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44 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细胞
  • 16篇肿瘤
  • 9篇增殖
  • 8篇抗肿瘤
  • 7篇肺癌
  • 6篇肿瘤作用
  • 6篇抗肿瘤作用
  • 6篇癌细胞
  • 6篇斑蝥
  • 6篇斑蝥素
  • 5篇蛋白
  • 5篇体外
  • 5篇细胞株
  • 4篇人肺
  • 4篇人肺癌
  • 4篇人肺癌A54...
  • 4篇周期
  • 4篇细胞周期
  • 4篇免疫
  • 3篇胰腺

机构

  • 3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沈阳药学院
  • 1篇辽宁省血液中...

作者

  • 44篇王晓华
  • 18篇姜又红
  • 13篇何安光
  • 13篇隋承光
  • 12篇尹元琴
  • 12篇孟凡东
  • 12篇马萍
  • 11篇王宏
  • 8篇王扬
  • 7篇张卫东
  • 7篇付立业
  • 6篇蒋涛
  • 5篇张蕾
  • 5篇张宝庚
  • 4篇刘莹
  • 4篇宗志红
  • 4篇赵惠儒
  • 3篇李妍
  • 3篇于秉治
  • 2篇贾兰玲

传媒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农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沈阳药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基因BARF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EB (Epstein Barr)病毒新基因BARF1(BamHIArightwardopenreadingframe 1)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为深入阐明EB病毒致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提取RNA后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标本中的EBNA1(EBvirusassociatednuclearantigen 1)和BARF1mRNA ,PCR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并照相。结果 :11例RNA合格的标本均表达EBNA1,提示病例均为EB病毒阳性病例 ;其中 9例表达BARF1,占 82 % ;而且 9例中的 7例为强阳性。结论 :EB病毒新基因BARF1mRNA在鼻咽癌细胞中高表达 ,这提示除了已经明确的潜伏性膜蛋白 1(LMP1)以外 ,BARF1可能在鼻咽癌细胞恶性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蕾王晓华马秀兰何安光
关键词:鼻咽癌BARF1基因
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制备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IK)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经干扰素γ(IFNγ),CD3McAb,白介素2(IL2),白介素1α(IL1α)诱导,制作CIK细胞,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增殖速度快、最终增殖倍数高。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隋承光孟凡东王晓华王扬蒋涛戚新王晓颖姜又红
关键词: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干扰素-γ增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联合作用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IFN-γ和ATRA处理SMMC-772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ATRA作用于SMMC-7721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和IFN-γ联合作用后,这种作用加强;SMMC-7721细胞中NF-κB的表达在ATRA作用后减少,ATRA与IFN-γ联合作用后进一步减少。结论IFN-γ可以增强ATRA对于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明显下调了NF-κB的表达。
尹元琴王晓华马萍付立业王扬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全反式维甲酸干扰素-Γ核因子-ΚB
手工及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2种采集方式不同的血小板在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在2007年4月-2011年9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4例血液病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机采血小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工方法采集的血小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通过对患者实行治疗,其病情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2例患者中,有效27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4.4%,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效23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1.9%。输注次数少的患者疗效要显著优于输注次数多的患者,采用机采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采用手工制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结论对于血液病治疗,采用机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姜华白晶王晓华
关键词:血液病机采血小板疗效对比
表达p53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系JF305的建立被引量:5
1994年
利用自建的人胰腺癌裸鼠移殖瘤,成功地建立了人胰腺癌细胞系JF305,历时一年余,2~3天传代一次,至今传代103次,平均倍增时间为49.5小时,集落形成率为30.6%,多次冻存、复苏,细胞生长稳定。重新接种于裸鼠皮下后形成移植瘤的生物学及形态学特征与该细胞系所来源的肿瘤相似,为中分化腺癌。染色体分析为人类染色体核型,数目在66~13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JF305有CEA和p53抑癌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因此,JF305是人类胰腺癌研究的一个新的体内、体外模型系统,并为p53基因突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李昕王宏姜奕王晓华贾兰玲张宝庚
关键词:胰腺肿瘤基因表达细胞株
骆驼蓬全草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骆驼蓬全草的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的提取物Ⅰ(alcohol extractⅠ,AEⅠ)、Ⅱ(alco-hol extractⅡ,AEⅡ)和水提取物(water extract,WE)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和MTT法检测骆驼蓬全草的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的提取物Ⅰ、Ⅱ和水提取物对Hela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AEⅠ、AEⅡ和WE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87.31、195.32、118.50 mg.L-1。AEⅠ、AEⅡ和WE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43.76、225.65、123.99 mg.L-1。AEⅠ、AEⅡ和WE对Hela细胞和A549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强度与药物质量浓度成正比,同质量浓度下WS的抑制作用最强。
王晓华尹元琴马萍王宏何安光范峥嵘
关键词: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肿瘤抑制率
环境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与女性乳腺癌被引量:8
2005年
以六六六(HCH)、滴滴涕(DDT)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是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因其有累积性、不易降解,我国在1983年已禁止使用,然而,由于这2类农药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等原因,在我国环境中至今仍有残留。这些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存在巨大威胁。有机氯农药在我国城乡人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蓄积。人的乳腺癌与接触有机氯农药可能有联系,但至今尚未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王晓华尹元琴张卫东姜又红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乳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β抗肿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β(tu mornecrosisfactor β ,TNF β)对 3种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 ,从多侧面证实TNF β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12 5I cAMP放免检测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TNF β对肿瘤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当TNF β与顺铂和多柔比星合用 ,JF3 0 5细胞死亡百分比分别达到 ( 68 6±9 0 ) %和 ( 76 5± 7 9) %。TNF β实验组细胞内cAMP浓度明显增加 ,JF3 0 5细胞由( 0 0 5 72± 0 0 176)上升到 ( 0 2 896±0 0 784) pmol/10 6个细胞。此外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并且凋亡。结论 :TNF β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
张蕾王宏滕月娥王晓华何安光
关键词:环AMP细胞死亡
人肝癌细胞中纯化的HSP70的免疫活性研究
2011年
目的用改良的方法提取纯化人肝癌细胞中的HSP70,通过观察其对DC瘤苗的体外活化,证实其免疫活性。方法利用两步超滤及离子交换层析提纯HSP70,体外致敏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检测DC表面成熟标志的变化。再将此DC与T细胞共培养,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HSP70同源及非同源肿瘤的杀瘤活性。结果用这种改良的简便快捷的HSP70生化提纯方法可获得与其他常被采用方法相似得率的目的蛋白,用其体外致敏DC可使其高表达CD80、CD83、CD86及HLA-DR等成熟标志。用此DC与T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具有较高的对HSP70同源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论用此改良的提纯方法,可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HSP70,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活化DC瘤苗的能力。
孟凡东隋承光田昕李妍王晓华马萍姜又红刘云鹏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人肝癌细胞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Cyclin D1和DNA含量在食管癌中联合检测的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CyclinD1、p27的表达及与DNA含量联合测定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clinD1、p27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yclinD1和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8%和33.3%,CyclinD1表达阳性组的DNA含量显著高于CyclinD1表达阴性组分别为(1.54±0.21)和(1.08±0.43),(P<0.05),而p27表达阳性组的DNA含量和SPF值低于p27蛋白表达阴性组分别为(1.10±0.19),(5.56±5.18)%和(1.66±0.28),(19.78±6.12)%,(P<0.05)。结论CyclinD1、p27蛋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CyclinD1、p27及DNA含量可作为诊断和评估食管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马萍王晓华尹元琴姜又红隋承光孟凡东
关键词:CYCLINP27细胞周期调控因子食管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