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西墨

作品数:81 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切除
  • 10篇手术
  • 9篇排斥
  • 9篇排斥反应
  • 8篇心脏
  • 8篇细胞
  • 8篇免疫
  • 7篇胰岛
  • 7篇异种
  • 7篇切除术
  • 7篇猕猴
  • 7篇外科
  • 7篇腹腔
  • 6篇心脏移植
  • 6篇脾切除
  • 6篇肿瘤
  • 5篇蛋白
  • 5篇胰腺
  • 5篇供肝
  • 4篇灯盏

机构

  • 55篇天津市人民医...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5篇天津市南开医...
  • 5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北京世纪坛医...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天津市中西医...

作者

  • 81篇王西墨
  • 25篇江涛
  • 21篇陈实
  • 16篇龙刚
  • 10篇李国逊
  • 10篇徐靖
  • 9篇龚瑾
  • 9篇陈刚
  • 8篇赵永捷
  • 7篇吴瑛
  • 7篇王宏磊
  • 7篇金中奎
  • 7篇王虹
  • 6篇郭晖
  • 6篇沈世乾
  • 5篇王家林
  • 5篇张宇
  • 5篇尹注增
  • 4篇李刚
  • 4篇陈丽

传媒

  • 10篇天津医药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2013‘第...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素E1在体外肝脏灌流中对无心跳供肝保护作用的实验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无心跳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发生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以及前列腺素E1在体外肝脏灌流中对无心跳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根据是否在体外肝脏灌流(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ECLP)系统的灌流液中加入前列腺素E1(PGE1)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观察灌流后6 h 3个时间点供肝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耗氧率的变化,以及灌流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灌流后的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结果:B组肝脏再灌流后在1h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和耗氧率和A组差异没有显著性,但随着灌流时间的延长,B组肝脏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和耗氧率和A组差异均有差异性(P<0.05或P<0.01);灌流液中ET-1和TNF-α水平在各个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检查显示B组病变较A组轻。结论:在无心跳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ET-1和TNF-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ECLP系统灌流液中使用PGE1灌流无心跳供肝可以抑制ET-1和TNF-α的合成和分泌,改善肝脏的微循环障碍和降低肝功能的损伤。
龚瑾劳学军曹明溶王西墨龙刚陈实
关键词:前列腺素E1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在Pubmed上随机检索近10年来(1997~2007年)关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LC)的临床试验报道,总结分析行DLC患者的入选标准、手术方法及改革、术后复苏、术后治疗、出院标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无胆管结石且近1个月内无急性胆囊炎发作的症状型胆石症、胆囊息肉和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行DLC。合并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的患者则应被排除。各家报道的其他标准也基本一致:如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家庭及社会背景、术前常规检查等等。结果的分析以患者术后被留院观察的原因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评价为主。这些临床研究都证实DLC在选择好患者的基础上是安全可行的。严重并发症极为罕见,最常发生的是由于一些轻微的并发症或社会因素导致的留院观察及再住院治疗。日间手术需要完善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才能令患者满意。术前仔细的筛选患者及充分的术前检查可以有效降低留院观察及再住院的发生率。一个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在DLC和普通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控制好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往往成为患者LC术后当天能否回家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目前国外DLC的开展情况做一综述。
徐靖王西墨
关键词:严重并发症LC患者急性胆囊炎患者满意度术前检查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6月到2011年11月间4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和(或)血管造影和(或)手术诊断为AMI,其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AOMI)3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9例,非闭塞性急性肠系膜缺血(NOMI)1例。采用早期介入治疗和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的综合治疗,生存患者均在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32例AOMI患者经全身抗凝治愈4例;介入治疗19例,其中单纯介入治疗治愈10例,介入失败后手术5例,未手术死亡3例,术后再介入治疗治愈1例;直接手术治疗8例;放弃治疗1例。(2)9例SMVT患者中,全身抗凝治疗后好转2例;介入治疗6例,其中单纯行介入治疗后治愈1例,介入失败1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例考虑肠坏死先行手术后再次介入治疗治愈;1例患者未治疗死亡。(3)术中应用损伤控制原则延迟关腹8例。本组总体病死率23.8%(10/42)。介入治疗的26例患者中,死亡4例,病死率15.3%;延迟关腹者8例,死亡1例,病死率1/8。结论早期诊断是降低AMI病死率的关键,早期介入治疗和应用损伤控制原则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AMI的病死率。
张昭李国逊王西墨王丹韩可瑜许东江涛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损伤控制手术
射频热凝保脾技术预处理脾脏断面的组织学变化
2014年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保脾技术预处理脾脏断面的组织学变化,以及不同射频时间对热凝带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1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4只,均于脾脏长轴中点垂直于脾脏长轴通过多点插入射频电极建立热凝带,观察A、B组射频时间分别为2、5 min,对照组不给予能量。切除脾脏后,观察A、B组自热凝带边缘每隔1 cm、对照组于射频针边缘迅速切取宽3 mm的脾组织,共取5片。透射电镜下及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热凝带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热凝带周围脾组织未见坏死,血管腔内未见血栓形成,仅见脾窦扩张、破裂。透射电镜下可见观察A、B组分别在距离热凝带边缘2、4 cm处出现射频热凝止血的相关改变,观察A组热凝带旁相同距离的脾组织在细胞可逆性损伤程度、出血及炎性渗出、凋亡细胞数量等方面均轻于观察B组。观察B组距离热凝带0、1、2 cm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观察A组、对照组,P均<0.01;观察A组距离热凝带1、2 cm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射频热凝保脾技术预处理脾脏断面的组织学基础是脾组织蛋白凝固变性,血管及血窦内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射频时间越长,周围脾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越重。
曹磊丁钋董维刚江涛王西墨徐靖
关键词:射频热凝保脾术
胃黏膜下层作为自体胰岛移植部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下层作为自体胰岛移植部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全胰切除建立Beagle犬糖尿病模型(n=6);改良Ricordi法,分离切取自体胰腺的胰岛细胞.按4 500~7 000 IEQ/kg剂量,将自体胰岛细胞移植入犬胃黏膜下层(n=6);术后6、12、24、48 h检测血糖和C肽水平.48 h后,切取胰岛移植部位的胃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Insulin染色观察胃黏膜下层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全胰切除术后6h,Beagle犬血糖为(11.95±1.06) mmol/L;术后2和5d,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2 h后血糖分别为(25.73±6.60) mmol/L和(23.13±9.35) mmol/L,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自体胰岛移植术后6h,犬血糖降至(5.30±2.52) mmol/L,且48 h内血糖均维持在11.1 mmol/L以下.胰岛移植术后6、12、24、48 h,犬C肽水平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HE和Insulin染色均在胃黏膜下层检测到了存活良好的自体胰岛.结论 胃黏膜下层可作为自体胰岛移植部位,为该部位在未来临床胰岛移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尹注增王树森李佳昕李强黄莹陈丽王西墨
固有淋巴细胞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固有淋巴细胞(ILCs)是在小鼠和人类体内新发现的一群淋巴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可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ILCs参与炎症的启动、调节和缓解过程,在小鼠机体感染、炎症和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也提示ILCs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相关文章进行回顾,旨在总结ILCs的种类、在急性和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在缓解炎症和组织修复中的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张兰秋王西墨
关键词:炎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猪应用同种体外肝脏灌注技术支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技术应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短暂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20~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肝衰组(n=5),通过结扎肝脏血供和门体分流制备肝衰模型,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肝衰+ECLP组(n=5),受体为肝衰猪,供肝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ECLP灌注时间为4h,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正常肝+ECLP组(n=4),受体为正常猪,灌注方法同肝衰+ECLP组。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肝脏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受体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氨和TNF等指标。结果肝衰组PT、AST、TNF、血氨、RBC和HCT值明显高于肝衰+ECLP组(P<0.05);正常肝+ECLP组的FIB、AST、TNF和血氨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衰+ECLP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衰组受体的脑组织出现广泛的脑水肿,表现为神经元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并有多数神经元细胞死亡;肝衰+ECLP组受体的脑组织也出现有脑水肿的表现,并有少数神经元细胞死亡,但较肝衰组轻;正常肝+ECLP组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基本正常。肝衰组和肝衰+ECLP组的受体肝脏病理检查可见大片肝细胞坏死,而正常肝+ECLP组受体的肝脏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结论同种ECLP能有效地改善肝衰受体的体内环境,缓解症状,尤其是这种技术能缓解肝衰受体的脑水肿,而脑水肿可能是肝衰受体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但ECLP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存在。总之,同种ECLP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ALF短暂替代治疗方案。
李国逊赵永恒王西墨龙刚金中奎朱劲钢王家林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
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 (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 (CTX)和甲泼尼龙 (M .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检测血清C3、C4、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 ,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移植物中C3、C5b 9、IgG、IgM、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单核巨噬细胞 (CD6 8)、NK细胞 (CD5 7)、CD4 +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 8、10、13和 13天 ,血清C3和补体总活性均下降为 0 ,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水平在移植后则有一个更为明显的下降 ,在移植心失功前 2~ 4天开始天然抗体稍有回升 ,但较术前正常时仍明显偏低。移植心有程度不等的C3、C4、C5b 9、IgG及IgM沉积 ,大量的单核细胞 (5 0 % ) ,少量的NK细胞 (8%~ 10 % )、CD4 +T细胞 (15 % )和CD8+T细胞(2 5 % )。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 1的表达上调 ,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 α的表达增加。结论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猪 猕猴DXR排斥反应的发生。
陈栋曹荣华郭晖陈刚王西墨沈世乾孙乾云王虹陈丽君吴瑛朱建国王婉瑜熊郁良陈实
关键词:猕猴心脏移植
SHP-2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的优势细胞群,是TIME中免疫系统抑制和肿瘤细胞增殖最重要的调节细胞。Src同源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是一种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该磷酸酶在从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是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关键细胞内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信号通路。最近的研究表明,SHP-2是决定TAMs功能的一个关键酶,但是由于其功能多变,在不同的实体瘤微环境中发挥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综述了SHP-2在TAMs功能及在相关实体瘤中的作用,为肿瘤的免疫和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武雪亮樊建春郭飞张琦薛军王西墨孙光源刘建玲韩磊高树全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超声内镜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水平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内镜探查102例高危人群胰腺的整体情况,同时采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结果9.80%(10/102)的病人血清CA19—9异常,12.75%(13/102)的病人CA242异常,二者均异常者7例,其中3例行EUS检查明确胰腺癌诊断,1例临床诊断胰腺癌,1例腹膜后占位,2例正常。102例人选者同时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显示胰头部不规则低回声区,2例显示胰腺囊实性肿物,3例诊断为胰腺癌,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血清CA19—9诊断正确百分率为90.20%(92/102),灵敏度为50%(4/8),特异度为93.62%(88/94);血清CA242诊断正确百分率为87.25%(89/102),灵敏度为50%(4/8),特异度为90.43%(8S/94);EUS联合CA19—9、CA242诊断胰腺癌正确百分率为98.04%(100/102),灵敏度为100%(8/8),特异度为97.87%(92/94)。EUS联合CA19—9、CA242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百分率显著高于CA242(P〈0.01),明显高于CA19-9诊断的正确百分率(P〈0.05)。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对胰腺癌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价值。
张姝翌李文杜杰王西墨江涛
关键词:胰腺肿瘤超声内镜CA19-9CA242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