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保

作品数:55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切除
  • 21篇肿瘤
  • 17篇切除术
  • 12篇细胞
  • 10篇胃癌
  • 10篇肝切除
  • 9篇肝切除术
  • 8篇手术
  • 8篇术后
  • 7篇预后
  • 7篇细胞癌
  • 7篇肝癌
  • 6篇胆囊
  • 6篇基因
  • 5篇胆囊癌
  • 5篇十二指肠
  • 5篇外科
  • 5篇胃肿瘤
  • 5篇化疗
  • 4篇蛋白

机构

  • 45篇浙江省肿瘤医...
  • 15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55篇王新保
  • 18篇郭剑民
  • 15篇李江涛
  • 13篇刘颖斌
  • 13篇张云利
  • 13篇杨立涛
  • 11篇彭淑牖
  • 11篇许斌
  • 11篇杜义安
  • 11篇王建伟
  • 9篇王兵
  • 9篇吴育连
  • 9篇程向东
  • 9篇黄灵
  • 9篇方河清
  • 8篇李海军
  • 7篇张则伟
  • 7篇金望迅
  • 6篇余齐鸣
  • 5篇俞鹏飞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肿瘤
  • 3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发弥漫型胃癌CDH1基因的突变检测
目的:研究国内早发弥漫型胃癌(EOGDC)患者中外周血CDH1基因外显子胚系突变类型和突变率,初步了解CDH1基因突变与EOGDC发病的遗传相关性,对存在胚系突变的EOGDC是否归属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范畴以及EOGDC患者...
徐艳珺徐琦郭剑民王新保程向东应杰儿
持续病毒学应答与HCV感染者HCC发生风险关联性分析及证据质量评估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丙型肝炎治疗后病毒学应答与肝细胞癌发展之间的关联。方法制订meta分析的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2017年12月)、EMbase(1980年—2017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以及国内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1979年—2017年12月)等数据库,收集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与发生肝细胞癌关联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采用纽斯卡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标准、专用软件RevMan 5.3.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DE pro version 3.6软件对合并后的证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最终共纳入11项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合计57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完成持续病毒学应答与发展成为肝细胞癌,以及与肝脏相关死亡之间关联分析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分别为:(χ^2=19.01,I^2=47%)、(χ^2=3.38,I^2=0)。(2)符合标准的11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完成持续病毒学应答与降低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有关(相对危险度为0.22,95%CI为0.16—0.31),且为中等质量证据。(3)符合标准的7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完成持续病毒学应答与降低肝脏相关死亡率风险有关(风险比为0.15,95%CI为0.11—0.21),且为高质量证据。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任意阶段治疗后完成持续病毒学应答可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和死亡,证据分别为中等和高级质量。
郭世龙张雪张永喜宋心如王新保
关键词: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肝细胞癌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王新保余传定孙新房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
肿瘤相关hsa-miR-95-3p的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肿瘤相关hsa-miR-95-3p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及功能分析,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miRanda、Target Scan、RNAhybrid 3种软件预测其靶基因,选择已经实验证实的靶基因作为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因集合,对此基因集合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Pathway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Hsa-miR-95-3p序列在各物种间高度保守。3个软件分别预测得到2118、1632和58个靶基因,鉴定得到实验验证的靶基因共114个,对这些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于蛋白激酶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上(P<0.05)。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富集于AM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核黄素代谢,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RNA降解等通路(P<0.05)。[结论]Hsa-miR-95-3p的靶基因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即癌症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相关,这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线索。
杨立涛杜义安俞鹏飞黄灵王新保
关键词:肿瘤生物信息学靶基因
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外科治疗(附27例报告)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的安全切除。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3年手术切除的 2 7例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或肝中肝左静脉共干预置阻断带。使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行刮吸法切除肿瘤。结果  2 7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切除。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或肝中肝左静脉共干预置阻断带 ,成功完成下腔静脉裂口修补 2例 ,肝中静脉修补3例 ,肝右静脉修补 1例。结论 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和主肝静脉预置阻断带有利于复杂情况下的肝血管瘤的安全切除。
彭淑牖刘颖斌王建伟李江涛王新保许斌李海军邓贵龙唐喆方河清吴育连
关键词:肝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肝切除术
胃癌怎样治疗才合理
2007年
目前对胃癌提倡综合治疗,就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癌组织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治疗手段,以期更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浙江省肿瘤医院胃癌综合治疗组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治疗方法,结合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规律,提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以手术为中心,
王新保王定珠
关键词:胃癌细胞组织病理类型侵犯范围高治愈率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总结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并将经改进的捆绑式吻合术 (Ⅱ型 )与原吻合术 (Ⅰ型 )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评价其效果。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有69例患者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了十二指肠 ,并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 ,术后进行随访和B超检查。并将 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 5 7例行Ⅰ型捆绑式吻合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胰肠吻合口漏 ,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操作较I型简单 ,吻合所需时间平均为也短于I型吻合术。结论 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漏。且与Ⅰ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刘颖斌许斌钱浩然王建伟李海军邓贵龙冯雪冬李江涛王新保唐喆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口漏
肝硬化大鼠行肝大部切除术后入肝血流对肝功能以及肝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行肝大部切除术后入肝血流对肝功能以及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8周腹腔注射CCl4构建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行肝大部切除术,分别缩窄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建立不同流量的入肝血流模型,分成对照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每组7只大鼠。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中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残余肝脏重量进行对比,判断不同状态的入肝血流对肝脏再生的影响。结果肝大部切除+入肝血流调整后,门静脉低流量组肝细胞间充血减轻,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大鼠术后第1、3、5天血清ALT分别为(460.9±31.7)U/L、(331.0±22.0)U/L和(285.6±15.8)U/L;同时间点TBIL分别为(20.4±1.5)μmol/L、(16.1±1.0)μmol/L和(13.5±0.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术后第5天,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及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大鼠肝细胞中Ki-67表达显著增强[分别为(23.9±3.6)%、(15.7±2.3)%、(12.9±2.4)%],与对照组(10.1±2.1)%相比差异明显(P<0.05),而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Ki-67表达阳性率(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术后第5天残余肝脏重量为(15.4±1.0)g,与对照组(11.8±0.7)g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行肝大部切除术后,降低门静脉血流量有助于减轻肝组织的充血,改善肝功能指标;肝细胞再生指标Ki-67表达显著增加,残余肝脏重量明显增加。
金望迅王兵黄灵董锐增张云利王新保郭剑民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入肝血流肝脏再生
胃腺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结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异常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MSP)检测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分析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细胞标本中,有49例(53.26%)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其中28例(30.43%)完全甲基化,21例(22.83%)半甲基化。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分别与GAC的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胃癌患者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非甲基化组为4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影响GAC患者的预后。结论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GAC进展状况,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彭兵锋凌志强王新保余齐鸣赵挺方仁桂王建军方铣华王实
关键词:胃腺癌甲基化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114例经RF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与RFA后肿瘤残留有关的临床因素以及残髓HCC的预后。结果114例HCC患者经RFA治疗一次后,完全消融90例,肿瘤残留24例。90例肿瘤完全消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24例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在24例肿瘤残留患者中,经再次治疗后达到无肿瘤残留者11例,其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经再次治疗后仍有残留者13例,其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RFA治疗一次后肿瘤完全消融患者与再次治疗后达到无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与再次治疗后仍有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3cm(P=0.007)和靠近大血管(P=0.042)是HCC经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3cm和靠近大血管是HCC行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未能达到完全消融的HCC患者,应积极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争取达到完令根治肿瘤,以改善预后。
杨立涛王新保张云利黄灵徐志远程向东郭剑民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