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视化褶合变换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用于鉴别中药材血竭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建立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中药材血竭的新方法。方法:采集傅立叶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可视化褶合变换光谱变换软件以及相关系数判别定性鉴别不同产地的血竭药材。结果:16个样品的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图显示,国产、进口血竭、草血竭差异显著,与红外光谱、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该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来源血竭药材,与经典的形态分类学鉴别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低耗的新型分析技术,可用于血竭中药材的定性鉴别。
- 林培英肖杰钟蕾王洪娄子洋
- 关键词:中药材血竭
-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金丝桃药材鉴别中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中药材,为中药材提供一种新的鉴定方法。方法: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定性鉴别金丝桃属药材。结果:可以有效地鉴别金丝桃药材、结果与经典形态分类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新型分析技术,可用于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 林培英王洪朱斌朱清明陆峰
- 关键词:金丝桃中药材衰减全反射聚类分析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及其颗粒剂中小檗碱及巴马汀的含量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药材(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及其颗粒剂中小檗碱及巴马汀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Lichrosphe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25 mmol/L磷酸二氢钠∶25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2∶1∶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黄柏药材及其颗粒剂以盐酸甲醇溶液(1∶100)提取.结果:小檗碱和巴马汀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14 906和14 847,分离度分别为2.33和2.86,拖尾因子分别为1.09和1.06,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回归方程分别为Y=698 278X-3 846, r=1.000和Y=536 632X-7 738, 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在40~500 ng和20~250 ng之间.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小檗碱和巴马汀低、中、高3个进样量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5%和1.5%,48 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66%和0.70%,重现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11%和0.12%(n=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 ng和1.0 ng,加样回收率结果分别为100.4%,RSD=0.12%(n=3)和99.80%,RSD=0.22%(n=3).测定3批黄柏药材和5批黄柏颗粒剂中小檗碱及巴马汀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能够用于黄柏药材及其颗粒剂中小檗碱及巴马汀含量测定的研究.
- 王敏李翔王洪董昕娄子洋
- 关键词:小檗碱颗粒剂黄柏RSDC18色谱柱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天然牛黄粉中人工牛黄粉的掺入量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天然牛黄粉中人工牛黄粉掺入量的方法.方法:在天然牛黄粉中掺入不等量人工牛黄粉(质量百分数范围为0%~100%),采集近红外光谱,建立校正样品集与测试样品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结果: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ank)=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1.93,决定系数(R2)=99.42;测试样品集的预测误差均方差(RMSEP)=0.797,决定系数(R2)=99.9,评估均方差(RMSEE)=2.07.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天然牛黄粉中人工牛黄粉的掺入量结果可靠,可用于天然牛黄粉的质量控制.
- 林培英王洪董昕吴玉田娄子洋
-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