道淤积
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及一种输水工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涉及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特别是输水工程中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的输水工程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口、生物附着池、沉降池和出水口;所述生物附着池与所述沉降池为连...
王兆印徐梦珍叶宝民王旭昭袁宝招赵娜
文献传递
水流移床力及河道运动力学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2002年
本文首次提出了水流移床力和河道运动力学的概念 ,并建立了水流移床力与流量脉动强度的关系 .水流挟沙力是水流挟带泥沙通过河道的能力 ,而移床力则是水流改造河道的能力 .非恒定流输沙使水流具有移床力 ,因而造成河道运动 .研究发现 ,流量脉动强度愈大 ,移床力也愈大 .不同频率的脉动对移床力有不同的贡献 .在缺少河道实测运动资料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流量脉动能谱算出修正系数k推算实际水流移床力 .由移床力与流量脉动的关系可以推论 ,水流脉动强度愈大 ,河道愈不稳定 .利用水流移床力公式 ,可以计算和预测河道运动的速度和距离 .
王兆印王兆印吴永胜
关键词:能谱分析
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Ⅱ黄河和海河三角洲被引量:8
2006年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在近150年来淤积、泛滥、改道过程中建造起来的。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演变产生着愈来愈强烈的影响。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已经发展起了油田和现代化的新兴城市。由于水少沙多,入海河道单一但十分不稳定。过去150年里发生了11次较大的改道。为了开发油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河道的工程措施,这对于三角洲的演变和造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海河水系诸河流都变成了季节性河流,仅在发生大洪水时有径流入海。为了防洪开挖了十几个入海河口。分析证明河流自然维持的入海河口数目与水沙比成正比。由于海河入海河口数与水沙比不适应,潮流海浪将泥沙输入河口淤积,造成这些人工河口的严重萎缩。疏浚解决河口淤积问题只治标。在渤海湾诸河口修建长双导堤切断高含沙浑浊带,可以控制泥沙进入河口淤积,并且最终将渤海湾沿岸高含沙带变成陆地。
王兆印程东升刘成
关键词:黄河管理策略
考虑弯道环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2010年
弯道环流是影响河道断面流速、含沙量分布及河床冲淤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没有考虑弯道环流对断面流速及横向输沙的影响,本文在深度平均的平面二维k-ε紊流数学模型中加入反映弯道引起的二次流及横向输沙附加项,对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方程和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进行扩展,使之能更准确地模拟出弯道处流速及含沙量的断面分布情况。
易雨君王兆印张尚弘
关键词:泥沙动力学弯道环流二次流横向输沙
考虑弯道环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Ⅱ)——模型的验证被引量:5
2010年
运用Chang的S型弯道断面流速分布和中性物质浓度分布,及实际河道的河床冲淤对修正后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方程和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进行验证,并与修正前的模型进行比较。模拟结果发现修正后模型计算结果较修正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更好。表明二次流项及横向输沙项的加入能更有效地模拟出弯道处的环流水力特性及横向输沙特性。
易雨君王兆印张尚弘
关键词:泥沙动力学弯道环流二次流横向输沙
基于数字化海图与多时相卫星遥感的长江口九段沙形成演化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九段沙位于长江河口南北槽之间,为新形成的河口沙洲,其形成距今只有50年的历史.利用对大通水文站1950~2003年的水沙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数字化海图和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及野外现场考察,对九段沙形成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面积、体积、高程和地貌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段沙自形成以来面积、体积总体上是处于增大过程中,高程也在增高,成陆化作用明显.但由于来水来沙的不同和河口动力作用,这种增长不是线形的,有时因受到冲刷而面积减小,高程降低.利用采自九段沙上沙的短柱状样分析发现潮间带和潮上带的沉积速率不同,植物群落对九段沙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九段沙正处于从河口沙洲向河口沙岛的演化过程之中.九段沙的植被保持着自然演替的原生状态,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尚较低,以芦苇群落为代表的高等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九段沙潮间带上部和潮上带,九段沙属于发展过程中的河口湿地.
谢小平付碧宏王兆印沈焕庭
关键词:九段沙长江口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