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炎性
  • 3篇炎性损伤
  • 3篇再灌注
  • 3篇皂苷
  • 3篇鼠脑
  • 3篇鼠脑缺血再灌...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麝香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活性
  • 3篇灌注
  • 3篇冰片
  • 3篇大鼠脑
  • 3篇大鼠脑缺血
  • 3篇大鼠脑缺血再...
  • 2篇学成
  • 2篇延龄草
  • 2篇色谱

机构

  • 13篇西安市第一医...
  • 7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3篇王欣
  • 5篇岳正刚
  • 4篇梅其炳
  • 4篇柴江
  • 4篇杨芳
  • 3篇宋小妹
  • 3篇唐志书
  • 3篇王斌
  • 2篇王亚娟
  • 2篇王嗣岑
  • 2篇崔九成
  • 1篇王睿
  • 1篇王睿
  • 1篇裴月湖
  • 1篇马挺
  • 1篇侯晓芳
  • 1篇龙潭
  • 1篇冯锋
  • 1篇王欣
  • 1篇张欣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2012中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大小剂量组,醒脑静组。各组预防给药4D后,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
段石顽王欣王斌李勇卫王亚娟
关键词:麝香冰片薯蓣皂苷栀子苷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杜仲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杜仲叶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的干燥叶。为了深入了解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反相ODS,SephadexLH-20,Rp—HPLC制备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杜仲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为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5),(2S,3S)-(-)-花旗松素-3-O-β-D-葡萄糖苷(6),4-羟基肉桂酸(7),(+)一环橄榄脂素(8),松脂素-β-D-葡萄糖苷(9),角鲨烯(10),其中化合物1,5—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其中化合物2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3.7μmol·L-1),活性强于VitC(IC50为59.9μmol·L-1);化合物1,3,9显示中等强度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61,137,214μmol·L-1),活性弱于VitC,但强于2,6-二羟丁基对甲酚(IC50为236μmol·L-1);化合物4,6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Ic50分别为264,299μmol·L-1);提示杜仲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能够体内清除体内活性氧及抗氧化成分有关。
杨芳岳正刚王欣张修朋柴江崔九成宋小妹梅其炳
关键词:杜仲叶化学成分黄酮木脂素
新橙皮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
2015年
目的考察新橙皮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新橙皮苷高、中、低剂量组,并选取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3个月。应用水迷宫试验和被动穿梭试验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I,6的水平和NF—KB活力.应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组织RAGE和细胞核内NF—K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与C57BL/6J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在水迷宫试验中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在被动穿梭试验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而海马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NF—KB活力,RAGE和细胞核内NF—KB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新橙皮苷各剂量组能显著缩短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在水迷宫试验中潜伏期(P〈O.01),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1),延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在被动穿梭试验潜伏期(P〈0.01),减少错误次数(P〈0.01)。海马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NF—KB活力,RAGE和细胞核内NF—KB/p65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新橙皮苷能够抑制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的RAGE和细胞核内NF—KB的蛋白表达.抑制TNF-α和IL-6水平.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王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新橙皮苷
软紫草中抑制PTP1B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软紫草中的化学成分,筛选天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剂。方法采用硅胶、MCI、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PTP1B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从软紫草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氧紫草素(1)、紫草素(2)、乙酰紫草素(3)、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4)、槲皮素(5)、山柰酚(6)、山柰素(7)和β-谷甾醇(8),其中1~4显示,出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80±0.16),(4.42±0.37),(1.02±0.13)和(0.36±0.08)μmol·L^(-1)。构效关系研究显示,萘醌环可能是这类化合物抑制PTP1B活性的关键母核结构;2位长脂肪链上取代基的变化对于酶的抑制活性影响显著,取代基极性增大抑制活性会降低,末端双键的数目增多抑制活性增加。结论紫草素衍生物1,4-萘醌类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
王欣唐志书杨楠岳正刚
关键词:软紫草化学分离活性筛选构效关系
猫眼草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猫眼草全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猫眼草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对其中的43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75.86%。其中醛类化合物14种,占30.77%;酮类8种,占19.02%;醇类14种,占17.08%。结论本文首次分析了猫眼草全草挥发油成分,为了解猫眼草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王欣苏洪丽李卫敏李永卫王嗣岑
关键词:猫眼草
黄素馨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4
2014年
对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Rp—HPLC制备柱色谱法,从黄素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为(+)-棒皮树脂醇(1),(+)-丁香树脂醇(2),(+)-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3),齐墩果酸(4),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5),芥子醛(6),3,5-二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7),1-(4-甲氧基苯基)乙醇(8),反式桂皮酸(9),4-(1-甲氧基乙基)苯酚(10)。化合物1~3,5~8以及10为首次从素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显示出强的自由清除能力(IC50为55.1μmol·L^-1),活性强于维生素C(IC50为59.9μmol·L^-1),化合物2显示中等强度自由清除能力(IC50为79.0μmol·L^-1),活性弱于维生素C,但强于2,6-二羟丁基对甲酚(IC50为236μmol·L^-1)。
张修朋秦辉杨芳柴江王欣宋小妹梅其炳冯锋岳正刚
关键词:化学成分木脂素苯丙素
麝香和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早期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麝香和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早期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冰片50 mg/kg,25 mg/kg剂量组,醒脑静10 mL/kg组。各组预防给药4 d后,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72 h后,考察麝香和冰片对缺血再灌注后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脑组织环氧化物酶(COX-2)及5脂氧酶(5-LOX)活性的影响。结果麝香与冰片能改善大鼠行为学异常,降低缺血再灌注后恢复早期脑内COX-2和5-LOX的活力。结论麝香和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早期炎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段石顽王欣王斌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麝香冰片5-LOX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源性散光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2月-2022年3月的69例具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观测以角膜顶点为中心3 mm、5 mm、7 mm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以及角膜前表面的模拟角膜屈率(Sim K)的SIA,使用矢量分析计算XSIA、YSIA和SIA均值(|SIA|),并对SIA与年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角膜直径(white-to-white,WTW)、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SIA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6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5±14.74)岁,其中男性28例(40.58%)。分析发现,Sim K的|SIA|与WTW呈负相关(r=-0.265,P=0.028);3 mm、5 mm、7 mm前表面|SIA|与WTW呈负相关(r=-0.320,P=0.007;r=-0.337,P=0.005;r=-0.287,P=0.017);3 mm、5 mm、7 mm后表面|SIA|与AL呈负相关(r=-0.390,P=0.001;r=-0.352,P=0.003;r=-0.317,P=0.008)。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TW与Sim K、3 mm、5 mm、7 mm前表面及3 mm后表面的|SIA|呈负相关(B=-0.261,P=0.047;B=-0.387,P=0.016;B=-0.323,P=0.009;B=-0.297,P=0.041;B=-0.085,P=0.049),而与3 mm前表面XSIA、5 mm、7 mm前表面YSIA呈正相关(B=0.347,P=0.040;B=0.318,P=0.034;B=0.403,P=0.010);AL与3 mm、5 mm后表面的|SIA|呈负相关(B=-0.023,P=0.021;B=-0.034,P=0.030)。结论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应考虑患者的眼部生物参数,如眼轴长度、角膜直径等对SIA的影响。
黄瑶瑶胡宝琪王欣王欣王欣王睿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后表面眼轴长度角膜直径
延龄草药材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药材质量评价的方法。方法采用3种偏诺皂苷作为指标,建立薄层色谱鉴别药材,Rp-HPLC测定含量的质量评价方法。结果 ParisⅧ(1)、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ParisⅥ(3)在薄层色谱(三氯甲烷-甲醇-甲酸-水=6.5∶3.5∶0.5∶1)下层液中展开,斑点清晰可见、分离度好;在Rp-HPLC(乙腈-水,42∶58)中的分离度良好,分别在0.115~0.690 mg·mL^-1(r=0.999 8),0.135~0.810 mg·mL^-1(r=0.999 6),0.225~1.350 mg·mL^-1(r=0.999 9)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8.3%,97.7%。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延龄草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柴江王欣杨芳唐志书崔九成宋小妹岳正刚梅其炳
关键词:延龄草薄层色谱法药材鉴别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延龄草中2个甾体皂苷的2D NMR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柱色谱法从延龄草中分离得到两个甾体皂苷化合物,即(25S)-27-羟基-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5S)-27-hydroxy-penogenin-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1}、(25S)-27-羟基-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polyphylloside III,2),应用1H NMR,13C NMR,DEPT,HSQC,HMBC,1H-1H COSY和NOESY NMR技术进行结构解析,并对化合物1,2的1H NMR,13C NMR数据进行全归属.
柴江王欣李慧敏张欣杨芳唐志书宋小妹裴月湖梅其炳岳正刚
关键词:NMR甾体皂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