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腺癌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3篇腋窝
  • 3篇腋窝淋巴结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抑制剂
  • 2篇转移乳腺癌
  • 2篇基因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调强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8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成都市金牛区...

作者

  • 8篇王浩
  • 2篇李卉
  • 2篇王捷
  • 2篇田超
  • 2篇彭瑛
  • 1篇王卫东
  • 1篇郎锦义
  • 1篇戴旭
  • 1篇张剑辉
  • 1篇罗杨坤
  • 1篇胡学丽
  • 1篇陶苹
  • 1篇文浩
  • 1篇薛茜
  • 1篇樊伶俐
  • 1篇张蒲蓉
  • 1篇陈飞宇
  • 1篇于淼
  • 1篇欧阳慧英
  • 1篇胡元萍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放疗对改良根治术后T1~T2期伴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预后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放疗对不同分子亚型的改良根治术后T1~T2期伴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将2001--2004年本院行改良根治术的43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按Luminal A、Luminal B、Her2+、三阴型分子亚型分为4个组,分析各组放疗与未放疗5年局部复发(LR)率、远处转移(DM)率、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0s)率差别和影响局部复发因素。结果随访率为86.0%;Luminal A型中放疗的5年LR率低于未放疗的(4.6%:15.8%,x^2=5.74,P=0.017),DM、DFS、OS的均相似(17.2%:19.7%,X^2=0.17,P=0.682;77.0%:67.1%,x^2=1.99,P=0.158;87.4%:85.5%,x^2=0.12,P=0.733)。Luminal B型中放疗的5年LR率低于未放疗的(3.7%:12.1%,x^2=4.13,P=0.042),DFS和OS放疗的高于未放疗的[84.0%:57.6%(x^2=14.61,P=0.000)和91.4%:70.7%(X^2=11.87,P=0.001)],DM的相似(12.3%:22.2%,x^2=2.97,P=0.085)。Her2+型中放疗的5年LR率低于未放疗的(5.6%:31.0%,x^2=4.31,P=0.035),DFS放疗的高于未放疗的(61.1%:13.8%,x^2=11.44,P=0.001),DM和OS均相似(27.8%:41.4%,x^2=0.89,P:0.345和66.7%:48.3%,x^2=1.52,P=0.218)。三阴型中LR、DM、DFS、OS的均相似(8.7%:26.1%,x^2=2.42,P=0.120;39.1%:47.8%,X^2=0.35,P=0.552;52.2%:26.1%,x^2=3.29,P=0.070;65.2%:56.5%,x^2=0.37,P=0.54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放疗为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x^2=4.76,P=0.029和x^2=8.06,P=0.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后T1~T2期伴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Luminal B、Her2+型均可从放疗中不同程度获益,而三阴型未显示获益。
王浩罗杨坤王捷彭瑛文浩王卫东郎锦义
关键词:分子亚型
初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初始腋窝淋巴结转移(cN+)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腋窝病理完全缓解(apCR)的临床病理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2016年6月至2023年4月经治的cN+且接受NAT的乳腺癌病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pCR组及非apCR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探索apCR的预测因素。结果共计4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总体apCR率为50.4%(245/486)。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Ki67、临床疗效评价及是否达到乳房病理完全缓解(bpCR)与apCR具有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阳性(P<0.001)、临床疗效评价较佳(P=0.047)及bpCR(P<0.001)是a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apCR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95%CI:0.753~0.833),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81.1%。HER2阳性、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且达到bpCR者72例,其apCR率达93.1%(67/72)。HER2阳性、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且达到bpCR者6例,其apCR率为100%(6/6)。结论初始cN+接受NAT的HER2阳性、临床疗效评价较佳或病理疗效达到bpCR的乳腺癌,腋窝残留肿瘤负荷的风险较低,可作为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研究的目标人群。
牟鳄贤李卓璇董浩于淼纪娟徐佳王浩刘世伟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新辅助治疗
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信号通路进行靶向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成为乳腺癌治疗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机制,并对最新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王浩田超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治疗
乳腺癌CYP19基因多态性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CYP19基因多态性与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刮取78例服用AIs出现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口腔黏膜,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CYP19基因rs4646、rs10046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78例转移性乳腺癌中检测到CYP19 rs4646、rs10046突变型发生率分别为44.9%(35/78)、52.6%(41/78)。CYP19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YP19 rs4646及rs10046位点突变组平均DFS长于野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6,P〈0.001;χ~2=14.00,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Ⅲ级vsⅠ级,HR=2.73,95%CI:1.48~5.06,P=0.01)和rs10046突变(HR=2.54,95%CI:1.02~6.31,P=0.04)均是延长无病生存时间的不利因素。rs4646突变(HR=0.13,95%CI:0.05~0.35,P=0.01)是延长无病生存的有利因素。CYP19 rs4646突变型患者发热潮红和骨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2.9%及37.1%,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11.6%vs.18.6%,P=0.03)。结论:CYP19 rs4646及rs10046位点SNP与乳腺癌AI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服用AIs前均应推荐检测CTP19 rs4646及rs10046基因型。
王浩陶苹牟鳄贤田超李卉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单核苷酸多态性CYP19
调强适行放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吉西他滨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36例接受IMRT联合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入组,放疗采用IMRT技术,GTVD952GY/次,总量50GY.同步化疗方...
彭瑛罗阳坤樊伶俐王浩王捷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放疗吉西他滨
核转运蛋白α2 通过ERK 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2024年
背景与目的:核转运蛋白α2(KPNA2)异常表达能增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导致肺转移风险,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进一步分析KPNA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相关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中KPNA2的表达。将两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MCF-7)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白质粒)、KPNA2敲低组(转染KPNA2 siRNA)、ERK抑制剂组(ERK抑制剂U0126处理)、联合组(转染KPNA2 siRNA联合U0126处理)。各组细胞处理48 h后,分别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KPNA2 mRNA与蛋白表达,并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能力,以及ERK1/2通路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PNA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2.48±0.39 vs.1.28±0.22,P<0.05)。q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乳腺癌细胞株的阴性对照组和ERK抑制剂组的KPNA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KPNA2敲低组和联合组KPNA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与各自的阴性对照组比较,ERK抑制剂组、KPNA2敲低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细胞侵袭能力减弱,其中联合组各项变化最为明显(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各自的阴性对照组比较,ERK抑制剂组、KPNA2敲低组和联合组磷酸化ERK1/2、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均下调,且联合组两者的下调程度最为明显(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KPNA2表达水平升高,其增强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可能与活化ERK信号通路有关,KPNA2有望作为乳腺癌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冉冉刘蔡杨王浩何幸寇玲娜
关键词:肿瘤侵润
纳米碳混悬液作图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的临床优势
2020年
目的对比纳米碳混悬液作图法与无染料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经新辅助治疗后拟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6例,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纳米碳作图法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使用术前24 h皮下注射纳米碳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不使用染料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两种方法,统计两组患者腋窝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情况。结果纳米碳作图法组腋窝淋巴结检出数目及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腋窝淋巴结数目:(19.3±6.2)枚与(14.9±6.7)枚,P=0.007;腋窝微小淋巴结数目:2.0(0.5,3.0)枚与0(0,1.0)枚,Z=-4.328,P<0.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作图法可以增加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同时对一些不易发现的腋窝微小淋巴结的检出也具有优势。
牟鳄贤张蒲蓉张剑辉刘世伟夏莉王浩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化疗
中国南部人群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患者p53基因胚系突变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p53基因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特征。方法:以中国南方地区1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静脉血基因组DNA,对p53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及外显子与内含子拼接区进行扩增。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预筛后,应用DNA测序分析和证实基因突变的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9例的p53编码区域共发现6种不同的p53变异,其中869_888ins20(插入突变)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643_660del18(缺失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91G>A,215C>G,537T>G和743G>A为已报道有致病意义的错义突变位点。此外,还发现了第4外显子区域的同义突变141G>A及第3内含子区域的缺失突变IVS3+54_70del16和9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的p53总突变率为6.00%,其中家族性乳腺癌的p53突变率约为6.81%。早发性乳腺癌突变率约为6.25%。结论:中国南部人群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胚系总突变率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首次发现的插入突变869_888ins20的致病意义有待今后的功能学验证。缺失突变643_660del18丰富了国人p53基因突变数据库,有可能是中国乳腺癌人群的特有突变。
胡学丽欧阳慧英王浩李卉陈飞宇戴旭周卫兵胡元萍薛茜
关键词:乳腺癌P53基因胚系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