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失地
  • 2篇失地农民
  • 2篇农民
  • 2篇留地安置
  • 1篇失地农民就业
  • 1篇统筹
  • 1篇农民就业
  • 1篇乡统筹
  • 1篇就业
  • 1篇就业保障
  • 1篇集体建设用地
  • 1篇集体建设用地...
  • 1篇建设用地
  • 1篇财产性收入
  • 1篇城乡
  • 1篇城乡统筹
  • 1篇Z

机构

  • 3篇重庆大学

作者

  • 3篇王婷婷
  • 1篇周滔
  • 1篇马敏达
  • 1篇肖云

传媒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实行留地安置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依靠。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了被征地农民的大量增加,被征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失去了收入来源,失去了立足之本,生存状况堪忧。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不能进行的情况...
王婷婷
关键词:失地农民留地安置就业保障
文献传递
城乡统筹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目的:探索一条适合在全国区域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路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发现各种流转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保障三方主体利益,然后探索成都温江模式,用数据论证温江模式的可行性,得出结论。研究结论:多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共存,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情况及农民各自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路径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马敏达王婷婷周滔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财产性收入
失地农民留地安置研究——以贵州省Z村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调查贵州省Z村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所实行的征地补偿模式,指出留地安置补偿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失地农民失地后的长期利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生产、生活等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对留地安置这一补偿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完善留地安置补偿模式的建议。
肖云王婷婷
关键词:失地农民留地安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