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俊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满意度
  • 2篇护理管理
  • 2篇儿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压
  • 1篇循证
  • 1篇循证理念
  • 1篇压力性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控制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期营养
  • 1篇早期营养支持
  • 1篇执行率

机构

  • 9篇东台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晓俊
  • 3篇夏亚琴
  • 3篇焦义芬
  • 2篇鲁春燕
  • 2篇周丽
  • 2篇张英霞
  • 2篇丁梅
  • 1篇花萍
  • 1篇陈晓玲
  • 1篇余月娟
  • 1篇周美珍
  • 1篇翟正环
  • 1篇徐丽
  • 1篇刘蕴萍
  • 1篇陈刚
  • 1篇刘玲玲
  • 1篇陈月华
  • 1篇唐静

传媒

  • 5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品管圈在提高PIVAS抗肿瘤药物配置个人防护正确执行率的探索和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抗肿瘤药物配置时个人防护正确执行率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药学部PIVAS的15名调配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实施前(2019年7—8月)、实施后(2019年10—12月)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配置时的个人防护执行情况。结果活动开展后,调配人员在抗肿瘤药物配置时个人防护正确执行率由改善前的69.94%,明显提高到改善后的90.34%。品管圈小组成员各方面能力呈正向增长,活动引导圈员自主研发了实用新型防护目镜,并取得了国家专利。活动过后,PIVAS人员意外刺伤和药液外溢现象减少,配置速度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IVAS抗肿瘤药物配置个人防护正确执行率中的效果显著,对规范抗肿瘤药物配置防护标准流程,提高调配人员个人职业防护水平,提高药学服务内涵,促进医院人文关怀建设有积极作用。
花萍陈刚刘玲玲王晓俊刘蕴萍
关键词:品管圈PIVAS
分级感控管理在低龄患儿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分级感控管理在低龄患儿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652例患儿、29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感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分级感控管理模式前后医护人员对相关感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部位感染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实施前后每床日手消剂使用量、微生物采样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无菌操作合格情况、防控措施正确执行情况、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对相关感控理论知识考核与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P<0.05,P<0.01);研究组不同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研究组手卫生正确执行率和无菌操作合格率、防控措施正确执行率、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施后,研究组每床日手消剂使用量、微生物采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低龄患儿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分级管理,通过分级培训、考核,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追踪,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感控管理的专业素质和规范意识,降低低龄患儿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王晓俊焦义芬夏亚琴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协同护理模式(CCM)即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健康护理,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人力和财力资源[1]。2008-01-2009-12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了CCM,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王晓俊鲁春燕丁梅
关键词:慢性病
基于循证理念的早期营养支持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早期营养支持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脑外伤术后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早期营养支持可保障脑外伤术后患者充分营养供应,减少机体炎性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各项功能快速康复。
余月娟崔微微王晓俊万鹏
关键词:脑外伤循证理念早期营养支持
行动构建法干预管理在预防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行动构建法的干预管理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东台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分为观察组,实施行动构建法的干预管理。于干预前后使用心理弹性评分量表(CD-RISC)、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分别测评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MDRPI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WHO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MDR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行动构建法干预管理能够预防MDRPI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改善心理弹性。
卢崇梅周美珍徐丽陈月华王晓俊陈晓玲
关键词: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弹性
PBL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提升儿科护士临床护理核心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PBL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提升儿科护士临床护理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0名儿科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法(实施前);对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20名儿科护士在常规基础上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法(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本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CTDI-CV)]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核心能力、CTDI-CV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P<0.05)。结论:通过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儿科不同层级的护士培训中,有助于培养儿科护士提出问题、循证分析与运用及开放性思维等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应急抢救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等临床护理核心能力,同时提高儿科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焦义芬王晓俊张英霞周丽唐静
关键词:PBL情景模拟法儿科护士满意度
认知行为治疗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行认知矫正、情绪干预和行为塑造,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压、体重指数、健康行为。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能帮助患者建立较长期的健康行为,有利于血压控制。
王晓俊鲁春燕丁梅翟正环
关键词:认知疗法卫生教育
绩效优化管理联合6S管理模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绩效优化管理联合6S管理模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门诊护理人员34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绩效优化管理联合6S管理模式。统计两组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患沟通能力、护理差错(工作交接不清、病历资料丢失、护患沟通不当)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环境秩序、服务态度、护理安全、仪器设备管理评分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沟通技巧能力、协调沟通网络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结论:门诊应用绩效优化管理及6S管理模式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夏亚琴王晓俊
关键词: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管理
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在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80例和在儿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各40例、护理人员各15名,对照组实施改良风险警示标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岗位动态匹配;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任务完成、专业技能掌握、规章制度遵守、主动积极相互协作、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损害组织行为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NSN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岗位动态匹配联合改良风险警示标识管理效果显著,减少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保证患儿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科室的发展和进步。
焦义芬张英霞王晓俊周丽夏亚琴
关键词:儿科护理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